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75829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驱动电机(6)和套装在驱动电机主轴(1)上的至少两个复合传动装置。所述的复合传动装置,包括同轴传动齿轮(7)、前级同轴转动体(10)、后级同轴转动体(8)和反向轴承(9),所述的同轴传动齿轮(7)套装在电机传动轴(1)上,在同轴传动齿轮(7)上套装设置有与同轴传动齿轮(7)连接的活动连接装置的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之间连接有实现彼此相对做反向转动的反向轴承(9),这样采用单个驱动电机(6)就使接收或发射装置既保持运动灵活性又体积小、重量轻,相应成本低、功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通常需要全方位接收或探测信号的接收或发射装置采用在多个运动方向都设置驱动电机驱动的方式,如探测空中活动目标的天线的俯仰和旋转运动,需要在俯仰和方位方向各设置一个驱动电机,驱动该方向的运动对象,这种带多个驱动电机的驱动装置必然体积大、重量重,相应成本大、功耗高,如果驱动装置只有一个驱动电机驱动,如仅在方位方向设置驱动电机驱动,在俯仰方向需要手动调节,将牺牲接收或发射装置的运动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使需要全方位接收或探测信号的接收或发射装置既保持运动灵活性又体积小、重量轻,相应成本低、功耗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驱动电机和套装在驱动电机主轴上的至少两个复合传动装置。所述的复合传动装置,包括同轴传动齿轮、前级同轴转动体、反向轴承和后级同轴转动体,所述的同轴传动齿轮套装在驱动电机的电机传动轴上,所述的前级同轴转动体和所述的后级同轴转动体套装在同轴传动齿轮上,前级同轴转动体和后级同轴转动体上分别设置有与同轴传动齿轮连接的活动连接装置,前级同轴转动体和后级同轴转动体之间连接有反向轴承。所述的活动连接装置是电控插销,所述的电控插销包括在外部电控单元的控制下产生反向或同向磁力线的线圈和置于线圈内的受线圈磁力推动前进或后退的插销,所述的线圈固定在前级同轴转动体或后级同轴转动体上。所述的反向轴承是由多个带齿轮圆柱体均匀分布构成的圆环状轴承,压接在前级同轴转动体和后级同轴转动体之间,并与前级同轴转动体和后级同轴转动体端面齿轮咬口 ο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当控制单元控制前级同轴转动体或后级同轴转动体上电控插销的线圈,使插销在磁力作用下突出到同轴传动齿轮的齿轮间,实现前级同轴转动体或后级同轴转动体与同轴传动齿轮同时同向转动,另外,通过反向轴承的变向传递作用,实现前级同轴转动体或后级同轴转动体相对做反向转动,这样就实现了 一个驱动电机做单向转动时复合传动装置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同向或反向的转动传递,每个复合传动装置对应一个对象的位置驱动,电机传动轴套接多个复合传动装置后,就能实现单个驱动电机对多对象位置的驱动,这样使需要全方位接收或探测信号的接收或发射装置的方位方向和俯仰方向都实现电机驱动,因此能既保持接收或发射装置运动灵活性又体积小、重量轻,相应成本低、功耗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电机传动轴,2.电控插销,4线圈,5.插销,6.驱动电机,7.同轴传动齿轮,8.后级同轴转动体,9.反向轴承,10.前级同轴转动体。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包括一个驱动电机6和套装在驱动电机6的电机传动轴I上的至少两个复合传动装置,所述的复合传动装置,包括同轴传动齿轮7、前级同轴转动体IO、反向轴承9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所述的同轴传动齿轮7套装在驱动电机6的电机传动轴I上,所述的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所述的后级同轴转动体5套装在同轴传动齿轮7上,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上分别设置有与同轴传动齿轮7连接的活动连接装置,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之间连接有反向轴承9。所述的活动连接装置是电控插销2,包括在外部电控单元的控制下产生反向或同向磁力线的线圈4和置于线圈内的受线圈磁力推动前进或后退的插销5,所述的插销5前进时插入同轴传动齿轮7的齿轮间,后退时退出同轴传动齿轮的齿轮间,使同轴传动齿轮7的转动传递给前级同轴转动体10或后级同轴转动体8 ;电控插销活动体5后退时,前级同轴转动体10或后级同轴转动体8就将脱离同轴传动齿轮7的转动,所述的线圈4固定在前级同轴转动体10或后级同轴转动体8上。所述的反向轴承9是由多个带齿轮圆柱体均匀分布构成的圆环状轴承,压接在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之间,并与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端面齿轮咬合。通过所述的反向轴承9的变向传递作用,可实现前级同轴转动体10或后级同轴转动体8相对做反向转动。权利要求1.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驱动电机(6)和套装在驱动电机主轴(I)上的至少两个复合传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传动装置,包括同轴传动齿轮(7)、前级同轴转动体(10)、反向轴承(9)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 ),所述的同轴传动齿轮(7 )套装在驱动电机(6 )的电机传动轴(I)上,所述的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所述的后级同轴转动体(8)套装在同轴传动齿轮(7)上,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上分别设置有与同轴传动齿轮(7)连接的活动连接装置,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之间连接有反向轴承(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连接装置是电控插销(2),所述的电控插销(2)包括在外部电控单元的控制下产生反向或同向磁力线的线圈(4)和置于线圈内的受线圈磁力推动前进或后退的插销(5),所述的线圈(4)固定在前级同轴转动体(10)或后级同轴转动体(8)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向轴承(9)是由多个带齿轮圆柱体均匀分布构成的圆环状轴承,压接在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之间,并与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端面齿轮咬合。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驱动电机(6)和套装在驱动电机主轴(1)上的至少两个复合传动装置。所述的复合传动装置,包括同轴传动齿轮(7)、前级同轴转动体(10)、后级同轴转动体(8)和反向轴承(9),所述的同轴传动齿轮(7)套装在电机传动轴(1)上,在同轴传动齿轮(7)上套装设置有与同轴传动齿轮(7)连接的活动连接装置的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前级同轴转动体(10)和后级同轴转动体(8)之间连接有实现彼此相对做反向转动的反向轴承(9),这样采用单个驱动电机(6)就使接收或发射装置既保持运动灵活性又体积小、重量轻,相应成本低、功耗低。文档编号H02K7/10GK103138476SQ20111037479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3日专利技术者向敏, 陈昕昕, 谢迪, 徐丽萍 申请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驱动多个对象位置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驱动电机(6)和套装在驱动电机主轴(1)上的至少两个复合传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敏陈昕昕谢迪徐丽萍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