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文成专利>正文

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8143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0:32
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目前,插秧机的秧苗箱的倾角都是固定的,当发动机油门增大,机组及秧苗箱的振动也增大,倾斜的秧苗盘会因振动而下滑,在秧门处形成堆积,使插秧机不能工作。本产品组成包括:船板滑托(1),所述的船板滑托与一组三角架连接(2),所述的三角架与双向油缸(3)连接,所述的双向油缸与支承轮(5)连接,所述的船板滑托上安装有船板(6),所述的船板上安装有插秧组合体(7),所述的插秧组合体通过连接板(8)与牵引架(9)连接,所述的牵引架与控制机构(10)连接,所述的控制机构上安装有发动机(11),所述的发动机与驱动轮(12)连接。本产品用于插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涉及一种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
技术介绍
:目前农机作业中广泛乘座式普通插秧机,但是此类插秧机的驾驶员与秧箱之间的距离太近,并且将插秧机续喂秧苗盘操作员(简称续盘员)的工作空间分隔成左右两个,从而导致这类插秧机必须要有三个人员操作(一个驾驶员,两个续盘员)。目前各厂家生产的插秧机,其秧苗箱的倾角都是固定的,当发动机油门增大,机组及秧苗箱的振动也增大,倾斜的秧苗盘会因振动而下滑,在秧门处形成堆积,使插秧机不能工作。所以,应随着油门增大而调小秧苗箱的倾角。各插秧机生产厂制造的乘座式普通插秧机,其插秧机构的前支点均设置在传动箱的正下方,前后支点间距很短,调整插秧机深浅就会大幅改变秧苗倾角。使深浅调节与秧苗箱倾角互扰。现有插秧机过埂时,都是采用托滑式过埂,阻力大,费时费力,对稍微高一些的土埂,必须铲低才能通过,非常麻烦。由于秧苗盘的续喂工作强度并不高,如果活动空间足够,一个续盘员就可以胜任,在当今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减少一个操作人员,就能增加机型的市场价值。只有将续盘员的活动空间有两个变成一个,才能够达到减少一个操作员的目的。如果增加车身长度,前移驾驶座,可以解决问题。但这样左,车身长度就会增加,机组转弯半径就要增加(插秧机往复工作时,在地头转弯不能插秧),导致地头宽度增加;而且,地块方角处不能插秧的死角增大,工作效率降低。而且转弯半径增大后,机组在地头的每个拐弯过程之后,要绕一个大圈才能开到正确位置,不能在拐过弯就处于正确的工作位置,使地头没有插秧的空白地段进一步增加,需要秧机在地头多次重复才能完成工作,插秧效率进一步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不刮边埂、减轻淤苗情况。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其组成包括:船板滑托,所述的船板滑托与一组三角架连接,所述的三角架与双向油缸连接,所述的双向油缸与支承轮连接,所述的船板滑托上安装有船板,所述的船板上安装有插秧组合体,所述的插秧组合体通过连接板与牵引架连接,所述的牵引架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的控制机构上安装有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与驱动轮连接。所述的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所述的三角架之间通过三角架连接梁固定连接,所述的船板包括防护架、扁形方钢,所述的船板前端的两侧具有弹簧指示器,所述的扁形方钢分别与所述的船板滑托和所述的船板连接,所述的支承轮安装在支承轮轴上。所述的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所述的插秧组合体包括秧苗箱,所述的秧苗箱上具有秧门,所述的秧苗箱下部通过下支轮安装在合页式轨道上,所述的合页式轨道与合页连接,所述的合页安装在链箱上,所述的合页式轨道安装所述的链箱上,所述的链箱安装在插秧传动箱上,所述的链箱上安装有秧爪。所述的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所述的插秧传动箱通过调整支架与定位滚轮组连接,所述的定位滚轮组套在定位滑管上,所述的定位滑管固定安装在所述的秧苗箱的上部。所述的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所述的调整支架与定位三角架与支架连接梁连接。所述的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脚踏板、驾驶座支架、方向盘架,所述的方向盘架、所述的驾驶座支架安装在所述的牵引架上,方向盘安装在所述的方向盘架上,驾驶座安装在所述的驾驶座支架上。有益效果:1.本技术将秧苗箱下部通过下支轮安置在合页式轨道上,固定在秧苗箱下部的下支轮可使秧苗箱在合页式轨道上左右移动;下支轮还可以与合页式轨道一起,控制秧苗箱下部的纵向活动间隙。过埂时,双向油缸使制成轮下移,并升起船板,在驱动轮作用下,滚动过埂,对于高土埂,可以轻松通过,过埂后,将支承轮升至船板上方,不影响插秧工作,不刮边埂;当船板的底部被杂草拖住时,可升起船板,通过该地段;当发生淤苗时,可稍微升起船板,使船板对泥水的推力降低,减轻淤苗情况;可实现过渠。本技术船板前两侧加设弹簧指示器,可以让驾驶员更好的控制往复结合堑的距离。秧苗箱上部,固定着定位滑管,定位滚轮组套在定位滑管上,滑管在滚轮组中间左右滑动,同时还可以调整秧苗箱的倾角。本技术秧苗箱定位结构改进后,可以免去支臂弯管组合,降低成本。但为了保护秧苗箱在左右极限位置工作时,不被土埂刮坏,在船板上设置了保护架。本技术插秧传动机构前支点,就是插秧组合体的前支点,后支点是插秧深浅调整丝杆。传动箱后面固定着链箱,链箱上部是倾角固定的秧苗箱,后部是深浅调整丝杆(后支点);当需要调整深浅时,调整后支点的丝杆,丝杆顶着链箱绕前支点传动,使链箱与船板的夹角发生改变。此时,由于秧苗箱与链箱的夹角是固定的,所以秧苗箱的倾角也会改变。而且,秧苗箱的倾角的改变幅度会因前后支点间间距越近而越大。本技术将前支点移至船板牵引点,使前后支点间距增大3(T40cm,这样当调整深浅时,秧苗箱倾角虽有变化,但秧苗箱倾角变化的范围会小很多,可以保证秧苗箱的正常工作。本技术不改变机组长度,不改变转弯半径的情况下,通过提高驾驶座并且前移驾驶座,将续盘员的工作空间由两个变为一个,同时,由于驾驶员高位工作,既杜绝了驱动轮刮伤驾驶员脚部的情况,又让驾驶员对机组状态、插秧质量的环视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由于续盘员可以左右自由活动,当插秧机的一侧发生淤苗时,续盘员可以轻松的走到不淤苗的另一侧,减轻淤苗侧的重量,缓解淤苗现象。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的俯视图。附图3是附图1的A向视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链箱和秧苗箱连接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调整支架的横向定位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的防护架与支承轮的安装示意图。附图7是附图6的俯视图。附图8是附图1中防护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9是附图8的左视图。附图10是附图8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其组成包括:船板滑托1,所述的船板滑托与一组三角架2连接,所述的三角架与双向油缸3连接,所述的双向油缸与安装在支承轮轴4上的支承轮5连接,所述的船板滑托上安装有船板6,所述的船板上安装有插秧组合体7,所述的插秧组合体通过连接板8与牵引架9连接,所述的牵引架与控制机构10连接,所述的控制机构上安装有发动机11,所述的发动机与驱动轮12连接。实施例2:上述的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所述的三角架之间通过三角架连接梁13固定连接,所述的船板包括防护架14、扁形方钢15,所述的船板前端的两侧具有弹簧指示器16,所述的扁形方钢分别与所述的船板滑托和所述的船板连接,所述的支承轮安装在支承轮轴上。实施例3:上述的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所述的插秧组合体包括秧苗箱17,所述的秧苗箱上具有秧门18,所述的秧苗箱下部通过下支轮19安装在合页式轨道20上,所述的合页式轨道与合页21连接,所述的合页安装在链箱22上,所述的合页式轨道安装所述的链箱上,所述的链箱安装在插秧传动箱24上,所述的链箱上安装有秧爪25。 实施例 4:上述的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所述的插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其组成包括:船板滑托,其特征是:所述的船板滑托与一组三角架连接?,所述的三角架与双向油缸连接,所述的双向油缸与支承轮连接,所述的船板滑托上安装有船板,所述的船板上安装有插秧组合体,所述的插秧组合体通过连接板与牵引架连接,所述的牵引架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的控制机构上安装有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与驱动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其组成包括:船板滑托,其特征是:所述的船板滑托与一组三角架连接,所述的三角架与双向油缸连接,所述的双向油缸与支承轮连接,所述的船板滑托上安装有船板,所述的船板上安装有插秧组合体,所述的插秧组合体通过连接板与牵引架连接,所述的牵引架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的控制机构上安装有发动机,所述的发动机与驱动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三角架之间通过三角架连接梁固定连接,所述的船板包括防护架、扁形方钢,所述的船板前端的两侧具有弹簧指示器,所述的扁形方钢分别与所述的船板滑托和所述的船板连接,所述的支承轮安装在支承轮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单人续盘、秧箱角度可调的轮式过埂插秧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插秧组合体包括秧苗箱,所述的秧苗箱上具有秧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成
申请(专利权)人:高文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