一种电池组和大功率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78982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n个电芯;所述n个电芯排成p列,每列包括m个并联的电芯,再由p列电芯串联构成所述电池组;每列电芯通过一条汇流带相连;第1列汇流带和最后1列汇流带分别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作为所述电池组的两端;在相邻列的汇流带之间分别设置两条输出电极,且每条所述输出电极分别设置在距与之相连的汇流带最近一端一定距离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大功率电池系统。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有效降低汇流带上的最大电流,从而减低电池组在汇流方向上电流和热损耗的不平衡,减低电池组的温升,确保大功率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组和大功率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大功率电池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或工业设备中,所述大功率电池系统一般是由很多串联叠置的电池组和控制电路构成。参照图1,为现有技术的大功率电池系统的电池组的结构图。所述电池组包括η个串联叠置的电芯la,如图1所示,所述η个电芯Ia排成P列,每列包括m个并联的电芯,然后P列电芯并联构成所述电池组,其中,所述n=pXm, n、p、m均为正整数。每列m个电芯通过汇流带2a相连,相邻列的汇流带2a之间通过输出电极3a相连。在第I列汇流带的末端和第P列汇流带的末端分别接一电极4a和5a作为所述电池组的两端。对于大功率电池系统,其电池组在电芯并联时,会在输出电极上汇集电流。如图1所示,现有电池组中,各输出电极分别设置在各汇流带的末端,则每个输出电极收集的电流为所有单颗电芯Ia电流的总和Σ Ii (其中,Ii为单颗电芯的电流,i为电芯的次序,i=l、2、...η),每颗电芯所在汇流带处汇集的电流为iXIi,汇流带的热损耗为Ii2XR。由此可知,沿电流的汇流方向,汇流带上汇集的电流会呈锥形递增,使得汇流带上的电流极度不平衡,从而引发热损耗的不平衡。由于温度与热损耗呈线性关系,因此,在电池组的输出电极处会产生热聚集,使得汇流带在汇流方向上温度呈几何级数增加,造成局部温度过高。对于现有大功率电池系统的电池组而言,其汇流方向电流和热损耗的不平衡造成的局部高温很容易引发安全性问题。例如,温度剧烈变化产生热应力,造成汇流带与电芯、汇流带与输出电极之间虚焊或脱焊,造成电池组失效;某颗电芯温度过高导致电芯发生爆炸等。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电池组在汇流方向上电流和热损耗的不平衡,确保大功率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和大功率电池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汇流带上的最大电流,从而减低电池组在汇流方向上电流和热损耗的不平衡,减低电池组的温升,确保大功率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组,所述电池组包括η个电芯;所述η个电芯排成P列,每列包括m个并联的电芯,再由P列电芯串联构成所述电池组,其中,所述n=pXm, η、P、m均为正整数;每列电芯通过一条汇流带相连;第I列汇流带和最后I列汇流带分别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作为所述电池组的两端;所述电池组还包括:在相邻列的汇流带之间分别设置两条输出电极,且每条所述输出电极分别设置在距与之相连的汇流带最近一端一定距离处。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I列汇流带上两个位置相接,且每个位置分别距所述第I列汇流带最近一端一定距离。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最后I列汇流带上两个位置相接,且每个位置分别距所述最后I列汇流带最近一端一定距离。优选的,所述一定距离为L/5至L/3,其中L为每条汇流带的长度。优选的,所述一定距离为L/4。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大功率电池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所述的电池组和控制电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池组,通过在相邻列的汇流带之间设置两条输出电极,且每条所述输出电极分别设置在距与之相连的汇流带最近一端一定距离。由于输出电极设置在汇流带的中间位置,而电流会选择电阻最小的路径向前传播,即为电流会沿着所述汇流带向着与所述输出电极最近的一端传播,电流仅流经所述汇流带上较短的一段。由此使得,电流不再沿所述汇流带的整个长度方向逐条累加,使得沿电流的汇流方向,汇流带上的汇集的电流不再呈锥形递增,大大降低了汇流带上的最大汇集电流,使得汇流带上沿汇流方向电流相对比较平衡,热损耗也趋于平衡,能够有效避免电池组局部温度过高,确保电池组的使用安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大功率电池系统的电池组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和大功率电池系统,能够有效降低汇流带上的最大电流,从而减低电池组在汇流方向上电流和热损耗的不平衡,减低电池组的温升,确保大功率电池系统的使用安全。参照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组的结构图。所述电池组包括η个串联叠置的电芯10,如图2所示,所述η个电芯10排成P列,每列包括m个并联的电芯,然后P列电芯串联构成所述电池组,其中,所述n=p Xm, η、P、m均为正整数。每列m个电芯通过汇流带20相连,相邻列的汇流带20之间通过输出电极30相连。第I列汇流带接第一电极40,最后I列汇流带接第二电极50 ;所述第一电极40和所述第二电极50作为所述电池组的两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组,在相邻两列汇流带20之间、距各汇流带两端一定距离处分别设置一条输出电极。即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在相邻列的汇流带20之间分别设置两条输出电极30,且每条所述输出电极30分别设置在距与之相连的汇流带20最近一端一定距离处。如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列电芯10对应的汇流带20之间均通过两条输出电极30相连。与现有技术不同,每条输出电极30均不设置在所述汇流带20的末端,而是设置在距所述汇流带20的最近一个末端一定距离处,即为每条输出电极30与汇流带20相接的位置分别距所述汇流带20最近的一个末端一定距离。具体的,可以将第i列电芯对应的汇流带称为第i列汇流带,i=l、2、...p,i为正整数。例如,第I列汇流带201和第2列汇流带202之间通过两条输出电极相连(第I列和第2列之间的输出电极设置在图2所示电池组的背面,图2中未示出);第2列汇流带202和第3列汇流带203之间通过两条输出电极301和302相连;以此类推。如图2所示,以设置在第2列汇流带202和第3列汇流带203之间的第一输出电极301和第二输出电极302为例进行说明。所述第2列汇流带202和第3列汇流带203既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电极301相连,又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电极302相连。其中,设定所述第一输出电极301与所述第2列汇流带202相接的位置为Cl,由图可见,所述汇流带202的末端Al为所述相接的位置Cl最近的一个末端,则所述相接的位置Cl距所述汇流带202的末端Al 一定距离。同理,所述第一输出电极301与所述第3列汇流带203相接的位置Dl距所述汇流带203的末端BI —定距离。所述第二输出电极302与所述第2列汇流带202相接的位置C2距所述汇流带202的末端A2 —定距离。所述第二输出电极303与所述第3列汇流带203相接的位置D2距所述汇流带203的末端B2 —定距离。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池组,通过在相邻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n个电芯;所述n个电芯排成p列,每列包括m个并联的电芯,再由p列电芯串联构成所述电池组,其中,所述n=p×m,n、p、m均为正整数;每列电芯通过一条汇流带相连;第1列汇流带和最后1列汇流带分别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作为所述电池组的两端;所述电池组还包括:在相邻列的汇流带之间分别设置两条输出电极,且每条所述输出电极分别设置在距与之相连的汇流带最近一端一定距离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包括η个电芯;所述η个电芯排成P列,每列包括m个并联的电芯,再由P列电芯串联构成所述电池组,其中,所述n=pXm, n、p、m均为正整数; 每列电芯通过一条汇流带相连;第I列汇流带和最后I列汇流带分别接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作为所述电池组的两端; 所述电池组还包括: 在相邻列的汇流带之间分别设置两条输出电极,且每条所述输出电极分别设置在距与之相连的汇流带最近一端一定距离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卫平冯汉春戴翔
申请(专利权)人:恩力能源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