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锥面加工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1437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锥面加工刀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锥面加工刀具,包括刀柄、上锁紧螺母、刀杆、横销、下锁紧螺母、活动刀头、销钉、弹簧、螺塞和球头,刀柄底端面为一斜面,其斜度为待加工锥面锥度的1/2;刀杆上半部为一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外壁上设置上锁紧螺母和下锁紧螺母,空心圆柱体上制有两个对称长孔,刀柄下部以动配合方式设置在空心圆柱体内,横销垂直穿过刀柄下部后,其两端以动配合方式设置在刀杆的两个长孔上,刀杆下部长槽内设置以销钉为转轴的活动刀头,活动刀头右侧孔中设置弹簧,由螺塞定位,刀杆底端面中心上设置球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定位准确、一次进刀、锪出的内锥孔尺寸一致,工效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内锥面加工刀具,尤其涉及到一种加工孔中间位置的内锥面刀具,属机械加工刀具

技术介绍
在机械切削加工中,对内孔中间位置的内锥面的切削,目前一般都是用普通车刀或普通镗刀进行加工,但用这两种刀具加工这类锥面,需要反复对刀、进刀,加工速度缓慢,工效低、质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内锥面加工刀具,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锥面加工刀具,包括刀柄、上锁紧螺母、刀杆、横销、下锁紧螺母、活动刀头、销钉、弹簧、螺塞和球头,刀柄底端面为一斜面,其斜度为待加工锥面锥度的1/2 ;刀杆上半部为一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外壁上设置上锁紧螺母和下锁紧螺母,空心圆柱体上制有两个对称长孔,刀柄下部以动配合方式设置在空心圆柱体内,横销垂直穿过刀柄下部后,其两端以动配合方式设置在刀杆的两个长孔上,刀杆下部长槽内设置以销钉为转轴的活动刀头,活动刀头右侧孔中设置弹簧,由螺塞定位,刀杆底端面中心上设置球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定位准确、一次进刀、锪出的内锥孔尺寸一致,工效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可知,一种内锥面加工刀具,包括刀柄1、上锁紧螺母2、刀杆3、横销4、下锁紧螺母5、活动刀头6、销钉7、弹簧8、螺塞9和球头10,刀柄I底端面为一斜面,其斜度为待加工锥面锥度的1/2 ;刀杆3上半部为一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外壁上设置上锁紧螺母2和下锁紧螺母5,空心圆柱体上制有两个长孔,刀柄I下部以动配合方式设置在空心圆柱体内,横销4垂直穿过刀柄I下部后,其两端以动配合方式设置在刀杆3的两个对称长孔上,刀杆3下部长槽内设置以销钉7为转轴的活动刀头6,活动刀头6下部右侧孔中设置弹簧8,由螺塞9定位,刀杆3底端面中心上设置球头10。加工时,先将刀柄I上部锥柄插入钻床主轴莫氏锥度孔中,又将刀杆3下降至已加工孔内,由球头10在盲孔内定位,然后刀柄I随钻床主轴继续下降,直到刀柄I底端斜面压到活动刀头6的斜面上,迫使活动刀头6上端刀口向外伸出,参加切削,此时下锁紧螺母5控制刀柄I下降的位置,也就控制了活动刀头6上端刀口向外伸出的距离,加工完毕,刀柄I上升,刀柄I底端斜面离开活动刀头6斜面,此时活动刀头6在弹簧8压力的作用下,绕销钉7转动,其上端刀口缩入刀杆3体内,刀柄I继续上升,当横销4与上锁紧螺母2接触时,带着刀杆3 —起上升,离开工件,加工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锥面加工刀具,包括刀柄(1)、上锁紧螺母(2)、刀杆(3)、横销(4)、下锁紧螺母(5)、活动刀头(6)、销钉(7)、弹簧(8)、螺塞(9)和球头(10),其特征在于:刀柄(1)底端面为一斜面,其斜度为待加工锥面锥度的1/2;刀杆(3)上半部为一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外壁上设置上锁紧螺母(2)和下锁紧螺母(5),空心圆柱体上制有两个对称长孔,刀柄(1)下部以动配合方式设置在空心圆柱体内,横销(4)垂直穿过刀柄(1)下部后,其两端以动配合方式设置在刀杆(3)的两个长孔上,刀杆(3)下部长槽内设置以销钉(7)为转轴的活动刀头(6),活动刀头(6)下部右侧孔中设置弹簧(8),由螺塞(9)定位,刀杆(3)底端面中心上设置球头(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锥面加工刀具,包括刀柄(I)、上锁紧螺母(2)、刀杆(3)、横销(4)、下锁紧螺母(5)、活动刀头(6)、销钉(7)、弹簧(8)、螺塞(9)和球头(10),其特征在于:刀柄(I)底端面为一斜面,其斜度为待加工锥面锥度的1/2 ;刀杆(3)上半部为一空心圆柱体,空心圆柱体外壁上设置上锁紧螺母(2)和下锁紧螺母(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初皓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