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翻边孔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8101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液压翻边孔成形装置,包括模体(1)和翻边型芯(2),用于成形钣金零件翻边孔的成型凹模设置在模体(1)的模板上,翻边型芯(2)的翻边形体上,制有对应模体(1)中心导向孔(4)的导向轴(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方便可靠,可显著提高钣金零件翻边孔液压成形效率。翻边型芯增设的导向轴与模体导向孔配合,翻边型芯和模体的相对位置确定准确可靠,在橡皮囊液压机上直接一次将翻边孔成形、校正,能有效避免因翻边型芯对位不准压伤零件,甚至损坏模具缺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在橡皮囊液压机上,液压成形带翻边孔钣金零件的模具。
技术介绍
带翻边孔的钣金零件液压成形,需用翻边型芯(2)成形及校正,成形前板料为一平板形状,成形前板料只开出翻边孔底孔,此底孔小于翻边型芯(2)直径,此成形前翻边型芯无法完全放入模体(I),需要通过橡皮囊液压机液压成形。现在较成熟的方案为:在翻边型芯与模体之间增加一个来定位导向的盖板,盖板带中心制有与翻边型芯台阶轴外圆大小一致的落压导向定位孔,液压成形前,操作人员需先把待带翻边孔的钣金零件板料放在盖板与模体之间,然后把盖板盖在模体的板面上,模体和盖板之间用两个销钉定位,最后将用于成形的翻边型芯放入盖板的导向孔定位孔内,使翻边型芯落入盖板的落压导向定位孔内。这种方案的不足之处在于,每压制一个翻边孔零件都需装卸一次盖板,操作异常麻烦、且效率低、物料耗费大,操作人员必须先把工件放在模体上,最后把翻边型芯装入盖板上的导向孔,成形的零件尺寸较大的情况下,盖板的重量达到数十甚至数百公斤,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很大。本技术是对上述现有技术的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可靠,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翻边孔成形装置,包括模体(1)和翻边型芯(2),其特征在于,用于成形钣金零件翻边孔的成型凹模设置在模体(1)的模板上,翻边型芯(2)的翻边形体上,制有对应模体(1)中心导向孔(4)的导向轴(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翻边孔成形装置,包括模体(I)和翻边型芯(2),其特征在于,用于成形钣金零件翻边孔的成型凹模设置在模体(I)的模板上,翻边型芯(2)的翻边形体上,制有对应模体⑴中心导向孔⑷的导向轴(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军何万飞刘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