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7992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减少部件数量来实现结构简化,并可薄型化以及显示部边缘的窄边框化的显示装置。显示面板组件(200),其由在前挡板(201)与后底盘(204)所形成的空间中内置了包含有液晶槽(202)的用于显示影像的构件而形成,其中,所述前挡板(201)兼作前壳,所述后底盘(204)兼作后壳。所述后底盘(204)的背面配置有控制基板(300),还安装有覆盖所述控制基板(300)的第1壳构件(401)与覆盖其他构成构件的第2壳构件(402),其中所述第2壳构件与所述第1壳构件(401)相连,形成大致为倒T字的形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用于显示影像的监视器以及电视接收机等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的显示装置,具有相较于高度及宽度的尺寸,厚度尺寸较小的液晶槽的薄型显示装置成为了主流。这种薄型的显示装置中,安装有供电用的电路基板、用于控制外部输入信号并将影像显示于所述液晶槽的电路基板等,人们为了实现结构的简化与显示装置的轻便化、薄型化,或者为了提高外观设计性而下了种种工夫。例如,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如下内容:在由具有显示窗的前壳和配置在所述前壳后方的后壳所构成的框体内部中,以补强板为基准将显示影像的构件内置在前挡板与后底盘所形成的空间中的显示面板组件与各种电路基板安装一体化的安装结构,实现了减少显示装置组装工作量以及显示装置轻便化。此外,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内容:一种以底盘为基准将包含显示面板组件、各种基板和扬声器在内所有的内部构成构件安装完毕后,再安装前壳和后壳的结构,该结构能够实现显示装置组装工作以及维护工作的简化,进一步实现前壳与后壳结构的简化。[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0-31505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1638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根据专利文献I与专利文献2的结构,通过将一部分或者全部构成显示装置内部构成构件一体化地安装在补强板或者底盘上来有望改进工作效率,但换言之,为了实现内部构成构件的一体化而需要补强板或者底盘部件,其结果增加了部件数量。此外,以补强板或底盘为基准进行内部构成构件的安装,因前壳与后壳构成装置外观而难以实现轻便化。还有,仅按照内部构成构件与补强板或底盘一体化安装后的大小来形成前壳与后壳,特别是位于显示面板前面一侧的前壳,被从后方一侧安装的后壳大小所局限,由此难以实现将显示部边缘宽度尺寸减小的目的。再加上,根据专利文献I与专利文献2的构造,形成在由前壳与后壳构成的空间内配置扬声器的结构,但为了提高音质而有可能采用输出大的扬声器或需要改善电气音质,并难以实现显示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此外,为了抑制由于扬声器振动引发部件之间的干扰而产生的震颤现象,需要其他的缓冲材料,从而导致增加部件数量的可能性。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制成,提供一种用最小数量的部件构成的、薄型轻便的显示装置。此外,也提供一种安装工作效率高,价格便宜的显示装置。还提供了一种减小显示部边缘宽度尺寸,实现窄边框化,外观设计性良好的显示装置。再提供了一种通过降低显示装置的重心位置,使即便谋求基台小型化也能确保稳定性的显示装置。此外,提供了一种能够小型化/薄型化,顾及提高音质的、价格便宜的显示装置。还提供了一种能够抑制由于扬声器振动引发部件之间的干扰而产生震颤现象的显示装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其特征为:在树脂制的前挡板与金属制的后底盘所形成的空间中内置用于显示影像的构件而构成的显示面板组件上,所述前挡板与所述后底盘构成装置的外观。此外,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其特征为:在树脂制的前挡板与金属制的后底盘所形成的空间中内置用于显示影像的构件而构成的显示面板组件上,所述前挡板与所述后底盘构成装置的外观;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一侧配置有第I壳构件与第2壳构件,其中第I壳构件至少覆盖控制基板,第2壳构件位于所述第I壳构件的下方位置,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比所述第I壳构件更长,且覆盖其他构成构件;由所述第I壳构件与所述第2壳构件构成大致为倒T字的形状。此外,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其特征为:在树脂制的前挡板与金属制的后底盘所形成的空间中内置用于显示影像的构件而构成的显示面板组件上,所述前挡板与所述后底盘构成装置的外观;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一侧配置有第I壳构件与第2壳构件,其中第I壳构件至少覆盖控制基板,第2壳构件位于所述第I壳构件的下方位置,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比所述第I壳构件更长,且覆盖至少包含扬声器的其他构成构件;由所述第I壳构件与所述第2壳构件构成大致为倒T字的形状。此外,本技术的第四方面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其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构成构件上,包含有光源、液晶槽和通过所述液晶槽与软性印刷配线板而连接的驱动电路基板,所述光源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下方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基板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下方一侧,至少所述驱动电路基板被所述第2壳构件所覆盖。此外,本技术的第五方面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其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为:于除了配置有所述第I壳构件和/或所述第2壳构件的部分以外的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侧上,与所述后底盘一体地形成有台阶部。此外,本技术的第六方面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其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为: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构成构件上,包含有光源、液晶槽和通过所述液晶槽与软性印刷配线板而连接的驱动电路基板,所述光源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下方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基板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下方一侧,至少所述驱动电路基板被所述第2壳构件所覆盖;于除了配置有所述第I壳构件和/或所述第2壳构件的部分以外的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侧上,与所述后底盘一体地形成有台阶部。此外,本技术的第七方面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其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为: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侧至少配置有扬声器和相对于所述后底盘局部覆盖所述扬声器的第2壳构件,所述第2壳构件的底面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扬声器的声音向外输出的输出孔,所述第2壳构件的后方设置有多个极小的孔。此外,本技术的第八方面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其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为: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侧至少配置有扬声器和相对于所述后底盘局部覆盖所述扬声器的第2壳构件,所述第2壳构件的底面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扬声器的声音向外输出的输出孔,所述第2壳构件的后方设置有多个极小的孔;所述第2壳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背面一侧的下方,在所述第2壳构件的上方位置至少配置有控制基板和覆盖所述控制基板的第I壳构件;由所述第I壳构件与所述第2壳构件构成大致为倒T字的形状;在所述第I壳构件与所述第2壳构件的内部形成有连接孔。此外,本技术的第九方面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其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为: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侧至少配置有扬声器和相对于所述后底盘局部覆盖所述扬声器的第2壳构件,所述第2壳构件的底面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扬声器的声音向外输出的输出孔,所述第2壳构件的后方设置有多个极小的孔;并且在所述第2壳构件中,在与所述后底盘的抵接部上形成有多个凸起部。此外,本技术的第十方面所涉及的显示装置,其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为: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侧至少配置有扬声器和相对于所述后底盘局部覆盖所述扬声器的第2壳构件,所述第2壳构件的底面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扬声器的声音向外输出的输出孔,所述第2壳构件的后方设置有多个极小的孔;并且在所述第2壳构件中,在与所述后底盘的抵接部上形成有多个凸起部;所述第2壳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背面ー侧的下方,在所述第2壳构件的上方位置至少配置有控制基板和覆盖所述控制基板的第I壳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树脂制的前挡板与金属制的后底盘所形成的空间中内置用于显示影像的构件而构成的显示面板组件上,所述前挡板与所述后底盘构成装置的外观。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7.31 JP 2012-170185;2012.07.31 JP 2012-0046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树脂制的前挡板与金属制的后底盘所形成的空间中内置用于显示影像的构件而构成的显示面板组件上,所述前挡板与所述后底盘构成装置的外观。2.—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树脂制的前挡板与金属制的后底盘所形成的空间中内置用于显示影像的构件而构成的显示面板组件上,所述前挡板与所述后底盘构成装置的外观;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一侧配置有第I壳构件与第2壳构件,其中第I壳构件至少覆盖控制基板,第2壳构件位于所述第I壳构件的下方的位置,且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比所述第I壳构件更长并覆盖其他构成构件;由所述第I壳构件与所述第2壳构件构成大致为倒T字的形状。3.—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树脂制的前挡板与金属制的后底盘所形成的空间中内置用于显示影像的构件而构成的显示面板组件上,所述前挡板与所述后底盘构成装置的外观;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一侧配置有第I壳构件与第2壳构件,其中第I壳构件至少覆盖控制基板,第2壳构件位于所述第I壳构件的下方的位置,且形成为在水平方向上比所述第I壳构件更长并覆盖至少包含扬声器的其他构成构件;由所述第I壳构件与所述第2壳构件构成大致为倒T字的形状。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构成构件上,包含有光源、液晶槽和通过所述液晶槽与软性印刷配线板而连接的驱动电路基板,所述光源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下方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基板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下方一侧,至少所述驱动电路基板被所述第2壳构件所覆盖。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于除了配置有所述第I壳构件和/或所述第2壳构件的部分以外的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侧上,与所述后底盘一体地形成有台阶部。6.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构成构件上,包含有光源、液晶槽和通过所述液晶槽与软性印刷配线板而连接的驱动电路基板,所述光源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下方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基板配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下方一侧,至少所述驱动电路基板被所述第2壳构件所覆盖;于除了配置有所述第I壳构件和/或所述第2壳构件的部分以外的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侧上,与所述后底盘一体地形成有台阶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侧至少配置有扬声器和相对于所述后底盘局部覆盖所述扬声器的第2壳构件,所述第2壳构件的底面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扬声器的声音向外输出的输出孔,所述第2壳构件的后方设置有多个极小的孔。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的背面侧至少配置有扬声器和相对于所述后底盘局部覆盖所述扬声器的第2壳构件,所述第2壳构件的底面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扬声器的声音向外输出的输出孔,所述第2壳构件的后方设置有多个极小的孔;所述第2壳构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组件背面一侧的下方,在所述第2壳构件的上方位置至少配置有控制基板和覆盖所述控制基板的第I壳构件;由所述第I壳构件与所述第2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喜基向川英伸
申请(专利权)人:欧丽旺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