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5218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10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内部布设有介质导管,所述介质导管至少一端与热源连通;所述介质导管在金属板内呈蛇形布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纺织品用烧毛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其提供的烧毛热力均匀,不消耗纺织品附近的氧气,因此氧气供应量充足,可以令毛球颗粒等迅速燃烧掉,效率高,而余热进入纺织品内部的热量少,不会损伤纺织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印染机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纺织品用烧毛装置
技术介绍
在纺织、印染工业相关的行业中,经常要到烧毛工艺,以热源提升纺织品的表面温度至其燃点以上,再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而燃烧,以烧去纺织品表面的毛及小颗粒,改良纺织品的外观及手感。传统的烧毛工艺中,一种是利用燃气烧毛机的低温火焰烧毛,这种方式的缺点是火焰与纺织品的接触面的氧气大部分被燃料所消耗,烧毛效率低,并且温度不易控制,容易损伤到纺织品,尤其是棉布内的弹性纤维。另一种传统的烧毛工艺是利用铜板烧毛机烧毛,其缺点是只有一个燃烧室,铜板表面温差大,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毛效率高且效果好的纺织品用烧毛>J-U装直。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内部布设有介质导管,所述介质导管至少一端与热源连通;所述介质导管在金属板内呈蛇形布设。进一步地,所述介质导管有多组,每组有两处回弯,形成三管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的侧壁上开有与所述介质导管相通的维修孔,所述维修孔内旋有封堵螺栓。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内介质导管的轴线与所述金属板的侧边呈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内介质导管的轴线与所述金属板的侧边呈6(T80度的夹角。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呈向上凸出的弧形,所述金属板下方设有耐火砖。进一步地,所述金属板表面及热源上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热源由电加热器和加热腔构成,所述介质导管一端与所述加热腔的介质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加热腔的介质入口连通。进一步地,所述热源为燃烧室,所述介质导管一端与所述燃烧室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排气管与大气相通。进一步地,所述排气管上设有抽风机。本技术的纺织品用烧毛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其提供的烧毛热力均匀,不消耗纺织品附近的氧气,因此氧气供应量充足,可以令毛球颗粒等迅速燃烧掉,效率高,而余热进入纺织品内部的热量少,不会损伤纺织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纺织品用烧毛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纺织品用烧毛装置的局部俯视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纺织品用烧毛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简图。图中:1.金属板,2.加热腔,3.电加热器,4.耐火砖,5.导布滚筒,6.纺织品,7.介质导管,8.维修孔,9.封堵螺栓,10.循环泵,11.燃烧室,12.余热回收装置,13.抽风机,14.排气管,15.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所示,并请同时参见图2,本技术的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包括金属板1,金属板I内部布设有介质导管7,介质导管7至少一端与热源连通;介质导管7在金属板I内呈蛇形布设。优选地,介质导管7有多组,每组有两处回弯,形成三管结构。另外,可以在金属板I的侧壁上开设与介质导管7相通的维修孔8,维修孔8内旋有封堵螺栓9,并可加设密封垫以实现更好密封。当介质导管7发生堵塞等情况时,可以拆下封堵螺栓9,通过维修孔8进行维修。优选地,金属板I内介质导管7的轴线与金属板I的侧边呈倾斜设置,金属板I内介质导管7的轴线与金属板I的侧边的夹角a以6(T80度为宜,以70度为佳。这样既不会造成太大阻力,又可以尽量用少的组数完成更全面更平均地加热。金属板I呈向上凸出的弧形,金属板I下方设有耐火砖4。金属板I表面及热源上分别设有温度传感器15。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热源由电加热器3和加热腔2构成,介质导管7—端与加热腔2的介质出口连通,另一端与加热腔2的介质入口连通。电加热器3加热加热腔2中的导热介质,导热介质流动进入金属板I中的介质导管7,对金属板I进行加热,放热后的导热介质回到加热腔2再次被加热。如此循环,可实现连续生产。导热介质可以是气体,也可以是沸点高的液体。为了促进导热介质的循环,可以在管路上设置循环泵10。如图1所示,纺织品从位于金属板I 一侧的导布滚筒5进入,以适当压力贴附金属板I表面运行到另一侧,然后从另一侧的导布滚筒导出,在与金属板I接触过程中,纺织品表面的毛球颗粒等被加热炭化,从而被去除。本技术中的金属板I优选为铝板。这样若在烧毛过程中有铝屑脱落而粘附在纺织品表面,在漂洗纺织品时,铝屑可被双氧水和碱混合液中的烧碱所溶解,不会产生催化作用,也就不会产生过多的新生态氧而破坏纺织品。另外,如图3所示,热源还可以是燃烧室11,介质导管7 —端与燃烧室11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通过排气管14与大气相通。燃料和空气分别进入燃烧室11,在燃烧室11内燃烧产生高温烟气,沿管道进入金属板I内的介质导管7中对金属板I进行加热。放热后的烟气经排气管14排入大气。另外,为了对烟气中的余热进行回收,可以在排气管14上设置余热回收装置12。为了加速烟气的流速,保证加热效果,还可以在排气管14上设置抽风机13。本技术中,金属板I的厚度一般在IOOmm左右,而其内的介质导管7约呈椭圆形,其长轴垂直,为40mm左右,短轴水平,为20mm左右。另外,两组介质导管之间的间距以IOOmm为宜。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技术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内部布设有介质导管,所述介质导管至少一端与热源连通;所述介质导管在金属板内呈蛇形布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内部布设有介质导管,所述介质导管至少一端与热源连通;所述介质导管在金属板内呈蛇形布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导管有多组,每组有两处回弯,形成三管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的侧壁上开有与所述介质导管相通的维修孔,所述维修孔内旋有封堵螺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内介质导管的轴线与所述金属板的侧边呈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织品用烧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内介质导管的轴线与所述金属板的侧边呈6(T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少奇毛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强记实业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