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辊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7875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辊破碎机,包括底座机架、辊筒支架、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辊筒支架设置在底座机架上;主动辊筒设置在主动轴上,从动辊筒设置在从动轴上,主动轴与从动轴并列设置在辊筒支架上,其特点在于从动辊筒上设置有辊筒间隙调节装置。其优点在于该对辊破碎机易于调节、不易涨死且故障率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破碎机,尤其涉及一种对辊破碎机
技术介绍
在冶金和矿业领域中,一般都需要将矿石进行破碎,以供输送和检测用。在铜、铁、铬等矿石进行破碎时,一般采用对辊破碎机,在具体使用时要根据矿石的大小对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的间隙进行调节,目前现有的对辊破碎机一般是通过机架前部螺杆调节横拉梁移动,同步调节主动辊筒两侧的轴承座,此方法设计工艺复杂,零件较多,而且由于两侧的皮带轮和齿轮受力大小不同,无法保证主、从动辊筒中心线的平行,即主、从动皮带轮中心线平行,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常会出现出料大小不好控制、皮带常常跳出,甚至是轴承磨损和调节机构弯曲变形无法使用等故障。而其他型号的对辊破碎机为多轴承座固定式,或在主动辊筒两侧采用螺母单独调解式,此类破碎机在工作过程中容易涨死,轴承受力不均易损坏,且调节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易于调节、不易涨死且故障率低的对辊破碎机。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对辊破碎机,包括底座机架、辊筒支架、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所述的辊筒支架设置在底座机架上;所述的主动辊筒设置在主动轴上,所述的从动辊筒设置在从动轴上,所述的主动轴与所述的从动轴并列设置在所述的辊筒支架上,所述的从动辊筒上设置有辊筒间隙调节装置。所述的辊筒支架包括后支架,所述的辊筒间隙调节装置包括C型调节块,所述的C型调节块设置在所述的从动辊筒与所述的后支架之间,所述的C型调节块与所述的后支架通过粗牙螺杆连接,所述的粗牙螺杆伸出后支架的一端螺接有手轮,所述的手轮与所述的后支架外壁紧密贴合。所述的C型调节块与所述的后支架之间设置保护弹簧,所述的保护弹簧套设在所述的粗牙螺杆上,所述的保护弹簧的一端紧贴所述后支架的内壁,所述的保护弹簧另一端设置有一个弹簧专用垫圈,所述的弹簧专用垫圈后端设置有一个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螺母后端用一个锁紧螺母锁紧固定。所述的辊筒支架还包括中间支架,所述的主动轴通过轴承座固定设置在中间支架上,所述的中间支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的导轨上设置有可滑动轴承座,所述的从动轴通过所述的可滑动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的导轨上。相邻的所述的轴承座和可滑动轴承座之间设置有挡料板,所述的挡料板为“L”型折边薄板;所述的挡料板分为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所述的第一挡料板螺接在轴承座内侧靠近主动辊筒的前端部,所述的第二挡料板螺接在可滑动轴承座内侧靠近从动辊筒的前端部,所述的轴承座内侧和所述的可滑动轴承座内侧相对。所述的第一挡料板与第二挡料板相互重叠贴合,所述的第一挡料板与第二挡料板的长度之和大于所述轴承座内侧和可滑动轴承座内侧所能调节到的最大间隙距离。所述的辊筒支架还包括前支架,所述的前支架上设置有一个向下的斜端面I,所述的斜端面I上设置有第一清扫刮板,所述的第一清扫刮板设置在所述的前支架和所述的主动辊筒之间,所述的第一清扫刮板与所述的主动辊筒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C型调节块上设置有一个向下的斜端面II,所述的斜端面II上设置有第二清扫刮板,所述的第二清扫刮板设置在所述的C型调节块和所述的从动辊筒之间,所述的第二清扫刮板与所述的从动辊筒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主动轴上安装有主动链轮,所述的从动轴上安装有从动链轮,所述的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传动;所述的链条上连接有导向链轮和张紧链轮;所述的导向链轮安装在导向轴上,所述的导向轴焊接在底座机架的侧边上。所述的底座机架的一侧设置有斜梁,所述的斜梁上设置有可活动轴座,所述的可活动轴座可沿所述斜梁中心线上下移动;所述的可活动轴座包括张紧链轮轴和底座,所述的张紧链轮安装在所述的张紧链轮轴上,所述的底座上对称设置有四条空心长腰槽;所述的可活动轴座通过螺栓穿过所述的空心长腰槽固定在所述的斜梁上;所述的斜梁上端设置有与斜梁中心线相垂直的调节架,所述的调节架上设置有一个通孔,所述的可活动轴座上侧边螺接有一个调节螺栓,所述的调节螺栓穿过所述的通孔在尾端用螺母锁紧固定,所述的螺母与所述的调节架壁紧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I)主动辊筒固定设置,在从动辊筒上设置有辊筒间隙调节装置,实现了间隙单侧调节,易于保证辊筒中心线的平行度,从而避免了该平行度的不正常变动以及造成的故障;(2)在辊筒间隙调节装置上设置有保护弹簧,根据保护弹簧的特性可在不改变辊筒间固定间距的基础上自适应调整辊筒间的间距,从而对辊筒产生保护的作用;(3)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的外侧设置有清扫刮板,此清扫刮板与辊筒表面保持有一定的间距,可在破碎机工作时刮走辊筒上的附着矿石碎末,完成同步清洁辊筒表面的工作;(4)在轴承座以及可滑动轴承座的侧前端安装了“L”型的折边挡料板,破碎机工作时可防止物料进入到导轨平面,免于清理;(5)张紧链轮斜向调节保证了从动链轮具有足够的工作负荷齿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拆去进料装置和上部外罩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C型调节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底座机架与辊筒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可活动轴座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右视图;图7为本技术中拆去部分结构的链轮调节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拆去部分结构时两辊筒最大间隙处链轮调节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斜梁与可活动轴座的局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所示,一种对辊破碎机,包括底座机架6、辊筒支架、主动辊筒21和从动辊筒31,辊筒支架设置在底座机架6上;主动辊筒21设置在主动轴2上,从动辊筒31设置在从动轴3上,主动轴2与从动轴3并列设置在辊筒支架上,从动辊筒31上设置有辊筒间隙调节装置。辊筒支架包括后支架13,辊筒间隙调节装置包括C型调节块4,该C型调节块4设置在从动辊筒31与后支架13之间,该C型调节块4与后支架13通过粗牙螺杆7连接,该粗牙螺杆75伸出后支架的一端螺接有手轮75,手轮75与后支架13外壁紧密贴合。辊筒支架还包括中间支架1,主动轴2通过轴承座22固定设置在中间支架I上,该中间支架I上设置有导轨12,导轨12上设置有可滑动轴承座32,从动轴3通过可滑动轴承座32设置在导轨12上。C型调节块4螺接在可滑动轴承座32的侧边;C型调节块4底部设置有与导轨12相配合的滑槽42 ;C型调节块4的中心位置设置有螺纹孔44,后支架13上设置有与该螺纹孔44同轴的通孔,通孔直径比螺纹孔44直径略大,粗牙螺杆7穿过后支架13上的通孔螺接在C型调节块4上的螺纹孔44中。该C型调节块4的上端面还设置有一个竖直向下的销孔43,该销孔43与螺纹孔44相连通,该销孔43上设置有一个销子,通过销子将C型调节块4和粗牙螺杆7固定住。C型调节块4与后支架13之间设置保护弹簧74,该保护弹簧74套设在粗牙螺杆7上,保护弹簧74的一端紧贴后支架13的内壁,另一端设置有一个弹簧专用垫圈73,该弹簧专用垫圈73后端设置有一个调节螺母72,调节螺母72后端用一个锁紧螺母71锁紧固定。相邻的轴承座22和可滑动轴承座32之间设置有挡料板,该挡料板为“L”型折边薄板;该挡料板分为第一挡料板24和第二挡料板34,第一挡料板24螺接在轴承座22内侧靠近主动辊筒21的前端部,第二挡料板34螺接在可滑动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辊破碎机,包括底座机架、辊筒支架、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所述的辊筒支架设置在底座机架上;所述的主动辊筒设置在主动轴上,所述的从动辊筒设置在从动轴上,所述的主动轴与所述的从动轴并列设置在所述的辊筒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辊筒上设置有辊筒间隙调节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辊破碎机,包括底座机架、辊筒支架、主动辊筒和从动辊筒,所述的辊筒支架设置在底座机架上;所述的主动辊筒设置在主动轴上,所述的从动辊筒设置在从动轴上,所述的主动轴与所述的从动轴并列设置在所述的辊筒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从动辊筒上设置有辊筒间隙调节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辊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筒支架包括后支架,所述的辊筒间隙调节装置包括C型调节块,所述的C型调节块设置在所述的从动辊筒与所述的后支架之间,所述的C型调节块与所述的后支架通过粗牙螺杆连接,所述的粗牙螺杆伸出后支架的一端螺接有手轮,所述的手轮与所述的后支架外壁紧密贴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对辊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型调节块与所述的后支架之间设置保护弹簧,所述的保护弹簧套设在所述的粗牙螺杆上,所述的保护弹簧的一端紧贴所述后支架的内壁,所述的保护弹簧另一端设置有一个弹簧专用垫圈,所述的弹簧专用垫圈后端设置有一个调节螺母,所述的调节螺母后端用一个锁紧螺母锁紧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辊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筒支架还包括中间支架,所述的主动轴通过轴承座固定设置在中间支架上,所述的中间支架上设置有导轨,所述的导轨上设置有可滑动轴承座,所述的从动轴通过所述的可滑动轴承座设置在所述的导轨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辊破碎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的轴承座和可滑动轴承座之间设置有挡料板,所述的挡料板为“L”型折边薄板;所述的挡料板分为第一挡料板和第二挡料板,所述的第一挡料板螺接在轴承座内侧靠近主动辊筒的前端部,所述的第二挡料板螺接在可滑动轴承座内侧靠近从动辊筒的前端部,所述的轴承座内侧和所述的可滑动轴承座内侧相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存君杨东彪余东岳朱靖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仑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