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5519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包括灯壳,所述灯壳内设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底部设有包裹体,所述包裹体内装有干燥剂;灯壳底部设有后盖且后盖与灯壳底部螺旋连接;所述灯壳与固定底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包裹体与灯壳之间为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简单的插接、卡接及旋入紧固结构将干燥剂包裹体完全定位,装配简单、精确;使用的空间较少,易于合理安排灯室空间;可以实现简单的干燥及更换,操作便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
技术介绍
在目前的实际使用中,经常会遇到汽车的车灯进水起雾等现象,这种现象轻则降低使用者的使用感受,重则会影响车辆的行驶安全,导致严重的交通事故。为了避免车灯起雾现象的发生,部分汽车的车灯内部会使用干燥剂,然而普通车灯的结构形式较为单一,干燥剂的放置很容易对车灯结构本身造成不利影响,而若在车灯内安装干燥剂的安装结构,则会由于其属于额外的附加装置导致其稳定性差,安装复杂程度高,效率低,占用空间大,更换困难等问题。因此,提供一种新型除雾除湿的车灯的结构,从而解决以上问题,成为了目前车灯设计和生产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在满足现有车灯装置的基本使用需要的基础上,减小体积,减轻重量,做到效果与效率并重。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包括灯壳,所述灯壳内设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底部设有包裹体,所述包裹体内装有干燥剂;灯壳底部设有后盖且后盖与灯壳底部螺旋连接。本技术所述的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中,所述灯壳与固定底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包裹体与灯壳之间为插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采用简单的插接、卡接及旋入紧固结构将干燥剂包裹体完全定位,装配简单、精确;使用的空间较少,易于合理安排灯室空间;可以实现简单的干燥及更换,操作便捷。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的包裹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的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的后盖的结构示意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的后盖的结构示意俯视图。图中:1、灯壳;2、固定底座;3、包裹体;4、后盖。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包括灯壳1,所述灯壳I内设有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底部设有包裹体3,所述包裹体3内装有干燥剂;灯壳I底部设有后盖4且后盖4与灯壳I底部螺旋连接;所述灯壳I与固定底座2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包裹体3与灯壳I之间为插接。具体使用时,首先通过螺钉将固定底座2与灯壳I固定连接,然后将干燥剂装入包裹体3中并将包裹体3与灯壳I插接,灯壳I的卡槽和包裹体3形成插接装配关系,装配后包裹体3只存有一个方向的自由度,最后通过后盖4与灯壳I螺旋连接的旋紧将包裹体3固定,从而达到吸收灯室内部水分,减少起雾现象的目的。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包括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内设有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底部设有包裹体(3),所述包裹体(3)内装有干燥剂;灯壳(1)底部设有后盖(4)且后盖(4)与灯壳(1)底部螺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雾除湿的车灯装置,包括灯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I)内设有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底部设有包裹体(3),所述包裹体(3)内装有干燥剂;灯壳(I)底部设有后盖(4)且后盖(4)与灯壳(I)底部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利文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