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75860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18: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制造方法,其制造工序为:绝缘材料下料工序-排线工序-液压压弯工序-编花换位工序-节距填充小片工序-包保护带工序-整形工序-填充绝缘材料及外包聚四氟乙烯带工序-压型工序-清理倒角工序。特征是,填充材料的流动性能好,且云母粉与胶粘剂同时流动,提高了条形线棒刚度,消除了股间间隙和气隙。硬度高,使导线质量及外观明显改善,解决原涤纶毛毡填充不平整,导线小面起褶皱、凹坑、占高度尺寸等质量问题,从而提高线棒的制造水平,缩短了线棒制作周期,减小了占模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保证了水轮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轮发电机增容改造制造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我公司所承揽的水轮发电机增容改造机组,原定子线棒换位填充使用的是涤纶毛毡,其换位填充绝缘占去一定的尺寸,且填充不平整,影响了主绝缘的厚度,现在使用的多胶粉云母板填充时,股间胶化时压型时间长,影响生产周期,压制成型后的导线在环境温度较高时,在材料下料时,该材料粘手、粘刀、不易操作。导线压制成型后,导线小面不平整,出现褶皱、凹坑现象,且云母粉与胶粘剂流动性差,导线棱角填充不饱满,导线存在气隙等现象,影响定子线棒压制质量和电气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缩短压制工艺,具有良好的胶的流动性能,填充性能和工艺性能,能够解决原涤纶毛毡填充不平整和现有材料存在的导线小面起褶皱、凹坑、占高度尺寸等质量问题的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其制造工序为:绝缘材料下料工序-排线工序-液压压弯工序-编花换位工序-节距填充小片工序-包保护带工序-整形工序-填充绝缘材料及外包聚四氟乙烯带工序-压型工序-清理倒角工序,其特征在于:在原有的多胶粉云母换位填充板基础上加以改进,将粉云母与胶粘剂混合成腻子后,在腻子中增加辅助填料,研制成改进型填充材料,以增加板材的韧性,再压制成粉云母换位填充板,该材料热压变形量远大于原来的使用的粉云母换位填充板,且云母粉与胶粘剂同时流动,减小气隙造成的内部放电现象,为缩短多胶粉云母换位填充板的制作时间,改为中温多胶粉云母换位填充板,减少了压制工艺,在室温下料时,由于采用特殊压制工艺制成的新型换位填充材料,不粘手、不粘刀,料条具有一定的韧性,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条形线棒采用新型双涤纶玻璃丝包烧结铜扁线,将导线排列整齐,进行排线、液压压弯、编花换位、排间填充、整形后、再进行股间压型。改进后的中温多胶粉云母换位填充板,减少了了压制工艺,通过实际使用,该材料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填充性能和工艺性能,能够解决原涤纶毛毡填充不平整,导线小面起褶皱、凹坑、占高度尺寸等质量问题,进一步提高导线质量,改善导线外观,从而提高线棒的制造水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填充材料的流动性能好,且云母粉与胶粘剂同时流动,提高了条形线棒刚度,消除了股间间隙和气隙。硬度高,使导线质量及外观明显改善,解决原涤纶毛毡填充不平整,导线小面起褶皱、凹坑、占高度尺寸等质量问题,从而提高线棒的制造水平,缩短了线棒制作周期,减小了占模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能源消耗,保证了水轮发电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运行。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其制造工序为:绝缘材料下料工序-排线工序-液压压弯工序-编花换位工序-节距填充小片工序-包保护带工序-整形工序-填充绝缘材料及外包聚四氟乙烯带工序-压型工序-清理倒角工序。下面,以4万KW(渔子溪)电站为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制造工序:1、绝缘材料下料工序,用剪板机将Imm厚的多胶粉云母板按设计图纸尺寸裁剪,整齐地码放在物料箱内。2、排线工序,将排线板安装在专用工作台面上。将铜线依次排列,排好的铜线用排线夹具固定住、用划线笔划压弯定位线。3、液压压弯工序,将排线完毕后的导线、分别放置在液压模具内、进行液压压弯。将液压压弯完毕的导线转入下道工序。4、编花换位工序,将液压压弯完毕的导线分别进行编花换位,垫排间绝缘,然后将两排编花换位完毕的导线交织编花在一起,用拍板和木榔头将其拍打整齐,成为线棒。将半成品线棒转入下一道工序。5、节距填充小片和包保护带工序,按设计图纸编花换位节距尺寸,在柔软云母片下料机进行下料。操作者用改锤在换位节距处填充料片,注意不要损伤绝缘。填充料片完毕后,检查一下直线编花换位处是否填充到位,用剪刀剪去节距处柔软云母片多余部分。将上述填充到位的线棒,用白布带将整个线棒半叠包一层作为保护带。用拍板和木榔头将其拍打整齐。将半成品线棒转入下一道工序。6、整形工序,将前工序线棒分别放置在各自的上、下整形模内,用拍板、木榔头、沿整形模铁心内敲打平整,将煨弯辅助钢管套在煨弯手柄上,沿端部拐角处进行煨弯整形。将整形完毕的线棒分别放置在各自的定子线棒专用支架上,转入下一道工序。7、填充绝缘材料及外包聚四氟乙烯带工序,将上、下层成型完毕的定子线棒分别放置在专用支架上,用剪刀拆去保护带,检查一下直线编花换位处有无绝缘材料脱落。将上述裁剪好的多胶粉云母板填充材料从端部拐角处开始贴敷在上下编花换位处,然后用聚四氟乙烯带将整个线棒平包一层,依次固定料片作为股间压型后线棒脱模用。用拍板,木榔头将其两边直线处及端部拐角R处拍打平齐,使料片与线棒拍敷,转入下一道工序。8、压型工序,上、下层条形线棒股间压型模用天车吊装在油压机上,调整好水平缸,垂直缸位置。调整好控制柜上的数显表时间、温度。用剪刀裁至聚酯薄膜放入压型模内,将上、下层条形线棒分别放入各自模具中,启动控制柜开关,按模压工艺进行压制。线棒出模时,迅速拆去聚四氟乙烯带和聚酯薄膜,放入冷却定型模内定型。待冷却完毕,转入下道工序。9、清理倒角工序,将冷却完毕的条形线棒修整尺寸,清理倒角至1.5-3.5mm,直至符合工艺要求为止,将倒角完毕的线棒分别码放在专用手推车上。以上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其制造工序为:绝缘材料下料工序-排线工序-液压压弯工序-编花换位工序-节距填充小片工序-包保护带工序-整形工序-填充绝缘材料及外包聚四氟乙烯带工序-压型工序-清理倒角工序,其特征在于:在原有的多胶粉云母换位填充板基础上加以改进,将粉云母与胶粘剂混合成腻子后,在腻子中增加辅助填料,研制成改进型填充材料,以增加板材的韧性,再压制成粉云母换位填充板,该材料热压变形量远大于原来的使用的粉云母换位填充板,且云母粉与胶粘剂同时流动,减小气隙造成的内部放电现象,为缩短多胶粉云母换位填充板的制作时间,改为中温多胶粉云母换位填充板,减少了压制工艺,在室温下料时,由于采用特殊压制工艺制成的新型换位填充材料,不粘手、不粘刀,料条具有一定的韧性,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条形线棒采用新型双涤纶玻璃丝包烧结铜扁线,将导线排列整齐,进行排线、液压压弯、编花换位、排间填充、整形后、再进行股间压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改进后的中温多胶粉云母换位填充板,减少了 了压制工艺,通过实际使用,该材料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填充性能和工艺性能,能够解决原涤纶毛毡填充不平整,导线小面起褶皱、凹坑、占高度尺寸等质量问题,进一步提高导线质量,改善导线外观,从而提高线棒的制造水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其制造工序为绝缘材料下料工序-排线工序-液压压弯工序-编花换位工序-节距填充小片工序-包保护带工序-整形工序-填充绝缘材料及外包聚四氟乙烯带工序-压型工序-清理倒角工序。特征是,填充材料的流动性能好,且云母粉与胶粘剂同时流动,提高了条形线棒刚度,消除了股间间隙和气隙。硬度高,使导线质量及外观明显改善,解决原涤纶毛毡填充不平整,导线小面起褶皱、凹坑、占高度尺寸等质量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轮发电机定子线棒制造方法,其制造工序为:绝缘材料下料工序?排线工序?液压压弯工序?编花换位工序?节距填充小片工序?包保护带工序?整形工序?填充绝缘材料及外包聚四氟乙烯带工序?压型工序?清理倒角工序,其特征在于:在原有的多胶粉云母换位填充板基础上加以改进,将粉云母与胶粘剂混合成腻子后,在腻子中增加辅助填料,研制成改进型填充材料,以增加板材的韧性,再压制成粉云母换位填充板,该材料热压变形量远大于原来的使用的粉云母换位填充板,且云母粉与胶粘剂同时流动,减小气隙造成的内部放电现象,为缩短多胶粉云母换位填充板的制作时间,改为中温多胶粉云母换位填充板,减少了压制工艺,在室温下料时,由于采用特殊压制工艺制成的新型换位填充材料,不粘手、不粘刀,料条具有一定的韧性,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条形线棒采用新型双涤纶玻璃丝包烧结铜扁线,将导线排列整齐,进行排线、液压压弯、编花换位、排间填充、整形后、再进行股间压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春玲李涵刘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天发重型水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