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铭淇专利>正文

分体式手提自动施肥播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3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属于播种机械技术领域的分体式手提自动施肥播种器,包括肥箱、种箱、肥箱把手、种箱把手、施肥嘴、播种嘴、自动控制机构等部分。肥箱和种箱通过肥箱把手和种箱把手上的插接结构连接在一起。自动控制机构位于种箱和肥箱下部中间,分别与分种轴、分肥轴、施肥嘴、播种嘴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分体式结构,在播种和施肥不需要同时进行的情况下,可将种箱或肥箱拆下,给操作者减轻了负担,并利用播种嘴、施肥嘴插入土地时土地对底板产生的作用力来控制自动控制机构动作,从而带动分肥轴和分种轴转动和控制播种嘴、施肥嘴的张开、闭合,使操作者摆脱了手动操作带来不便,使用简单,施肥、播种效率高。(*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体式手提自动施肥播种器
本技术属于播种机械
,涉及到一种分体式手提自动施肥播种器。技术背景播种是在农业生产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为了能够获得高产、丰收,播种常常需要与施肥同时进行。目前播种器有单一功能的播种器,也有兼具施肥功能的播种器。中国专利公报公开了一种“播种施肥器”(CN2636606Y公告日2004年9月1日),它包括肥箱、种箱、操纵杆、牵拉线、分料轴、施肥嘴、播种嘴、调肥塞、调种塞、两根拉杆、扭簧、拨叉、上挡块、下挡块。肥箱和种箱之间由连接筋连接,操纵杆铰接在肥箱和种箱之间;分料轴上开有容肥槽和容种槽,其分别安装有调肥塞和调种塞;分料轴安装在肥箱和种箱的下部并且其周围设有结构挡板;拨叉的两根拨杆分别穿过肥箱与种箱的箱体壁位于箱体内;牵拉线的一端与操纵杆连接,另一端在拨叉中间穿过,并且在分料轴的中部周向缠绕若干圈后与操纵杆连接;牵拉线上设有上挡块和下挡块,施肥嘴和播种嘴安装在肥箱和种箱的出料口下方;扭簧穿设在轴销上,并分别与施肥嘴和播种嘴的后颚片连接;两根拉杆的一端与操纵杆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施肥嘴和播种嘴的后颚片连接。在播种施肥时,分料轴的转动和播种嘴、施肥嘴的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手提自动施肥播种器,包括肥箱(13)、种箱(14)、调肥塞(8)、调种塞(16)、施肥嘴(11)、播种嘴(19),其特征是还包括种箱把手(1)、肥箱把手(2)、分肥轴(3)、分种轴(4)、自动控制机构(10);肥箱把手(2)和种箱把手(1)分别固定在肥箱(13)和种箱(14)的上端,肥箱(13)和种箱(14)通过肥箱把手(2)和种箱把手(1)上的插接结构连接在一起;分肥轴(3)和分种轴(4)分别位于肥箱(13)和种箱(14)的下部,分肥轴(3)和分种轴(4)的容肥槽(23)和容种槽(24)内安装调肥塞(8)、调种塞(16);自动控制机构(10)位于种箱(14)和肥箱(13)下部中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手提自动施肥播种器,包括肥箱(13)、种箱(14)、调肥塞(8)、调种塞(16)、施肥嘴(11)、播种嘴(19),其特征是还包括种箱把手(1)、肥箱把手(2)、分肥轴(3)、分种轴(4)、自动控制机构(10);肥箱把手(2)和种箱把手(1)分别固定在肥箱(13)和种箱(14)的上端,肥箱(13)和种箱(14)通过肥箱把手(2)和种箱把手(1)上的插接结构连接在一起;分肥轴(3)和分种轴(4)分别位于肥箱(13)和种箱(14)的下部,分肥轴(3)和分种轴(4)的容肥槽(23)和容种槽(24)内安装调肥塞(8)、调种塞(16);自动控制机构(10)位于种箱(14)和肥箱(13)下部中间,分别与分种轴(4)、分肥轴(3)、施肥嘴(11)、播种嘴(19)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分体式手提自动施肥播种器,其特征是自动控制机构(10)包括底板(5),传动轴(6),滑杆(7),传动机构(9).控制箱(22),压簧(25),播种嘴控制机构(37);底板(5)位于施肥嘴(11)、播种嘴(19)下方,传动轴(6)和滑杆(7)的下端固定在底板(5)上且垂直于底板(5);传动轴(6)的上端与传动机构(9)一端相连,传动机构(9)的另一端与分肥轴(3)、分种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铭淇王绍斌
申请(专利权)人:刘铭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