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后盖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摩托车的后盖装置。
技术介绍
参阅图1、2,为目前常见的摩托车的车盖与尾灯装置1,包含一设置于该摩托车的车架(图未示)上的尾灯11、一设置于尾灯11上方且形成一穿孔121的车盖12、一设置于该车盖12上方且形成一通孔131的把手杆13,及一设置于该把手杆13底端且呈环状的橡皮垫圈14,并藉由一螺丝15贯穿该把手杆13的通孔131及该车盖12的穿孔121,进而锁固于摩托车的车架(图未示)上,使该橡皮垫圈14可抵压住该车盖12,且该车盖12下缘抵压该尾灯11,让该车盖12与该尾灯11密合、缝隙较小。然而,此种利用该橡皮垫圈14来进行抵压的锁固方式,由于抵压量的多寡和该橡皮垫圈14的软硬度有关系,若施力于该橡皮垫圈14的压迫力太小,该尾灯11和该车盖12之间的密合效果会不好,但若施力于该橡皮垫圈14的压迫力太大,易造成该车盖12变形破裂而产生间隙,进而使该车盖12无法与该尾灯11表面形成良好贴合。另外,在组装上多使用该橡皮垫圈14来进行锁固,亦会造成零件成本及组装时间上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结合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的后盖装置,该摩托车包括一车架,且该车架具有一前端部及一相反于该前端部的后端部,其特征在于,该后盖装置包含:一车尾灯,设置于该车架的后端部;一盖板,具有一设置于该车尾灯上方的本体、一形成于该本体的穿孔,及一由该穿孔朝内延伸并与该车尾灯相连结的结合座;及一后扶手,具有一设置于该车架的后端部并位于该盖板上方的主体部,及一由该主体部朝该车尾灯方向延伸且贯穿该穿孔的伸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的后盖装置,该摩托车包括一车架,且该车架具有一前端部及一相反于该前端部的后端部,其特征在于,该后盖装置包含: 一车尾灯,设置于该车架的后端部; 一盖板,具有一设置于该车尾灯上方的本体、一形成于该本体的穿孔,及一由该穿孔朝内延伸并与该车尾灯相连结的结合座;及 一后扶手,具有一设置于该车架的后端部并位于该盖板上方的主体部,及一由该主体部朝该车尾灯方向延伸且贯穿该穿孔的伸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的后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盖板的结合座具有一孔径小于该穿孔的限位孔,该后盖装置还包含一锁固单元,该锁固单元具有一贯穿该限位孔并将该结合座与该车尾灯相锁合的限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的后盖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藤发,林建成,王吉民,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