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间隔纸式出纸装置,解决了出纸装置由于一次出多张纸给生产线带来停产故障导致生产厂家损失巨大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带有管理电路的控制单元、由上顶板、下底板及位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的立柱组成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托纸盘、设置在托纸盘前部的辊轮式出纸机构,关键在于:在托盘纸的后部上方增设与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的头纸提升机构及次纸压紧机构,且分别借助定位组件固定在上顶板的下端面上,所述头纸提升机构与次纸压紧机构借助交替升、降,与出纸机构配合形成分离间隔纸式出纸机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自动控制领域,涉及一种玻璃基板生产线上用间隔纸的出纸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分离间隔纸式出纸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平板玻璃生产过程中,流水线生产出连续整张的玻璃以后,存放时玻璃与玻璃之间需要铺放一张间隔纸。以往常用到的取放纸张方式为:一定数量的纸张放在平台上,在辊轮滚动下纸张前进,然后机器人或其他机构的设备将纸张夹紧并放到玻璃表面,但这种情况容易滚出多张间隔纸。现有技术中,通常靠调整辊轮对纸张的压力来避免多张纸被辊轮滚出。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纸张的厂家、批次等诸多因素变化,经常造成两张或多张纸被辊轮滚出,给自动流水生产线带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严重时会造成停线等故障,给生产厂家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设计找到一种机构,从源头上避免两张或多张纸滚出,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出纸装置由于一次出多张纸给生产线带来停产故障导致生产厂家损失巨大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分离间隔纸式出纸机构,通过在出纸装置中增设头纸提升机构及次纸压紧机构,两个机构交替升、降,与出纸机构配合实现一次只辊出单张纸,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分离间隔纸式出纸装置,包括带有管理电路的控制单元、由上顶板、下底板及位于上顶板和下底板之间的立柱组成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托纸盘、设置在托纸盘前部的辊轮式出纸机构,关键在于:在托盘纸的后部上方增设与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的头纸提升机构及次纸压紧机构,且分别借助定位组件固定在上顶板的下端面上,所述头纸提升机构与次纸压紧机构借助交替升、降,与出纸机构配合形成分离间隔纸式出纸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出纸装置中增加头纸提升机构及次纸压紧机构,两个机构交替升降配合,由头纸提升机构吸起最上面的间隔纸后,再由次纸压紧机构下降压紧头纸下面的间隔纸,这样出纸机构再滚出间隔纸时,第二张往下的纸张已经被次纸压紧机构压紧,只可能滚出最上面的一张纸,避免一次滚出多张纸带来的停产故障,提高了生产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头纸提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次纸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I是上顶板,2是下底板,3是立柱,4是托纸盘,5是出纸机构,6是头纸提升机构,61是安装板,62是吸盘总成,63是纸张厚度监测传感器,64是气缸,65是第二气缸,66是支撑板,7是次纸压紧机构,71是基板,72是压紧块,73是第三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分离间隔纸式出纸装置,包括带有管理电路的控制单元、由上顶板1、下底板2及位于上顶板I和下底板2之间的立柱3组成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托纸盘4、设置在托纸盘4前部的辊轮式出纸机构5,在托盘纸4的后部上方增设与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的头纸提升机构6及次纸压紧机构7,且分别借助定位组件固定在上顶板I的下端面上,所述头纸提升机构6与次纸压紧机构7借助交替升、降,与出纸机构5配合形成分离间隔纸式出纸机构。所述头纸提升机构6中包括:定位在上顶板I上的安装板61、设置在安装板61上的伸缩臂、与伸缩臂的末端连接的吸盘总成62,以及设置在伸缩臂上的纸张厚度监测反馈模块。所述伸缩臂的结构中包括:竖直定位在安装板61上的长行程精密运动机构、及与长行程精密运动机构下端连接的短行程精密运动机构。所述长行程精密运动机构中包括:缸体竖直定位在安装板61上的气缸64及借助活塞定位在气缸64缸体内的活塞杆。所述短行程精密运动机构中包括:缸体定位在气缸64的活塞杆末端的第二气缸65,吸盘总成62借助设置在安装板61上的带有导轨的支撑板66与第二气缸65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纸张厚度监测反馈模块中包括设置在伸缩臂末端的纸张厚度监测传感器63。所述纸张厚度监测传感器63是超声波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中的一种。所述次纸压紧机构7中包括:定位在上顶板I上的基板71、设置在基板71上的升降臂、及设置在升降臂末端的压紧块72。所述升降臂的结构中包括:设置在基板71上的第三气缸73及配套的活塞杆,所述压紧块72固定在第三气缸73的活塞杆的末端。本技术的一个最佳实施例,所述头纸提升机构由安装板、设置在安装板上的气缸、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的第二气缸、与第二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连接的吸盘总成组成,在安装板下端面竖向定位一带有导轨的支撑板66,第二气缸的缸体设置在支撑板66的导轨上,吸盘总成也沿该导轨滑动;所述次纸压紧机构由基板、定位在基板上的第三气缸及设置在第三气缸的活塞杆末端的压紧块73组成。头纸提升机构位于托盘纸后部上方,并借助安装板定位在上顶板上,次纸压紧机构设置在头纸提升机构后方,并借助基板定位在上顶板上。出纸机构在工作时,当需要出纸时,先由头纸提升机构中的气缸驱动活塞杆向下运动较大行程,再由程序控制第二气缸的活塞杆运动较小行程并将吸盘机构中的吸盘压在间隔纸上,吸盘吸起最上面的间隔纸,此时纸张厚度监测反馈模块中的纸张厚度监测传感器63采集吸盘吸起纸张厚度的信息,若采集到吸起多张纸的信息,则程序控制吸盘将纸张放下并重新吸取,直至检测到一张纸厚度的信息,若检测到吸盘吸取了一张纸的信息,则由次纸压紧机构中的第三气缸驱动活塞杆末端的压紧块下降将第一张纸下面的纸张压紧,从而实现分离间隔纸的目的,之后,出纸机构启动将最上面的一张间隔纸取出。长行程精密运动模块采用具有导向功能长行程的气缸,行程长度的选用根据放置台与安装支架的空间大小。短行程精密运动模块分别采用的是微小行程的气缸,同样具有导向功能,行程选择在10_以内即可,主要满足条件是:吸头支撑爪与纸张接触后,小行程的气缸动作,使吸头伸出吸附纸张。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间隔纸式出纸装置,包括带有管理电路的控制单元、由上顶板(I)、下底板(2)及位于上顶板(I)和下底板(2)之间的立柱(3)组成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托纸盘(4)、设置在托纸盘(4)前部的辊轮式出纸机构(5),其特征在于:在托盘纸(4)的后部上方增设与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的头纸提升机构(6)及次纸压紧机构(7),且分别借助定位组件固定在上顶板(I)的下端面上,所述头纸提升机构(6)与次纸压紧机构(7)借助交替升、降,与出纸机构(5)配合形成分离间隔纸式出纸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间隔纸式出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纸提升机构(6)中包括:定位在上顶板(I)上的安装板(61)、设置在安装板(61)上的伸缩臂、与伸缩臂的末端连接的吸盘总成(62),以及设置在伸缩臂上的纸张厚度监测反馈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离间隔纸式出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的结构中包括:竖直定位在安装板(61)上的长行程精密运动机构、及与长行程精密运动机构下端连接的短行程精密运动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离间隔纸式出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行程精密运动机构中包括:缸体竖直定位在安装板(61)上的气缸(64)及借助活塞定位在气缸(64)缸体内的活塞杆。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分离间隔纸式出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行程精密运动机构中包括:缸体定位在气缸(64)的活塞杆末端的第二气缸(65),吸盘总成(62)借助设置在安装板(61)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间隔纸式出纸装置,包括带有管理电路的控制单元、由上顶板(1)、下底板(2)及位于上顶板(1)和下底板(2)之间的立柱(3)组成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底部的托纸盘(4)、设置在托纸盘(4)前部的辊轮式出纸机构(5),其特征在于:在托盘纸(4)的后部上方增设与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电连接的头纸提升机构(6)及次纸压紧机构(7),且分别借助定位组件固定在上顶板(1)的下端面上,所述头纸提升机构(6)与次纸压紧机构(7)借助交替升、降,与出纸机构(5)配合形成分离间隔纸式出纸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王宪玉,史伟华,王锁吉,马海昌,
申请(专利权)人:东旭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