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包括具有主风道的室内机壳体,还包括开设在该室内机壳体上的水离子排出口和空气进口;设置在室内机壳体内,且与主风道隔离的湿度风道,该湿度风道的一端与空气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水离子排出口连通;设置在湿度风道内,且其发射端朝向水离子排出口的排出方向的静电雾化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湿度风道和主风道隔离设置,因此,有效避免了主风道内的气流与湿度风道内的气流的相互影响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湿度调节的速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空调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调节器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室内机。
技术介绍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一种用于给空间区域(一般为密闭)提供处理空气温度变化的机组。它的功能是对空间区域内空气的温度、洁净度和空气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满足人体舒适或工艺过程的要求。随着人们对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空调器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已不再满足空调器只对温度调节的功能。其中,最为显著的是对空气湿度的调节。目前,为了满足空调器对空气湿度的调节,在空调器的室内机上安装静电雾化装置,且其与室内连通的风道为空调器的主风道。使用时,静电雾化装置通过主风道向室内提供雾化水,从而实现对空气湿度的调节。但是,由于主风道是将经过室内机和室外机处理后的空气送入室内的通道,使得在同时对室内湿度和温度进行调节时,主风道内存在两支气流,而这两支气流会相互影响,即经过处理后的空气与静电雾化装置产生的雾化水气流相互影响,同时使得静电雾化装置的制冷片产生的冷凝水被经过处理后的空气吹散,影响了冷凝水雾化的效率,进而影响调节空气湿度的速度,此外,冷凝水气流的存在也影响经过处理后的空气的流量,进一步影响冷凝水进入室内的流速。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以提高空调的湿度调节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以提高空调的湿度调节效率。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空调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具有主风道的室内机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室内机壳体上的水离子排出口和空气进口 ;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且与所述主风道隔离的湿度风道,所述湿度风道的一端与空气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水离子排出口连通;设置在所述湿度风道内,且其发射端朝向所述水离子排出口的排出方向的静电雾化装置。优选地,上述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内部的端部,且用于隔离所述湿度风道和所述主风道的侧边隔板,所述湿度风道和所述主风道分别布置在所述侧边隔板的两侧。优选地,上述的空调器室内机中,所述空气进口开设在所述室内机壳体的具有进风口的一侧,所述水离子排出口开设在所述室内机壳体的具有出风口的一侧。优选地,上述的空调器室内机中,所述静电雾化装置包括:用于对从空气进口进入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半导体制冷片;安装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并将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上凝结的水滴雾化的雾化电极,所述雾化电极的出口朝向所述水离子排出口的排出方向;为所述雾化电极提供高压的高压发生器。优选地,上述的空调器室内机中,还包括为所述半导体制冷片进行散热的散热器。优选地,上述的空调器室内机中,所述静电雾化装置还包括将空气输送至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风扇,所述散热器设置在所述风扇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之间。优选地,上述的空调器室内机中,所述散热器与所述雾化电极分布在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侧。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所述空调器室内机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具有主风道的室内机壳体,还包括开设在该室内机壳体上的水尚子排出口和空气进口 ;设置在室内机壳体内,且与主风道隔离的湿度风道,该湿度风道的一端与空气进口连通,另一端与水离子排出口连通;设置在湿度风道内,且其发射端朝向水离子排出口的排出方向的静电雾化装置。工作时,外界空气通过空气进口进入到湿度风道,并依靠静电雾化装置,将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形成水滴,并最终雾化成水离子,然后通过水离子排出口排出,从而实现对室内的湿度的调节。本技术中,将湿度风道和主风道隔离设置,因此,有效避免了主风道内的气流与湿度风道内的气流的相互影响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湿度调节的速度。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室内机,且该空调器室内机为上述所公开的空调器室内机,因此,该空调器兼具上述所有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视图;图3为图1中B-B方向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静电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核心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内机,以提高空调的湿度调节速度。本技术的另一个核心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空调器室内机的空调器。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通过侧边隔板11形成主风道的室内机壳体1,还包括开设在该室内机壳体上的水离子排出口 32和空气进口 31 ;设置在室内机壳体I内,且与主风道隔离的湿度风道,该湿度风道的一端与空气进口31连通,另一端与水离子排出口 32连通;设置在湿度风道内,且其发射端朝向水离子排出口 32的排出方向的静电雾化装置。需要说明的是,主风道为空调器室内机制冷或者制热的主要通道,主风道包括进风口 21、风道及出风口 22。工作时,外界空气通过空气进口 31进入到湿度风道,并依靠静电雾化装置,将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形成水滴,并最终雾化成水离子,然后通过水离子排出口 32排出,从而实现对室内的湿度的调节。本技术中,将湿度风道和主风道隔离设置,因此,有效避免了主风道内的气流与湿度风道内的气流的相互影响的问题,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对湿度调节的速度。具体地,该空调器室内机,还包括设置在室内机壳体I内部的端部,且用于隔离湿度风道和主风道的侧边隔板11,湿度风道和主风道分别布置在侧边隔板11的两侧。在实际生产中,还可通过管道的形式,将湿度风道和主风道实现隔离,此时湿度风道和主风道为互相独立的风道。为了避免影响主风道的风流的大小,优选的方式,将湿度风道和主风道通过侧边隔板11实现隔离。本实施例通过采用单独的湿度风道,有效保证了静电雾化装置产生的水离子与主风道的风流完全隔离,从而保证了静电雾化装置对室内湿度的调节速度。优选的实施例中,将空气进口 31开设在室内机壳体I的具有进风口 21的一侧,将水离子排出口 32开设在室内机壳体I的具有出风口 22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并不对空气进口 31和水离子排出口 32的位置、形状和大小做限定。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静电雾化装置的具体结构,其具体包括:用于对从空气进口 31进入的空气进行冷却的半导体制冷片41 ;安装在半导体制冷片41上,并将半导体制冷片41上凝结的水滴雾化的雾化电极42,且该雾化电极42的出口朝向水离子排出口 32的排出方向;为雾化电极42提供高压的高压发生器(图中未示出)。工作时,外界空气从空气进口 31进入到室内机壳体I的内部,并被半导体制冷片41降温冷却,进而在半导体制冷片41的表面形成水滴,形成的水滴进入雾化电极42,被雾化电极42雾化形成水离子,最终通过水离子排出口 32排入到室内,从而增加室内的湿度。本技术的核心是将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后,进一步雾化,最后排放到室内以增加室内的湿度,因此,其他可实现上述目的的结构也在保护范围内。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该静电雾化装置还包括为半导体制冷片41进行散热的散热器43。对于半导体制冷片41而言,将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的过程为吸热过程,为了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具有主风道的室内机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室内机壳体(1)上的水离子排出口(32)和空气进口(31);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1)内,且与所述主风道隔离的湿度风道,所述湿度风道的一端与空气进口(31)连通,另一端与水离子排出口(32)连通;设置在所述湿度风道内,且其发射端朝向所述水离子排出口(32)的排出方向的静电雾化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具有主风道的室内机壳体(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开设在所述室内机壳体(I)上的水离子排出口(32)和空气进口(31); 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I)内,且与所述主风道隔离的湿度风道,所述湿度风道的一端与空气进口(31)连通,另一端与水离子排出口(32)连通; 设置在所述湿度风道内,且其发射端朝向所述水离子排出口( 32 )的排出方向的静电雾化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室内机壳体(I)内部的端部,且用于隔离所述湿度风道和所述主风道的侧边隔板(11),所述湿度风道和所述主风道分别布置在所述侧边隔板(11)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进口(31)开设在所述室内机壳体(I)的具有进风口( 21)的一侧,所述水离子排出口( 32 )开设在所述室内机壳体(O的具有出风口(22)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汤汤,杨永祥,张华中,陈绍林,尚彬,吴庆壮,邓小伟,王敏燕,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