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烤箱烘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629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烤箱,尤其涉及一种烤箱烘道,包括烘道外壁(5)和烘道内壁(6),所述烘道内壁(6)形成一个烘道腔(1),烘道腔(1)内靠近烘道内壁(6)下表面设有传送带(2),所述烘道内壁(6)和烘道外壁(5)之间设有加热层(3),所述加热层(3)与烘道外壁(5)之间设有海绵层(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烤箱内的温度可以稳定在120度,升温速度也加快,提高了生产率?,另外能通过显示屏显示烘道腔内的温度,当温度出现异常,能够及时的关闭设备,避免出现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烤箱,尤其涉及一种烤箱烘道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烤箱烘道内的温度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的中烤箱温度已经渐渐的不能满足生产中需要的温度,所以大量的烤箱烘道出现不达标的现象,并且烤箱烘道在升温慢,温度不稳定,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还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烤箱,升温快,温度稳定,并且能达到120°C。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烤箱烘道,包括烘道外壁和烘道内壁,所述烘道内壁形成一个烘道腔,烘道腔内靠近烘道内壁下表面设有传送带,所述烘道内壁和烘道外壁之间设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与烘道外壁之间设有海绵层。增加海绵层后,烤箱内的温度可以稳定在120度,升温速度也加快,提高了生产率。作为优选,所述烘道内壁设有温度传感器,烘道外壁设有显示屏。能很清楚的观察到烘道腔内的温度。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为金属传送带,传热效果更好。作为优选,所述传送带与烘道内壁下表面距离在5_之内,传热效果更好。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仅烤箱内的温度可以稳定在120度,升温速度也加快,提高了生产率,另外能通过显示屏显示烘道腔内的温度,当温度出现异常,能够及时的关闭设备,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烤箱烘道,包括烘道外壁5和烘道内壁6,所述烘道内壁6形成一个烘道腔1,烘道腔I内靠近烘道内壁6下表面设有传送带2,所述烘道内壁6和烘道外壁5之间设有加热层3,所述加热层3与烘道外壁5之间设有海绵层4。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烘道内壁6设有温度传感器7,用于检测烘道腔I内的问题,烘道外壁5设有显示屏8显示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烘道腔I内的温度。值得注意的是,所述传送带2为金属传送带。此外,所述传送带2与烘道内壁6下表面距离在5mm之内。按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仅烤箱内的温度可以稳定在120度,升温速度也加快,提高了生产率,另外能通过显示屏显示烘道腔内的温度,当温度出现异常,能够及时的关闭设备,避免出现安全隐患。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烤箱烘道,包括烘道外壁(5)和烘道内壁(6),所述烘道内壁(6)形成一个烘道腔(1),烘道腔(1)内靠近烘道内壁(6)下表面设有传送带(2),其特征在于,所述烘道内壁(6)和烘道外壁(5)之间设有加热层(3),所述加热层(3)与烘道外壁(5)之间设有海绵层(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烤箱烘道,包括烘道外壁(5)和烘道内壁(6),所述烘道内壁(6)形成一个烘道腔(I ),烘道腔(I)内靠近烘道内壁(6 )下表面设有传送带(2 ),其特征在于,所述烘道内壁(6)和烘道外壁(5)之间设有加热层(3),所述加热层(3)与烘道外壁(5)之间设有海绵层(4)。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蓁蓁高晓明张伟平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工业园区复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