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注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3132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动注油机,其包括有一个基座,一个设于基座上的管簧固定装置,一个滑设于基座上且位于管簧固定装置一侧的注油轴心装置,一个滑设于注油轴心装置的顶心装置,及一个设于基座一侧且连接于注油轴心装置的分流装置,其包括有一个环状分流座与一个设于分流座上的注射器,分流座具有一个输入孔与至少两个与输入孔相连通的输出孔,分流座的输出孔连接于注油轴心装置且与注油轴管相连通,注射器内容纳润滑油且能够将润滑油输入该分流座的输入孔内,并通过所述的至少两个输出孔而能够将润滑油从该输入孔处平均的从该输出孔处输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主要揭示一种自动注油机,尤指利用分流装置而能够自动同时对两个以上的枢轴管簧进行定时、定量灌注润滑油动作的自动注油机。
技术介绍
目前电子产品如笔记型计算机,具备屏幕相对于主机枢转功能的设计,都是利用枢轴达成此功效。因此,枢轴是目前市场中需求量相当大的一种零组件产品。而且对于电子产品来说,笔记型计算机被使用者反复的掀开或闭合的动作,就是对枢轴的磨耗,因此枢轴的设计厂商都会想办法降低枢轴磨耗的问题,进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现在最常用的手段就是直接以人工方式在枢轴的管簧内挤入适量的润滑油,之后再将枢轴的轴体插入枢轴的管簧内完成组装,以获得一个具有润滑油的枢轴,若枢轴具有适当的润滑油量时,则此枢轴将能够获得良好的使用寿命。但是,实际人工操作挤入润滑油的动作时,难以控制到每一次的挤压动作都是完全相同的挤出量,因此,组装好的枢轴所获得的润滑效果并不相同,润滑油量不足的就会发生磨损过快,寿命缩短的缺点。而要人工控制每一次的挤出量均等时,通常都要靠资深员工的经验累积,并非每一位员工都能达到相同的要求。除此之外,由于电子产品被大量的消费者所需求,所以相应的枢轴产量就要提高,但要提高枢轴产量的同时,更难以兼顾前述人工挤入相同润滑油量的要求,因此,导致厂商生产上的阻碍。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无法有效的解决与克服,因此本申请人提出本专利申请,以解决前述问题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注油机,注射器通过分流座的输入孔同时与所述的至少两个输出孔相连通的设计,故能够将润滑油从输入孔处平均的从分流座的输出孔处输出至注油轴心座的油道入口,因此能够大幅缩减工时,并提高产能,同时达到定时、定量的自动注油功能。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注油机,其包括有:一个基座;一个设于该基座上的管簧固定装置,其具有至少两个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能够用以固定枢轴管簧;一个滑设于该基座上且位于该管簧固定装置一侧的注油轴心装置,其具有至少两个注油轴管,该注油轴心装置能够于一个前进位置与一个后退位置之间移动,当该注油轴心装置位于前进位置时,该注油轴管伸入枢轴管簧内,当该注油轴心装置位于后退位置时,该注油轴管移出至枢轴管簧外;一个设于该基座一侧且连接于该注油轴心装置的分流装置,其包括有一个环状分流座与一个设于该分流座上的注射器,该分流座具有一个输入孔与至少两个与该输入孔相连通的输出孔,该分流座的输出孔连接于该注油轴心装置且与该注油轴管相连通,该注射器内容纳润滑油且能够将润滑油输入该分流座的输入孔内,并通过所述的至少两个输出孔而能够将润滑油从该输入孔处平均的从该输出孔处输出;一个滑设于该注油轴心装置的顶心装置,其具有至少两个顶针,该顶心装置能够于一个注油位置与一个回复位置之间移动,当该顶心装置位于注油位置时,该顶针推动该注油轴心装置内的润滑油进入该注油轴管内,当该顶心装置位于回复位置时,该顶针回复至原位。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中,所述每个输出孔的孔径皆相同且所述的输出孔平均的分布于该分流座的径向位置上。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中,该管簧固定装置包括有一个管簧固定座与一个切换挡件,该管簧固定座固设于该基座上,且该管簧固定座设有所述的至少两个固定槽,该管簧固定座于该固定槽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开放端与一个封闭端,该开放端能够供枢轴管簧插入或取出,该封闭端能够将枢轴管簧限制于该固定槽内,该切换挡件能够移动的设于该管簧固定座的一侧,用以选择性封闭或开启该固定槽的开放端。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中,该切换挡件相对于该管簧固定座的固定槽处设有数个缺口,当该切换挡件的缺口对准该固定槽的开放端时,该固定槽能够插入或取出枢轴管簧,当该切换挡件的缺口未对准该固定槽的开放端时,该固定槽无法取出枢轴管簧。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中,该切换挡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长条状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分别穿设有一个限位件,该限位件能够限制该切换挡件移动时的极限位置。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中,该注油轴心装置包括有一个滑移平台、一个设于该滑移平台上的注油轴心座及所述的至少两个注油轴管,该注油轴心座固设于该滑移平台上,且该注油轴心座能够经由该滑移平台的带动而靠近或远离管簧固定座,该注油轴心座开设有至少两个油道与至少两个通道,所述的油道与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油道包括有彼此垂直设置的入口与出口,所述出口的轴心线以水平方向平行排列于该注油轴心座,所述的通道的轴心线以水平方向平行排列于该注油轴心座,且该通道的轴心线与该油道出口的轴心线共线,该注油轴管设于该注油轴心座相对于该油道的出口处,用以接受从该油道出口流出的润滑油。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中,该注油轴管具有一个外伸端,该管簧固定座的封闭端相对于该固定槽处设有穿孔,当该注油轴心装置位于前进位置时,该注油轴管的外伸端能够经由该穿孔伸入该固定槽的枢轴管簧内,该注油轴管的外伸端设有数个径向泄油孔,以供润滑油能够经由该泄油孔进入枢轴管簧内部。 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中,该注油轴管利用一个锁固块而固定在该注油轴心座的一侧,该锁固块设有一个非圆形槽以供配合于该注油轴管的一个非圆形头端,以达到防止该注油轴管旋转的功能,该管簧固定座利用一对垫块而固设于该基座上,使该管簧固定座的固定槽与该注油轴管能够位于同一水平位置上。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中,该顶心装置包括有一个滑座与所述的至少两个设于该滑座上的顶针,该滑座顶部设有至少两个沟槽,该顶针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顶靠端与一个活塞端,该顶针的顶靠端设于该滑座的沟槽处,该顶针的活塞端滑设于该注油轴心座的通道内,该顶针利用一夹块而将该顶靠端固定于该滑座上。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中,该分流装置设于该基座一侧且悬挂于该注油轴心装置上,该分流座利用一个悬臂而固设于该基座上,该分流座的输出孔与该注油轴心座的油道入口之间以一个两端具有接头的管路相连接。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中,该滑移平台利用一个设于该基座上的第一往复移动机构而能够滑动的设于该基座的承接平台上,该第一往复移动机构包括有一对设于该滑移平台下方的滑块、一对设于该基座上且与该滑块连接的滑轨及一个设于该基座上用以推/拉动该滑移平台的气缸,该滑座利用一个设于该滑移平台上的第二往复移动机构而能够滑动的设于该滑移平台上,该第二往复移动机构包括有一对设于该注油轴心座两端的轴套、一对设于该滑座两端且与该轴套连接的轴杆及一个设于该滑移平台上用以推/拉动该滑座的气缸。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中,该管簧固定座顶部开设有十个轴心线以水平方向平行排列的固定槽,该注油轴心装置包括有十个轴心线以水平方向平行排列的注油轴管,该注油轴心座开设有十个油道与十个通道,该注油轴心座开设有十个水平延伸的方孔,以供容纳十个矩形阀块,所述的油道与通道设于阀块,该分流座具有环状排列于该分流座径向位置的十个输出孔,该顶心装置包括有十个轴心线以水平方向平行排列的顶针,该滑座顶部设有十个轴心线以水平方向平行排列的沟槽。本技术自动注油机,具有以下优点:注射器通过分流座的输入孔同时与所述的至少两个输出孔相连通的设计,故能够将润滑油从输入孔处平均的从分流座的输出孔处输出至注油轴心座的油道入口,因此能够大幅缩减工时,并提高产能,同时达到定时、定量的自动注油功能。其它目的、优点和本技术的新颖特性将从以下详细的描述与相关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个基座;一个设于该基座上的管簧固定装置,其具有至少两个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能够用以固定枢轴管簧;一个滑设于该基座上且位于该管簧固定装置一侧的注油轴心装置,其具有至少两个注油轴管,该注油轴心装置能够于一个前进位置与一个后退位置之间移动,当该注油轴心装置位于前进位置时,该注油轴管伸入枢轴管簧内,当该注油轴心装置位于后退位置时,该注油轴管移出至枢轴管簧外;一个设于该基座一侧且连接于该注油轴心装置的分流装置,其包括有一个环状分流座与一个设于该分流座上的注射器,该分流座具有一个输入孔与至少两个与该输入孔相连通的输出孔,该分流座的输出孔连接于该注油轴心装置且与该注油轴管相连通,该注射器内容纳润滑油且能够将润滑油输入该分流座的输入孔内,并通过所述的至少两个输出孔而能够将润滑油从该输入孔处平均的从该输出孔处输出;一个滑设于该注油轴心装置的顶心装置,其具有至少两个顶针,该顶心装置能够于一个注油位置与一个回复位置之间移动,当该顶心装置位于注油位置时,该顶针推动该注油轴心装置内的润滑油进入该注油轴管内,当该顶心装置位于回复位置时,该顶针回复至原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注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个基座; 一个设于该基座上的管簧固定装置,其具有至少两个固定槽,所述的固定槽能够用以固定枢轴管簧; 一个滑设于该基座上且位于该管簧固定装置一侧的注油轴心装置,其具有至少两个注油轴管,该注油轴心装置能够于一个前进位置与一个后退位置之间移动,当该注油轴心装置位于前进位置时,该注油轴管伸入枢轴管簧内,当该注油轴心装置位于后退位置时,该注油轴管移出至枢轴管簧外; 一个设于该基座一侧且连接于该注油轴心装置的分流装置,其包括有一个环状分流座与一个设于该分流座上的注射器,该分流座具有一个输入孔与至少两个与该输入孔相连通的输出孔,该分流座的输出孔连接于该注油轴心装置且与该注油轴管相连通,该注射器内容纳润滑油且能够将润滑油输入该分流座的输入孔内,并通过所述的至少两个输出孔而能够将润滑油从该输入孔处平均的从该输出孔处输出; 一个滑设于该注油轴心装置的顶心装置,其具有至少两个顶针,该顶心装置能够于一个注油位置与一个回复位置之间移动,当该顶心装置位于注油位置时,该顶针推动该注油轴心装置内的润滑油进入该注油轴管内,当该顶心装置位于回复位置时,该顶针回复至原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输出孔的孔径皆相同且所述的输出孔平均的分布于该分流座的径向位置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特征在于,该管簧固定装置包括有一个管簧固定座与一个切换挡件,该管簧固定座固设于该基座上,且该管簧固定座设有所述的至少两个固定槽,该管簧固定座于 该固定槽的两端分别形成一个开放端与一个封闭端,该开放端能够供枢轴管簧插入或取出,该封闭端能够将枢轴管簧限制于该固定槽内,该切换挡件能够移动的设于该管簧固定座的一侧,用以选择性封闭或开启该固定槽的开放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特征在于,该切换挡件相对于该管簧固定座的固定槽处设有数个缺口,当该切换挡件的缺口对准该固定槽的开放端时,该固定槽能够插入或取出枢轴管簧,当该切换挡件的缺口未对准该固定槽的开放端时,该固定槽无法取出枢轴管簧。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特征在于,该切换挡件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个长条状限位槽,所述的限位槽分别穿设有一个限位件,该限位件能够限制该切换挡件移动时的极限位置。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注油机,其特征在于,该注油轴心装置包括有一个滑移平台、一个设于该滑移平台上的注油轴心座及所述的至少两个注油轴管,该注油轴心座固设于该滑移平台上,且该注油轴心座能够经由该滑移平台的带动而靠近或远离管簧固定座,该注油轴心座开设有至少两个油道与至少两个通道,所述的油道与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油道包括有彼此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朝吉
申请(专利权)人:陆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