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式无模板异形封头旋边机包括基座,基座内安装第一轴,第一轴与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连接,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间安装活动座,第二支板上开设弧形槽,弧形槽内安装弧形凸块,弧形凸块与活动座连接,活动座上安装上下压轮,上压轮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活动座上安装仿形器。它用上下压轮以逐步弯折的方法将待加工件的边缘沿渐次折成所需的角度,使封头旋边更加圆滑美观,旋边处应力较小,可增加封头的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合加工异形罐体的前后封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通过液压马达、液压缸等液压传动装置提供动力,具有能耗小、马力大和工作稳定的优点。它与现有的压力系统相比,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安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旋边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压式异形封头旋边机。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通常使用压力成型设备与模具配合压制罐体的前后封头,但是, 由于生产加工的罐体封头大小不同、规格各异,而每套模具只能生产一种规格的 产品,因此,生产者需花重金购买压力成型设备和多套模具,而且压力成型设备 与模具存在结构复杂、不易维修、操作难度较大的问题,使普通生产者难以购置 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液压式异形封头旋边机,人们用一台液压 式异形封头旋边机,即可制作出多种大小规格不同的罐体封头,与现有各种液压 系统控制的设备相比,具有投资少,效率高的优点。它制作的罐体封头的旋边外 观更加圆滑美观,旋边处应力更小、罐体封头使用寿命更长。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液压式异形封头旋边机包括 基座,基座内安装第一轴,第一轴的上端穿出基座外并与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连 接,第一支板和第二支板间安装活动座,第二支板上开设弧形槽,弧形槽内安装 弧形凸块,弧形凸块与活动座连接,活动座上安装上压轮和下压轮,上压轮与液 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活动座上安装仿形器。为了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仿形器有仿形架,仿形支架与仿形连杆的中部铰链,仿形连杆的一端安装仿形轮,仿形支架上安装连杆,连杆的两端分别位于仿形支架的两侧,连杆的一端与制动液压阀连 接,制动液压阀上设有拉杆,拉杆与仿形连杆的另一端铰连,制动液压阀上设置第 一上管接头、第一中管接头和第一下管接头,仿形支架与活动座连接。连杆上分 别安装第一弹性垫和第二弹性垫,第一弹性垫和第二弹性垫分别位于仿形支架的 两侧。第一轴上安装齿轮,基座内安装齿条,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的一端与第 一液压缸的动力轴连接,第一液压缸与基座连接。第一液压缸分别与第一油管和 第二油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油管的另一端与第一上管接头连接,第二油管的另一 端与第一下管接头连接。活动座与第二液压缸的动力轴铰链,第二液压缸分别与第三油管和第四油管的一端连接,第三油管和第四油管的另一端与手动液压阀连接。 基座上安装底座,底座上设有导轨,导轨上安装滑动座,滑动座内安装第二轴,第二 轴的上端安装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水平连接,第一 支撑杆两端分别安装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安装第三托盘 和第四托盘。第二轴内设有气腔和气道气腔与气道相通,底座上安装真空泵,真空 泵与抽气总管的一端连接并相通,抽气总管的另一端与气道连接并相通。'上压轮的 轴上安装上齿轮,下压轮的轴上安装下齿轮,上齿轮和下齿轮啮合。本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它采用上下压轮以逐步弯折的方法将待加工件 的边缘沿渐次折成所需的角度,使封头旋边更加圆滑美观,旋边处应力较小,可 增加封头的寿命。本技术尤其适合加工异形罐体的前后封头。本技术是 通过液压马达、液压缸等液压传动装置提供动力,具有能耗小、马力大和工作稳 定的优点。它与现有的压力系统相比,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使用 安全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 是图1的右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的A向旋转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 仿形器37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仿形器37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 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活动座14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活动座14 上装有第一压轮13、第二压轮25和液压马达16。具体实施方式液压式异形封头旋边机包括基座38,基座38内安装第一轴24,第一轴24的 上端穿出基座38外并与第一支板36和第二支板12连接,第一支板36和第二支 板12间安装活动座14,第二支板12上开设弧形槽4,弧形槽4内安装弧形凸块 15,弧形凸块15与活动座14连接,活动座14与第二液压缸20的动力轴19的一 端铰链,第二液压缸20分别与第三油管51和第四油管50的一端连接,第三油管 51和第四油管50的另一端与手动液压阀17连接。手动液压阀17上设有第二上管 接头55、第二中管接头56和第二下管接头54,第二上管接头55与第三油管51 连接,第二下管接头54与第四油管50连接。活动座14在动力轴19的作用下可 沿弧形槽4移动,弧形凸块15起导向作用。活动座14上安装上压轮13和下压轮 25,上压轮13与液压马达16的输出轴连接,活动座14上安装仿形器37。仿形器 37有仿形架41 ,仿形支架41与仿形连杆40的中部铰链,仿形连杆40的一端安装 仿形轮47,仿形支架41上安装连杆45,连杆45的两端分别位于仿形支架41的两 侧,连杆45与仿形架41可制成一体,构成十字形支架。连杆45的一端与制动液 压阀42连接,制动液压阀42上设有拉杆46,拉杆46与仿形连杆40的另一端铰连, 制动液压阀42上设置第一上管接头18、第一中管接头53和第一下管接头21,仿 形支架41与活动座14连接。连杆45上分别安装第一弹性垫44和第二弹性垫43,第一弹性垫44和第二弹性垫43分别位于仿形支架41的两侧,第一弹性垫44和 第二弹性垫43可起到使仿形连杆40复位的作用。第一轴24上安装齿轮23,基座 38内安装齿条22,齿轮23与齿条22啮合,齿条22的一端与第一液压缸48的动 力轴连接,第一液压缸48与基座38连接。第一液压缸48分别与第一油管49和 第二油管52的一端连接,第一油管49的另一端与第一上管接头18连接,第二油 管52的另一端与第一下管接头21连接。基座38上安装底座32,底座32上设有导 轨33,导轨33上安装滑动座31,滑动座31内安装第二轴30,第二轴30的上端安装 第一支撑杆9和第二支撑杆39,第一支撑杆9与第二支撑杆39水平连接,第一支 撑杆9两端分别安装第一托盘5和第二托盘11,第二支撑杆39的两端分别安装第 三托盘8和第四托盘34。第二轴30内设有气腔28和气道29气腔28与气道29相 通,底座32上安装真空泵1,真空泵1与抽气总管3的一端连接并相通,抽气总管3 的另一端与气道29连接并相通。第一托盘5、第二托盘ll、第三托盘8和第四托 盘34分别通过充气管与气腔28相通。上压轮13的轴上安装上齿轮61,下压轮 25的轴上安装下齿轮62,上齿轮61和下齿轮62啮合,当液压马达16带动上压本技术制作时,按上述要求加工各零部件并组装。图中2是壳体,壳体2内 安装真空泵l。图中59、 60分别是与液压马达16连接的油管,油管59和油管60 与液压站连接为液压马达16提供旋转动力。 工作原理-先将待加工件6放置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托盘上面,启动本技术配 置的真空泵l,真空泵1抽气,总管3和与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托盘连接相通 的四根抽气管构成真空系统可使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托盘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待加工件6固定牢固;移动滑动座31,使待加工件6的边沿靠紧并挤压仿形轮 47,通过第二液压缸20的动力轴19的伸缩运动调整活动座14的位置,使上压轮 13和下压轮25压紧待加工工件,然后启动液压马达16,它带动上压轮13和下压 轮25转动,实现对工件边沿的折弯。制动液压阀42的制动方式包括两部分 一是加工件6的边沿到上下压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压式异形封头旋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38),基座(38)内安装第一轴(24),第一轴(24)的上端穿出基座(38)外并与第一支板(36)和第二支板(12)连接,第一支板(36)和第二支板(12)间安装活动座(14),第二支板(12)上开设弧形槽(4),弧形槽(4)内安装弧形凸块(15),弧形凸块(15)与活动座(14)连接,活动座(14)上安装上压轮(13)和下压轮(25),上压轮(13)与液压马达(16)的输出轴连接,活动座(14)上安装仿形器(3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宪福,
申请(专利权)人:刘宪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