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622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式加工机,一第一工作平台;一第二工作平台是设于第一工作平台的一侧且低于第一工作平台一高度;一可供工件定位于适当高度、角度及位置的定位装置是设于第二工作平台的一侧;一可于第一工作平台上作第一方向的位移的纵向移动装置是跨设于第一工作平台的两侧;一可于纵向移动装置上作第二方向的位移的横向移动装置是设于纵向移动装置上;一可于横向移动装置上作第三方向的位移的立向移动装置是设于横向移动装置上。如此便使其具有可加工较长或较高的工作物及可减少加工程序的功效。(*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桥式加工机
技术介绍
在过去一百年来,加工机技术的发展有二大目标,一是追求高的生产效率,一是达到高的精度,而面对近二十年来,科技与环境的快速变化,作为工业生产的加工机也面临整体环境的变化而必须调整技术脚步及符合顾客需求的产业行为。早期的工件加工主要皆是利用立柱式加工机来作加工处理,但是由于立柱式加工机体积庞大占用空间,且购置的费用也颇为昂贵,对于仅加工较小型工件的业者来讲,其厂房的设置及购置机台的成本乃是非常不符经济效益。于是针对上述的问题,便有业者发展出一种专用以加工较小工件的桥式加工机,此类型的桥式加工机是较立柱式加工机的体积小,且其价格也较立柱式加工机低,因此可节省机台置放的空间及购置机台的开销,然而由于该习用桥式加工机受到刀具进程的限制,因此只能加工体积或厚度较小的工件平面,若要加工体积较大或是较长的工件端面时,则仍必须另外由立柱式加工机加工或将刀具进程加长,然而,另备置立柱式加工机则会增加成本的开销及摆放空间的需求,而将刀具进程加长则连带其整具桥式加工机的体积也必需相对加大,因此亦会占用较大空间且会增加购置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桥式加工机,其可加工较长或较高的工作物及可减少加工程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桥式加工机,其包括一第一工作平台;一第二工作平台是设于第一工作平台的一侧且低于第一工作平台一高度;一可供工件定位于适当高度、角度及位置的定位装置是设于第二工作平台的一侧;一可于第一工作平台上作第一方向的位移的纵向移动装置是跨设于第一工作平台的两侧;一可于纵向移动装置上作第二方向的位移的横向移动装置是设于纵向移动装置上;一可于横向移动装置上作第三方向的位移的立向移动装置是设于横向移动装置上。所述的第一工作平台上设有一旋转装置,该旋转装置上设有一可夹持工件作旋转加工的夹爪。所述的定位装置是包含一立板垂直设置于第二工作平台上,且该立板上设有一组定位孔及固定孔,一定位座是固定于工件上,该定位座上是设有一组可穿设于定位孔上的定位杆,且该定位座上设有一螺孔以供螺丝穿过立板上的固定孔螺设固定。所述的定位板是结合一角板,该角板为一成角度弯折板体,一侧设有一组定位杆及一螺孔,该定位杆是穿设于立板的定位孔上,并以螺丝穿过固定孔并与螺孔螺设固定,其中该角板上设有一具适当角度的定位平面,该定位平面上设有一组供定位板上的定位杆穿设的定位孔及一以螺丝螺设与定位板上的螺孔螺设固定的固定孔。所述的立向移动装置上设有一供加工工件刀具。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第二工作平台是低于第一工作平台一适当高度,因此可将较高或较长的位移加工件置于第二工作平台上以对其端面加工,所以可具有加工较长或较高的工作物的功效;欲加工较高或较长的工件时,是可于同一机台上加工,以减少运送、搬运过程及购置立柱式加工机的成本,因此具有减少加工程序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的纵向及立向移动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横向及立向移动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旋转装置的动作示意图;图5A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组合图;图5B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组合图;图6是本技术的工件端面加工的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定位装置另一实施例。图中1第一工作平台2第二工作平台3定位装置30固定孔31立板 32定位孔33定位座 330螺孔331定位杆34角板340螺孔 341定位杆 342定位孔 343定位平面344固定孔 4纵向移动装置5横向移动装置 6立向移动装置61刀具 7旋转装置71夹爪 8工件81杆状工件 9螺丝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该桥式加工机是包括一第一工作平台1是可供工件8定位,以方便对其平面加工;一第二工作平台2是设于第一工作平台1的一侧且是低于第一工作平台1一适当高度;一定位装置3是设于第二工作平台2上,是包含一立板31垂直设置于第二工作平台2上,且该立板31上设有复数个定位孔32及固定孔30,一定位座33是固定于工件8上,该定位座33上是设有复数个定位杆331可穿设于定位孔32上,且该定位座33上设有一螺孔330以供螺丝9穿过立板31上的固定孔30螺设固定。一纵向移动装置4是跨设于第一工作平台1的两侧,且可于第一工作平台1上作第一方向的位移。一横向移动装置5是设于纵向移动装置4上,且可于纵向移动装置4上作第二方向的位移。一立向移动装置6是设于横向移动装置5上,且可于横向移动装置5上作第三方向的位移,该立向移动装置6上设有一刀具61;一旋转装置7是设于第一工作台1上,该旋转装置7上设有复数个夹爪71,该夹爪71是可供工件8夹置定位以利于旋转加工。请参阅图2、3所示,当工件8置于第一工作平台1上时,该纵向移动装置4是可作第一方向的位移加工;而该横向移动装置5则可作第二方向的位移加工;该立向移动装置6是可作第三方向的位移加工,如此,便可使立向移动装置6上的刀具61对工件8的加工平面作三维方向的加工。请参阅图4所示,该旋转装置7上的夹爪71是可夹持杆状工件81作旋转,以便于立向移动装置6上的刀具61对杆状工件81作切削或各种角度的铣切及钻孔等加工。请参阅图5A、5B、6所示,该工件8一侧是可结合于定位座33上,且因工件8加工面的不同,而可将定位杆331穿设于不同的定位孔32上,并以螺丝9穿过固定孔30且与螺孔330螺设固定,当将工件8固定于定位装置3后,便可利用将纵向移动装置4移动至第一工作平台1一侧,该立向移动装置6上的刀具61向下位移以便对工件端面加工,如此,便可达到加工较厚或较长工件端面的目的。请参阅图7所示,该定位座33是可配合具有不同角度的角板34以利于工件8作各种不同角度平面的加工,该角板34是为一成角度弯折板体,一侧设有复数个定位杆341及一螺孔340,该定位杆341是供穿设于立板31的定位孔32上,并以螺丝9穿过固定孔30并与螺孔340螺设固定,其中该角板34上设有一具适当角度的定位平面343,该定位平面343上设有复数个定位孔342及一固定孔344,该定位孔342可供定位板33上的定位杆331穿设,该固定孔344是可以螺丝9螺设与定位板33上的螺孔330螺设固定,如此,工件便可藉由角板34上的定位平面343而方便以一适当角度定位于立板31上。由于本技术具有上述特殊的结构设计,故在使用实施上具有下列的诸多优点加工较长或较高的工作物因为本技术第二工作平台是低于第一工作平台一适当高度,因此可将较高或较长的位移加工件置于第二工作平台上以对其端面加工,所以可具有加工较长或较高的工作物的功效。减少加工程序因为本技术第二工作平台是低于第一工作平台一适当高度,因此,欲加工较高或较长的工件时,是可于同一机台上加工,以减少运送、搬运过程及购置立柱式加工机的成本,因此具有减少加工程序的功效。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桥式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是包括一第一工作平台;一第二工作平台是设于第一工作平台的一侧且低于第一工作平台一高度;一可供工件定位于适当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桥式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是包括:一第一工作平台;一第二工作平台是设于第一工作平台的一侧且低于第一工作平台一高度;一可供工件定位于适当高度、角度及位置的定位装置是设于第二工作平台的一侧;一可于第一工作平台上作第一方向的位移的纵向移动装置是跨设于第一工作平台的两侧;一可于纵向移动装置上作第二方向的位移的横向移动装置是设于纵向移动装置上;一可于横向移动装置上作第三方向的位移的立向移动装置是设于横向移动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政修
申请(专利权)人:盛方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