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成海专利>正文

常压双燃烧室热水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2227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常压双燃烧室热水炉,包括炉体、螺旋管、储灰箱、连接管、余热回收器,所述炉体内设置有两套螺旋管,炉体的上部分别设有灰尘挡板、入煤口、清灰排板和连接管,所述螺旋管的下部设有炉条,在所述炉条下部设有储灰箱,其中,所述储灰箱的一侧设有清灰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变频引风机,即触式锅炉无冒烟现象,又能控制锅炉输出水温恒定;整体内部均采用水包火设计,火在管子内壁走受热要比火热管子外壁受热效果要明显优越;炉体内的走水螺旋管将煤包裹起来,煤燃烧中充分进氧再加上二次进风和顶部入风,使燃烧彻底无煤核现象;余热回收器既能增加受热面,又能排出烟明显减轻黑烟现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具,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常压双燃烧室热水炉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热水炉的炉体内的走水螺旋管没有将煤包裹起来,煤燃烧不充分,产生燃烧不彻底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常压双燃烧室热水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常压双燃烧室热水炉,包括炉体、螺旋管、储灰箱、连接管、余热回收器,所述炉体内设置有两套螺旋管,炉体的上部分别设有灰尘挡板、入煤口、清灰排板和连接管,所述螺旋管的下部设有炉条,在所述炉条下部设有储灰箱,其中,所述储灰箱的一侧设有清灰口。所述在炉体上部通过引风机与余热回收器相连。所述余热回收器的上部设有烟筒,余热回收器内还设有向下反烟管和向上出烟管。所述余热回收器的下部还设有清灰槽。本技术与同类产品对比优势:1、双燃烧室在同样的煤量时受热面增加一倍。2、有变频引风机,即触式锅炉无冒烟现象,又能控制锅炉输出水温恒定。3、整体内部均采用水包火设计,火在管子内壁走受热要比火热管子外壁受热效果要明显优越。4、炉体内的走水螺旋管将煤包裹起来,煤燃烧中充分进氧再加上二次进风和顶部入风,使燃烧彻底无煤核现象。5、余热回收器既能增加受热面,又能排出烟明显减轻黑烟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螺旋管,3、灰尘挡板,4、入煤口,5、炉条,6、储r>灰箱,7、清灰口,8、清灰排板,9、连接管,10、引风机,11、余热回收器,12、向下反烟管,13、向上出烟管,14、烟筒,15、清灰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常压双燃烧室热水炉,包括炉体1、螺旋管2、储灰箱6、连接管9、余热回收器11,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两套螺旋管2,炉体2的上部分别设有灰尘挡板3、入煤口4、清灰排板8和连接管9,所述螺旋管2的下部设有炉条5,在所述炉条5下部设有储灰箱6,其中,所述储灰箱6的一侧设有清灰口7。所述在炉体1上部通过引风机10与余热回收器11相连。所述余热回收器11的上部设有烟筒14,余热回收器11内还设有向下反烟管12和向上出烟管13。所述余热回收器11的下部还设有清灰槽15。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使用方便的特点。上述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凡在本技术范围内所作的修改、改进、等同替换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常压双燃烧室热水炉

【技术保护点】
常压双燃烧室热水炉,包括炉体、螺旋管、储灰箱、连接管、余热回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两套螺旋管,炉体的上部分别设有灰尘挡板、入煤口、清灰排板和连接管,所述螺旋管的下部设有炉条,在所述炉条下部设有储灰箱,其中,所述储灰箱的一侧设有清灰口。

【技术特征摘要】
1.常压双燃烧室热水炉,包括炉体、螺旋管、储灰箱、连接管、余热回
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内设置有两套螺旋管,炉体的上部分别设有灰尘
挡板、入煤口、清灰排板和连接管,所述螺旋管的下部设有炉条,在所述炉条
下部设有储灰箱,其中,所述储灰箱的一侧设有清灰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压双燃烧室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成海
申请(专利权)人:姜成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