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信忠专利>正文

自动调心机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816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自动调心机具,其特征是主体1、一端呈锥台状,另一端内有空穴,莫氏锥套3的凸端接于万向节2相应凹槽,万向节2再通过直销7连接于主体1,莫氏锥套3外有挡环6,并配合于装在主体1圆柱端的调节固定螺帽5,锁紧螺帽4。挡环6能在主体1的端面上滑动。(*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床的必要附件,具体地讲是一种适用于卧、立式车床,镗床、铣床、钻床在加工孔,特别是小长孔时,为保证被加工孔的精度而使用的自动调心机具。目前,一般机床制造为了适应主轴升温后,精度的变化,尾座中心皆高于主轴中心,再加上机床使用磨损,刻线误差等因素,造成铰刀与工件不在同一旋转轴线上,使铰出的孔大于铰刀直径或形成锥孔,同时粗糙度增大,使被加工的孔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机具,使得机床在工作时绞刀中心能自动保持和工件旋转中心重合,避免铰刀和工件不在同一旋转轴线上而造成加工的孔不能符合设计要求。下面根据实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附图所示,1为自动调心机具的主体,其结构特征是一端呈实心锥台状,另一端呈圆柱状,内有空穴。在该端外周有螺纹,以配合调节固定螺帽5和锁紧螺帽4,在主体1的空穴内有万向节2,莫氏锥套3的凸端衔接于万向节2的凹槽,万向节2再通过直销7实现莫氏锥套3轴线与加工孔轴线重合达到自动调心的目的。为保证该重合,在莫氏锥套3外周有一挡环6。在调节固定螺帽5的配合下,挡环6能在主体1的端面上滑动。本技术自动调心机具的使用过程是,先将被加工工件钻出底孔,挖正(不能挖正或镗正的,必须采用两次以上扩孔),留一定的铰削余量。然后将主体1锥台端插入机床主轴或尾座锥孔内,再将选用的铰刀插入莫氏锥套3,松开调节固定螺帽5,锁紧螺帽4,将铰刀对准工件、拧紧调节固定螺帽5和锁紧螺帽4(对于立式机床在拧紧调节固定螺帽5时,须留挡环6仅能滑动的间隙)。选择适当的转速,施以润滑即可进行铰削。本技术具结构简单,适应性广等特点,和不使用本技术对比试验,不仅保证铰削质量还能提高工效3倍以上。权利要求1.自动调心机具,其特征是主体1一端呈锥台状,另一端内有空穴,莫氏锥套3通过万向节2、直销7连接于主体1,莫氏锥套3外有挡环6,调节固定螺帽5,锁紧螺帽4配合挡环6工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心机具,其特征在于莫氏锥套3的凸端接于万向节2相应凹槽,万向节2再通过直销7连接于主体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心机具,其特点还在于挡环6能在主体1的端面上滑动,并通过调节固定螺帽5控制其状态。专利摘要自动调心机具,其特征是主体1、一端呈锥台状,另一端内有空穴,莫氏锥套3的凸端接于万向节2相应凹槽,万向节2再通过直销7连接于主体1,莫氏锥套3外有挡环6,并配合于装在主体1圆柱端的调节固定螺帽5,锁紧螺帽4。挡环6能在主体1的端面上滑动。文档编号B23Q3/18GK2067204SQ9021245公开日1990年12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0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蒋信忠 申请人:蒋信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动调心机具,其特征是主体1一端呈锥台状,另一端内有空穴,莫氏锥套3通过万向节2、直销7连接于主体1,莫氏锥套3外有挡环6,调节固定螺帽5,锁紧螺帽4配合挡环6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信忠
申请(专利权)人:蒋信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