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雪华专利>正文

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5999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该机组包括二个定置永磁体(定置永磁体A和定置永磁体B)、隔磁联动自控系统装置、筒槽、磁冲及支架等其它辅助设施。二个定置永磁体(A和B)分别安置于筒槽的二外侧。且A、B二个定置永磁体的实用磁极端面分别以一个为N极,一个为S极与筒槽二外端口正对。在A、B定置永磁体N极与S极端面除外,其它侧面均套有一严密的隔磁膜网。在筒槽的内壁设置与磁冲滑行圆珠相应的圆珠槽道。磁冲主要是由一永磁体制成,该永磁体磁身部分(N、S实用磁极端面除外)包有一严密的隔磁膜网,外围再紧密裹套有一圆柱状套筒,在圆柱状套筒外围陷有若干圈滑行圆珠,同时在其上方中部安装一个动力柄形成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输出设备,尤其是一种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
技术介绍
由于目前环境污染严重,石油等能源日渐枯竭,为寻找低碳绿色能源环保新型能源创新开发一种永磁体磁能(源)的研究和应用而努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利用永磁体同极磁极间相互作用力(磁斥力)转化为动力。其工作原理是利用A、B 二个定置永磁体在一特定工作模式下,以某一隔磁方式有效地来改变其与磁冲(永磁体)间的磁场作用关系,以达到磁斥力的连续最大化,从而对磁冲(永磁体)连续作功形成动力,提供有源功,以维持机组不断运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该机组包括二个定置永磁体(定置永磁体A和定置永磁体B)、隔磁联动自控系统装置、筒槽、磁冲及支架等其它辅助设施。二个定置永磁体(A和B)分别安置于筒槽的二外侧。且A、B 二个定置永磁体的实用磁极端面分别以一个为N极,一个为S极与筒槽二外端口正对。在A、B定置永磁体N极与S极端面除外,其它侧面均套有一严密的隔磁膜网。在筒槽的内壁设置与磁冲滑行圆珠相应的圆珠槽道。磁冲主要是由一永磁体制成,该永磁体磁身部分(N、S实用磁极端面除外)包有一严密的隔磁膜网,外围再紧密裹套有一圆柱状套筒,在圆柱状套筒外围陷有若干圈滑行圆珠,同时在其上方中部安装一个动力柄形成一体。其核心主要是采用一隔磁联动自控系统装置科学有效地将设置在A、B定置永磁体实用磁极前端的隔磁板,(或电子隔磁及其它隔磁方式)合理地联动开启与关闭来改变A、B定置永磁体与磁冲(永磁体)间场与场的场效应作用关系及磁势能与磁动能的转化,使二者之间的磁势能有效地转化为磁动能,从而形成一股强劲磁斥力,致使磁冲(永磁体)分别在A、B定置永磁体间都将获得一强劲爆冲力,使磁冲能够在A、B间的磁斥力作用下连续做往返运行,且磁冲在其运行过程中,在磁斥力作用下都将获得一较大冲量。其实,在每个独立的单运行过程(A —B或B —A)中均为做功冲程,在每个冲程之后(A —B或B —A)都将在定置永磁体的磁斥力作用下对磁冲补给一次冲量,最终达到连续循环持续提供动力,形成有源功,带动负载对外做功。由于该机组所应用的永磁体磁极间相互作用力的确实持久存在且磁极间的适时有效隔磁方式的确实可行,将成为该机组能成功顺利运行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这将成为一种全新的永磁体磁能(源)利用方式。而这种全新的机组设备其单个做功运行冲程与内燃机的独立做功冲程运行模式非常相似。内燃机做功冲程是依靠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的燃气形成爆发力冲击活塞带动连杆,曲轴对外做功,而该设备是依靠自动隔磁板的瞬间弹跳开启(或电子隔磁的瞬间消失)时两同极磁极在近距离产生一股较大磁斥力形成一爆发冲击力推动磁冲通过其动力柄带动负载对外做功。故该永磁体磁力机在无需外界能量的转化输入及外力作用下,仅依靠永磁体磁极间相互作用力(永磁体磁能源)既能维持机组的运行及带动负载对外做功。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构思新颖、无碳环保、节能安全。这将创新开发一种永磁体磁能(源)的研究和应用。根据以上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制作原理,可以通过设定一种递变式(无极变速:即连续递增或连续递减)或档位式隔磁方式来遮挡(或屏闭)定置永磁体实用磁极端面横切面积(磁通量)的多少来控制磁斥力的大小,最终形成输出动力的连续可变(变大或变小)或档位级别式变化。这便是该机组动力档位的设置。该机组可广泛为发电,车辆,机轮等各种机械设备提供动力。且该机组与其它动力输出设备(如蒸汽机,内燃机等)相比,具有低噪音,不发热,等诸多优点,其每个工作循环都有两次做功冲程,没有其它的额外辅助冲程,以减少了做功冲程产生的能量在机组自身运转时的消耗,以最大的能量输出,运用于负载及对外供给动力。附图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特征,性能由以下的实施方式及其附图进一步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结构示意图。S-为永磁体的S极;N-为永磁体的N极;F为磁冲动力柄(往返输出动力)。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一种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该机组包括二个定置永磁体(定置永磁体A和定置永磁体B)隔磁联动自控系统装置,筒槽,磁冲及支架等其它辅助设施。二个定置永磁体(A和B)分别安装于筒槽的二外侧,且A、B 二个定置永磁体的实用磁极端面分别以一个为N极,一个为S极与槽筒二外端口正对,在A、B定置永磁体N极与S极端面除外,其它侧面均套有一严密的隔磁膜网。在筒槽的内壁设置与磁冲滑行圆珠相应的圆珠槽道。磁冲主要是由一永磁体制成,该永磁体磁身部分(N、S实用磁极端面除外)包有一严密的隔磁膜网,外围再紧密囊有一圆柱状套筒,在圆柱状套筒外围陷有若干圈滑行圆珠,同时,在其上方中部安装一个动力柄形成一体。其核心主要是采用一隔磁联动自控系统装置科学有效地将设置在A、B定置永磁体实用磁极前端的隔磁板,(或电子隔磁及其它隔磁方式)合理地联动并启与关闭来改变A、B定置永磁体与磁冲(永磁体)间场与场的场效应作用关系及磁势能与磁动能的转化,使二者之间的磁势能有效地转化为磁动能,从而形成一股强劲磁斥力,致使磁冲(永磁体)分别在A、B定置永磁体间都将获得一强劲爆冲力,使磁冲能够在A、B间的磁斥力作用下连续做往返运行,且磁冲在其运行过程中,在磁斥力作用下都将获得一较大冲量。定置永磁体(A和B):主要是用来提供其与磁冲(永磁体)形成磁极间场效应作用关系(磁斥力)的磁场发生装置,A、B定置永磁体分别依靠支架固定在筒槽的二外侧,使其不发生移动。且A、B 二个定置永磁体的实用磁极端面分别以一个为N极,一个为S极与筒槽二外端口正对。以便于其与磁冲(永磁体)二端的N极与S极分别形成磁斥力相对应。根据机组动力大小的需要,可选用磁性,磁通量,强度,密度不同的永磁体设置,使用高强定置永磁体可增强其对磁冲(永磁体)的磁斥力,增加磁冲对外做功的动力。为防止A、B定置永磁体的实用磁极端面与磁冲(永磁体)实用磁极端面在同极(正面)对斥时,其它侧面磁场产生的干涉,衍射从而减弱磁冲向前滑冲时的不利影响,故在A.B定置永磁体除N极与S极端面外,其它侧面均包裹有严密的隔磁膜网。隔磁联动自控系统装置:该装置是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的一个重要核心装置。联动自控系统可采用微电脑集成电路(或数字电路)主控。该装置的隔磁方式可以采用一种传统机械方式的隔磁板和与之相连的上下弹跳(或左右拉幕式开闭)的器材及另一相连的触敏开关及其它附件构成。也可以采用一种科学的电子隔磁方式和与之相连的触敏开关及其它附件构成。或采用其它更为先进的隔磁方式构成。该隔磁联动自控系统装置在A与B定置永磁体的某一端在自动关闭状态下,其隔磁板(或电子隔磁)将有效地遮挡(或屏闭)该定置永磁体实用磁极端面的磁场向前方向发射。该隔磁装置在自动开启状态下,其隔磁板(或电子隔磁)应在根据预先设定的档位程度瞬间向上或向下弹跳(或改变电子屏闭状态)来遮挡定置永磁体实用磁极端面横切面积的部分或使其全部裸露。使定置永磁体裸露的部分或全部裸露的实用磁极端面的磁场向前发射。故该隔磁联动自控系统装置的隔磁板(或电子隔磁)方式能够最为有效地对A、B定置永磁体与磁冲(永磁体)间的场效应作用关系进行适时准确地开启与关闭,以达到同极磁极间磁斥力最大化的有效体现。且能够让该磁斥力仅用来做有用功,当其间有不利作用力时,该隔磁板(或电子隔磁方式)能够及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体斥力组磁力机,其特征在于:该机组包括二个定置永磁体(定置永磁体A和定置永磁体B)隔磁联动自控系统装置,筒槽,磁冲及支架等其它辅助设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雪华
申请(专利权)人:周雪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