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164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6:47
一种气体栓,其制造费用低廉且容易装配。在气体流入孔(12)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卡止凹部(12a),使卡止环(8)卡合在卡止凹部(12a)内。将构成保险丝机构(4)的筒状的壳体(41)插入到气体流入孔(12)内。通过向卡止环(8)推压壳体(41),使卡止环(41)位于规定的推压位置。位于推压位置的壳体(41)向阀体(3)推压第一阀座部件(2A),向第二阀座部件(2B)推压阀体(3),此外,向支承面(14)推压第二阀座部件(2B)。由此,第一阀座部件(2A)、阀体(3)和第二阀座部件(2B)位于阀收容孔(11)内并固定在该孔内。(*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球状阀体可使用的气体栓
技术介绍
一般,这种气体栓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述那样具有主体、阀体、第一阀座部件和第二阀座部件。主体具有主部和副部(推压部件)。在主部上,从其基端面朝向前端面,依次形成有气体流入孔、阀收容孔(阀收容部)和连接孔。在气体流入孔和阀收容孔之间形成有环状突出部。副部的基端部螺合固定在连接孔内。在副部形成有从其基端面延伸至前端面的气体流出孔。在阀收容孔内收容有第一阀座部件、第二阀座部件和阀体。第一阀座部件被推压到环状突出部上。第二阀座部件被推压到副部的基端面上。阀体利用第一阀座部件和第二阀座部件被可转动地支承在关闭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当阀体转动到关闭位置时,气体流入孔和气体流出孔被阀体遮断,气体栓变为关闭状态。当阀体转动到开启位置时,气体流入孔和气体流出孔经由形成在阀体上的气孔连通,气体栓变为开启状态。在装配上述构造的气体栓的情况下,预先将副部从主部拆下。然后,按顺序将第一阀座部件、阀体和第二阀座部件从连接孔插入到阀收容孔内。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体栓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栓,其具备:主体,在内部形成有阀收容部以及在该收容部的内表面的相互不同的部位分别开口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在所述阀收容部的内部相互对置的第一和第二阀座部件;球状的阀体,能够转动地收容在所述阀收容部的内部,并利用所述第一和第二阀座部件能够转动地支承,在所述阀收容部的内面中的与所述第一气孔的开口部相对的部分,形成有能够推压所述第二阀座部件的支承面,所述第二阀座部件、所述阀体和所述第一阀座部件按该顺序通过所述第一气孔插入所述阀收容孔,利用插入所述第一气孔直至规定推压位置的推压部件,所述第一阀座部件被推压向第二阀座部件侧,由此,第一阀座部件被推压到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被推压到所述第二阀座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栓,其具备:主体,在内部形成有阀收容部以及在该收容部
的内表面的相互不同的部位分别开口的第一气孔和第二气孔;在所述阀收容
部的内部相互对置的第一和第二阀座部件;球状的阀体,能够转动地收容在
所述阀收容部的内部,并利用所述第一和第二阀座部件能够转动地支承,在
所述阀收容部的内面中的与所述第一气孔的开口部相对的部分,形成有能够
推压所述第二阀座部件的支承面,所述第二阀座部件、所述阀体和所述第一
阀座部件按该顺序通过所述第一气孔插入所述阀收容孔,利用插入所述第一
气孔直至规定推压位置的推压部件,所述第一阀座部件被推压向第二阀座部
件侧,由此,第一阀座部件被推压到所述阀体上,所述阀体被推压到所述第
二阀座部件,所述第二阀座部件被推压到所述支承面上,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气孔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卡止凹部,卡止部件能够通过弹性变
形而被插入所述第一气孔,卡止部件通过从弹性变形状态复原变形而卡合在
所述卡止凹部,通过位于与所述第一阀座部件的相反侧的所述推压部件的端
面与所述卡止环抵接,使所述推压部件位于所述推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栓,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件一体设置
在所述推压部件上,在所述推压部件的对应于所述卡止部件的部分的外周面
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片真理夫
申请(专利权)人:光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