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床动力进给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15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新的动力进给器,由调速电机和机械传动部分组成。它用于铣床X、Y、Z三个方向的力矩传动,替代了传统的铣床进给装置,用本产品可降低铣床的制造费用,同时可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光洁度。(*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动力进给器制造领域。本技术的
技术介绍
是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铣床动力进给器,在结构设计上为机械变速,其不足之处,结构复杂、成本高,故障率高。本技术的设计目的是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以小型机电相结合的铣床动力进给器。本技术的设计方案用小型机电结合的产品替代复杂的铣床变速机构、本产品采用动力进给器作为运动源、把运动源传来的运动经过无级变速以后传给进给的执行机构。本技术属机床附件,是一种机电结合型产品。动力进给器主要由减速、传动、离合等机械系统和交直流两用电机,无级变速等电路系统组成的机电结合性铣床最新附件,本产品可用于铣床X、Y、Z三个方向的动力进给,使丝杆的转速在0~140转/分无级变速。其结构方案一种铣床动力进给器。传动齿轮(12)位于动力输出轴(1)的下端,电机(2)位于基座(14)上,其电机轴与传动齿轮(12)相啮合,离合器拔叉(7)位于动力输出轴(1)上,其拔叉杆与基座(14)连接,油杯(15)位于离合拔叉(7)上,离合弹簧(4)套在动力输出轴(1)上,其下端与油杯相触、上端通过垫片与离合器(5)中的下离合齿相触,下离合齿固定在动力输出轴(1)的上端,离合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铣床动力进给器,其特征是:传动齿轮(12)位于动力输出轴(1)的下端,电机(2)位于基座(14)上,其电机轴与传动齿轮(12)相啮合,离合器拨叉(7)位于动力输出轴(1)上,其拔叉杆与基座(14)连接,油杯(15)位于离合拔叉(7)上,离合弹簧(4)套在动力输出轴(1)上,其下端与油杯相触、上端通过垫片与离合器(5)中的下离合齿相触,下离合齿固定在动力输出轴(1)的上端,离合器(5)中的上离合齿固定在离合轴上,动力输出齿轮(6)固定在离合轴的上端,滚针轴承位于基座上盖内且位于滚针轴承的下方,动力输出齿轮(6)与伞齿轮相啮合,凸轮(10)通过空心轴与操纵手柄总成(8)连接,凸轮(10)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正屏杜先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七一零七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