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闷渣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闷渣罐(101),闷渣罐(101)底部的排渣口与冲渣沟(102)连通,闷渣罐(101)通过蒸汽排放管(118)与冲渣沟(102)顶部连通,冲渣沟(102)底部通过排水管(103)与沉淀池(104)连通,沉淀池(104)内设置溢流隔板(105),溢流隔板(105)将沉淀池(104)下部分隔成沉淀腔(106)和净水腔(107),排水管(103)位于沉淀池(104)的沉淀腔(106)一侧,净水腔(107)内设置热水供送管(108),热水供送管(108)上安装热水循环泵(115),热水供送管(108)一端位于净水腔(107)内部,热水供送管(108)另一端与采暖水换热装置(109)的热源进口(110)连接,采暖水换热装置(109)的热源出口(111)通过冷水回流管(112)与冷水池(113)连通,冷水池(113)内设置冷水供送管(114),冷水供送管(114)上安装冷水循环泵(116),冷水供送管(114)一端位于冷水池(113)内,冷水供送管(114)另一端与闷渣罐(101)的冷水进口连接,冷水循环泵(116)与闷渣罐(101)之间的冷水供送管(114)上设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进强,孙璐,穆艳春,陈树国,张东力,陈以豹,润建刚,曾静,王培磊,程志洪,孔林,叶书开,战立刚,
申请(专利权)人:济钢集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