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缸体底面孔系检具。
技术介绍
制造过程中,当制造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经过培训、拥有一定技能的人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完成预定的任务。作为制造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具有很高的“柔性”。然而从经典的意义上讲,柔性制造技术并不是指人的“柔性”,它是与“刚性”制造自动化技术相对应提出来的新概念,是以数值控制、计算机、信息处理、机密机械等技术为基础的先进制造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造技术除了寻求微细加工加工尺寸的极限外,还无止境地追求更高水平的加工自动化系统,20世纪后期广泛采用的柔性制造自动化技术便是加工自动化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不断调整的柔性制造系统需要保证产量的同时保证质量,但高效高质量的检具严重缺乏,如气缸体底面孔系位置需要三坐标测量机进行质量检测,但三坐标测量机检测程序复杂,操作难度大,成本高,不能适应当前快节奏的柔性制造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检测效率和质量均高的气缸体底面孔系检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缸体底面孔系检具,包括:检具本体,以及穿设在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缸体底面孔系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检具本体,以及穿设在所述检具本体上的定位销组件和检测轴组件;所述检具本体为与待检测气缸体底面适配贴接的板状结构,分别开设有定位销安装孔和检测轴安装孔,所述检测轴安装孔的位置对应于标准的气缸体底面孔系中的各个螺孔和光孔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建春,邓贤森,陈超君,黄进成,张宇,宁琨,黄翃修,罗刚,蒋聪,覃国杰,刘伟琨,李东桓,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