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捻绳机的张力自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530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捻绳机的张力自调整装置,包括转臂、转轮、主轴,转臂在主轴的带动下发生旋转运动,转轮通过销轴组装于转臂上,转轮与转臂间由弹簧相连,转轮在转臂中的槽孔中发生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运作稳定可靠,能够自动调节绳子中每根股线中的张力,从而使每根成绳股线中的张力达到均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绳网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捻绳机的张力自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捻绳机在将纤维加捻成为股先后,三股或者四股股线要合并后再进行一次加捻才能成为绳,然而由于机构和工艺等的因素,三股或者四股股线间的张力很难达到一致,从而导致成品绳残余张力的存在,使得绳索发生自卷曲或者扭曲甚至明显的跳股等现象,除此之外,由于残余张力的存在,绳索所能承受的强力明显下降,断裂伸长率变小,绳索的弹性变差,极大地影响了绳索的力学性能。因此,对绳索加工过程中张力的控制,特别是三股绳加工过程中,不同股线间张力的控制成为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然而,目前所使用的捻绳机大部分都没有张力调节装置,这样就很难保证产品的质量。部分设备存在张力调节装置,但是大部分调节都是在纱线阶段,通过施加张力圈等张力机构,保证退绕出来的纱线具有相对一致的张力,虽然能够起到较好的稳定张力的目的,但是却不能避免在后续工艺中张力不匀的产生,所以,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张力一致性,却不能够消除产生张力不匀的本质原因。也有通过热处理等方法来实现张力调节的,该方法是一种后续的调节,是张力不匀产生后,根据化纤产品的热性能,通过热处理,使得张力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释放,虽然可以缓解张力不匀,提高绳索的机械物理性能和绳索的表面性能,但是不能消除张力。不同部分之间张力的不匀则成为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张力调节均匀、结构简单的捻绳机的张力自调整>J-U ρ α装直。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转臂、转轮、主轴,转臂与主轴相连,并在主轴的带动下发生旋转运动,转轮通过销轴组装于转臂上,转轮与转臂间由弹簧相连,转轮在转臂中的槽孔中发生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转轮可以在弹簧的调节下在一定范围内上下移动,成绳的每根股线各自经过一个转臂上的转轮后,随转臂旋转,发生圆周运动,当股线张力大时,股线会对转轮施加一个大的压力,转轮在弹簧的调节下会向转臂中心处移动,股线的旋转离心半径减小,绳子松弛,张力减小,同样,当股线张力较小时,转轮会在弹簧的调节下,向转臂中心外处移动,离心半径增大,绳子张紧,张力增大,这样通过弹簧的调节,转臂离心半径的改变,来自动 调节均衡股绳上的张力。本技术能自动调节绳子中每根股线中的张力,从而使每根成绳股线中的张力达到均匀,并且使各根股线间的张力值达到基本相等,从而提高最终产品的拉伸断裂强度,增大绳的使用安全系数,减少废品率,节约成本。同时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采用弹簧作为调节行程的装置,使得调节过程可以连续变化,张力变化稳定性好;(2)在转臂上进行张力调节,是一种实时调节,从根本上杜绝了张力不匀的发生,调节效果好;(3)结构简单、运作稳定可靠、操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三股及多股捻绳的股线张力的调节,能与当前所使用的捻绳机配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中转臂部分的剖面图。图中标注说明:1.弹簧;2.转轮;3.销轴;4.转臂;5.主轴;6.槽孔。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所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的左视图、图3转臂部分的剖面图可以看出,本技术包括弹簧1、转轮2、销轴3、转臂4、主轴5以及其他的配件。转臂4与主轴5相连,转臂4在主轴5的作用下发生旋转运动,转轮2通过销轴3组装于转臂4上,转轮2与转臂4端部之间由弹簧I连接,转轮2在转臂4中的槽孔6中发生移动。运动范围和方向由弹簧I调节,弹簧I在转轮2的两侧平行对称设置,转轮2上有股线经过。本技术是为了更好的调节捻绳中股线的张力而设计的,通过调节股线旋转时的离心半径,来达到自动调节股线张力的目的。其工作原理是:股线经转轮2后,随转臂4作圆周运动,转臂4由主轴5驱动,弹簧I根据股线的张力高低调节转轮2的上下移动,股线张力大时,转轮2向转臂4中心运动,股线松弛;股线张力小时,转轮2沿转臂4向外运动,股线张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捻绳机的张力自调整装置,包括转臂(4)、转轮(2)、主轴(5),其特征是:所述转臂(4)与主轴(5)相连,并在主轴(5)的带动下发生旋转运动,转轮(2)通过销轴(3)组装于转臂(4)上,转轮(2)与转臂(4)间由弹簧(1)相连,转轮(2)在转臂(4)中的槽孔中发生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捻绳机的张力自调整装置,包括转臂(4)、转轮(2)、主轴(5),其特征是:所述转臂(4)与主轴(5)相连,并在主轴(5)的带动下发生旋转运动,转轮(2)通过销轴(3)组装于转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亮张永昌宁方刚李军王贵宝公绪成李涛周大伟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市岚山合力绳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