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74536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18:18
一种显示装置,包含显示模块、电路单元与背光模块,其中电路单元电性连接显示模块。背光模块具有支撑部,且电路单元设置于支撑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装置借由背光模块设置支撑部而承载第二电路板,可减少框体底部的开口设计,增加框体的机械强度,也可减少显示模块破片机率。并且,借由背光模块延伸而形成的支撑部,可节省额外元件来承载第二电路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加机械强度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的公知显示装置,公知显示装置I具有显示模块12、背光模块14、光学膜片I6与框体18,其中显示模块12、光学膜片16与背光模块14依序叠设,而背光模块14容纳且固定于框体18内,显示模块12可通过粘着层15固定于框体18上。此外,显示模块12通过第一电路板11以电性连接于第二电路板13,而第二电路板13可用来控制显示模块12。于公知显示装置I中,框体18局部形成破口 17,将其原本位于破口处的框体材料弯折成承载平台19,用来承载第二电路板13。然而,框体18的底部具有破口 17,则会影响框体18的结构强度,使得显示模块12易于相对破口 17处(虚框处)形成破片,影响良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借以增加组装的机械强度。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借以减少破片机率。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显示装置,包含显示模块、电路单元与背光模块,其中电路单元电性连接显示模块。背光模块具有支撑部,且电路单元设置于支撑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显示装置,包含显示模块、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与背光模块,其中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显示模块,且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背光模块具有导光板,而导光板具有导光部与支撑部,且支撑部从导光部延伸突出,使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支撑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显示装置,包含显示模块、第一电路板、第二电路板与背光模块,其中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显示模块,且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第一电路板。背光模块具有第三电路板,其中第三电路板具有本体部与支撑部,而支撑部从本体部延伸突出,且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支撑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借由背光模块设置支撑部而承载第二电路板,可减少框体底部的开口设计,增加框体的机械强度,亦可减少显示模块破片机率。并且,借由背光模块延伸而形成的支撑部,可节省额外元件来承载第二电路板。有关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实作与功效,兹配合附图作优选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公知显示装置的结构图。图2(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2(b)为根据本发 明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图。图3(a)为根据图2(a)的AA’剖线的剖视图。图3(b)为根据图2(a)的BB,剖线的剖视图。图4(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图。图4(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图。图5(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5(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6(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图。图6(b)为根据图6(a)的BB,剖线的剖视图。图7(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图。图7(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10、20 显示装置11、110 第一电路板12、120 显示模块13、130 第二电路板14、140 背光模块 100电路单元142 光源组件1421 光源1423 第三电路板1424 本体部1425 支撑部144 导光板1441 入光面1443 导光部1445 支撑部15、150 粘着层16、160光学膜片17、170 开口18、180 框体182底部184 侧墙部186夹持部19承载平台190外壳186夹持部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2(a)至图2(b),图2(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图,图2(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俯视图。于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具有显示模块120、电路单元100与背光模块140,其中电路单元100电性连接该显示模块120。具体而言,电路单元100具有第一电路板110与第二电路板130,其中第一电路板110设置于显示模块120,而第二电路板130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10,换言之,第一电路板110分别电性连接于显示模块120与第二电路板130,使得第二电路板130可控制显示模块120的作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110为软式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具有可挠性,而第二电路板130为硬式电路板(PrintedCircuit Board,PCB),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显示模块120为液晶显示模块,具有彩色滤光片基板、液晶层与主动式阵列基板所组成,亦可在彩色滤光片基板与主动式阵列基板外侧设有偏光片,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于本实施例中,第二电路板130设置于显示模块120侧边,换言之,第二电路板130不与显示模块120在垂直投影方向具有重叠面积,而且背光模块140具有支撑部,用以承载第二电路板130。请参阅图2(b),具体而言,背光模块140具有光源组件142、导光板144与光学膜片160,而光学膜片160设置于显不模块120与导光板144之间,使得显不模块120、光学膜片160与导光板144相互堆叠设置,且导光板144具有入光面1441,而光源模块142设置于入光面1441,换言之,背光模块140为侧入式光源。导光板144具有导光部1443与支撑部1445,而支撑部1445从导光部1443延伸突出,换言之,支撑部1445连接于入光面1441,且从入光面1441往光源组件142延伸。于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42具有多个光源1421与第三电路板1423,而多个光源1421设置且电性连接于第三电路板1423。支撑部1445则位于多个光源1421的其中两者之间,换言之,支撑部1445设置于两相邻的光源1421的之间,避免影响或干扰光源1421的出光路径。于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0具有框体180,而背光模块140可容纳于框体180。请参阅图3(a),图3(a)为根据图2(a)的AA’剖线的剖视图。框体180具有底部182、侧墙部184与夹持部186,而侧墙部184分别与底部182与夹持部186相连接而形成C字。进一步说明,光源组件142容纳于底部182与夹持部184之间,且邻近于侧墙部184,而导光板140设置于底部182,且被夹持部184固定于框体180,而显示模块120可通过粘着层150固定于夹持部184,使得显示模块120与背光模块140可相互固定与定位。于本实施例中,粘着层150可为双面胶带或胶体,但本专利技术不以此为限。请参阅图3(b),图3(b)为根据图2(a)的BB,剖线的剖视图。框体180的侧墙部184具有开口 170,使得支撑部1445穿越开口 170而往框体180外延伸,借以能够承载第二电路板130。于本实施例中,开口 170设置于侧墙部184而非底部182,使得框体180能承载背光模块140与显示模块120的机械强度增加,减少显示模块120的破片现象。另外,导光板140的支撑部1445并无直接与显示模块120相互粘贴或固定,因此,当第二电路板130可能有位移时,并不会连带影响显示模块的损伤。此外,于显示装置10的各种光学膜片中,导光板140的刚性较大,能够在支撑第二电路板130时,不发生弯曲的现象,同时亦可减少额外组件来承载第二电路板130。于本实施例中,框体180的开口 170为对应支撑部1445所设置,换言之,侧墙部184局部设有开口 170,使得局部有完整侧墙部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一显示模块;一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该显示模块;以及一背光模块,具有一支撑部,其中该电路单元设置于该支撑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07 TW 1011413811.一种显示装置,包含: 一显不模块; 一电路单元,电性连接该显示模块;以及 一背光模块,具有一支撑部,其中该电路单元设置于该支撑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该电路单元包含: 一第一电路板,电性连接该显不模块; 一第二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第一电路板,其中该第二电路板设置于该支撑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该背光模块包含: 一光源组件,具有多个光源与一第三电路板,其中所述多个光源设置且电性连接于该第三电路板;以及 一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而该光源组件设置于该入光面,且该支撑部连接该入光面。一光学膜片,设置于该显示模块与该导光板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支撑部与该导光板一体成形。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支撑部设置于所述多个光源的其中两者的之间。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背光模块包含: 一光源组件,具有多个光源与一第三电路板,其中所述多个光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乾廷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