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722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由弧形支脚车架,平躺机构,托脚机构,行驶机构、控制机构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具有护栏床功能的电动轮椅,能使得用户在该轮椅上自由地转换坐姿—平躺状态,有效地增加了用户自理能力,改善了用户的心理健康,同时在护栏的作用下进一步保障了用户的使用安全。而集便器的储物柜的设计大大方便了看护人员的护理。更地实现利己利人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轮椅,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
技术介绍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实现无障碍生活,而电动轮椅更加大大方便了用户的使用;护理床在病人康复过程中亦有着很大的作用,比如帮助家人减轻卧床病人护理的难度,减轻病人的疼痛,患者自身能够利用护理床的功能进行一系列的日常生活工作,可以锻炼身体,避免老年人因为长期卧床,没有运动带来的一些身体机能衰退,或者褥疮,减少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等等,护理床给人带来的方便不是一般家庭用床能代替的。目前,市场上没有将两者结合的康复用具,病人家属必须负担两者。在轮椅与护理床之间的转换相当不便,给病人和看护着造成了相当大的负担,同时对病人的安全。因此,急需一种能将轮椅和护理床的结构与功能有效结合对于病人的康复和日常护理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电动轮椅的不足,将护理床与电动轮椅相结合,通过控制机构实现用户在轮椅上坐姿一平躺的自动转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轮椅由弧形支脚车架,平躺机构,托脚机构,行驶机构、控制机构组成;其中,平躺机构,设有坐垫架,靠板,直线电机;坐垫架上端与靠板连接,其下端与托脚机构相连,直线电机与靠板相连;行驶机构,由万向小轮和驱动后轮、驱动电机组成,分别安装与车架的前、后框架下,所诉驱动后轮与驱动电机相连;控制机构,与直线电机、驱动电机相连,用于控制轮椅行驶以及控制轮椅进行坐姿状态和平躺状态的转换。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坐垫架下方还具有卡槽,用于安放集便器,用户通过握住集便器的把手,直接从轮椅侧面取出集便器。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托脚机构,由脚托,脚托架,踏板,分腿板组成,所述脚托架和所述分腿板上端与所述坐垫架连接,分腿板月踏板分别通过气压缸连接。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控制机构还设有继电器开关,用于转换所属轮椅的手动模式和电动模式;驱动电机和直线电机公用同一电源。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平躺机构还设有护栏和按摩机构;护栏分别安装于靠背两侧,当轮椅处于坐姿状态时护栏为收起状态,当轮椅处于平躺状态时护栏为立起状态;按摩机构与靠背的相对位置可调整。专利技术作用与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通过控制电机运作,供用户在该电动轮椅上自动完成坐姿一平躺的转换,同时控制轮椅运动;而集便器的涉及大大方便了看护着及时清洁。本专利技术不仅能满足用户日常生活需求,使得用户能通过自由自主的控制大大恢复用户的生存自信心,完善用户的心理健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立体示意图补充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平躺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弧形支撑架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平躺机构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腿原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背部护栏可调节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分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但本实施例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立体示意图补充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平躺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弧形支撑架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平躺机构原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分腿原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背部护栏可调节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由踏板1,托腿架2,气压缸3,腿托4,分腿板5,坐垫与坐垫架6,集便器盖7,控制器8,背部护栏9,连接件10,护栏杆11,靠背12,调枕垫13,按摩结构14,扶手15,储物柜16,后臂17,电机盒18,电机架19,后驱动轮20,防后倾倒小轮21,前万向行驶轮22,前轮盖23,压簧盖24,避震簧25,集便器26,直线电机27,电池28,后轮电机29,连杆30,弧形支撑架31,卡盘32组成。坐垫与坐垫架6分别与腿托4和靠背12转动连接,坐垫与坐垫架6下部设有可进行平躺姿势转换的平躺机构,车架前部装有手动控制的分腿机构,行驶机构和平躺机构与分别控制机构连接,实现平躺姿势转换以及万向行驶控制。如图1所示,行驶机构由坐垫与坐垫架6与弧形支撑架31、前万向行驶轮22和后驱动轮20组成。为了防止上坡和平躺时轮椅向后倾倒,加设防后倾倒小轮21。如图5所示,坐垫与坐垫架6和腿托转动连接于A处,与靠背12连接于D处;靠背12与后臂17由卡盘32连接于M处;连杆30与后臂17连接于E处,与腿托4连接于B处,根据人因工程学考虑使用者舒适度,在靠背12上安装调枕垫13和按摩结构14。如图6所示,分腿板5与腿托4连接于A处,与气压缸3的一端连接于H和G,另一端与踏板I连接于I ;腿托架2与踏板I连接于P,与腿托4连接于O,这样便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分腿护理。如图7所示,扶手15与背部护栏9和靠背12分别连接于J、D处,护栏杆11与背部护栏9和靠背12分别连接于K、L处,电机架19焊接于坐垫与坐垫架6,电机18放置于电机架19上。这样的设计可以让轮椅在坐姿时收起护栏,在平躺时立起护栏,有助于在姿势变换时保护患者安全。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轮椅车的弧形支脚架31,坐垫架6与弧形支脚架31焊接于Q,集便器26安装在坐垫与坐垫架6下的卡槽内。使用者可以握住手把,从轮椅的侧面取出集便器26。这样的设计更方便看护者及时清洁集便器。(主要专利技术权利保护点之一)如图5所示,坐垫与坐垫架6和腿托转动连接于A处,与靠背12连接于D处;靠背12与后臂17由卡盘32连接于M处;连杆30与后臂17连接于E处,与腿托4连接于B处,电机架19焊接于坐垫与坐垫架6,电机18放置于电机架19上,直线电机27与电机盒18、靠背12分别连接于F、C处。简化原理图可看做是以A、B、D、E为顶点的四边形连杆结构配合与之连接的直线电机达到轮椅车的平躺功能。A、B、C、D、E、F各个点之间的连接均为转动连接,当直线电机27运行时,各个点的转动连接同时形成整体结构的变化,使得使用者达到坐姿-平躺的转换。如图7所不,扶手15与背部护栏9和靠背12分别连接于J、D处,护栏杆11与背部护栏9和靠背12分别连接于K、L处,直线电机27与电机盒18、靠背12分别连接于F、C处,电机架19焊接于坐垫与坐垫架6,电机18放置于电机架19上。简化成原理图可看做是以J、K、L、D为顶点的四边形连杆结构配合与之连接的直线电机达到背部护栏可调节功能。J、K、L、C、D、F各个点之间的连接均为转动连接,当直线电机27运行时,各个点的转动连接同时形成整体结构的变化,使得轮椅达到背部护栏可调节功能。控制机构为驱动轮椅车行驶的控制器8。驱动行驶的万向控制器采用的是普通电动轮椅的控制机构,直接用驱动后轮电机21驱动后驱动轮20,使得患者无论在坐姿或者平躺状态时,能够自主自由运动。平躺-站姿转换的姿势转换按钮位于控制器8,通过驱动直线电机27,让患者进行坐姿-堂子的任意转换,使使用者自主恢复锻炼以及日常生活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轮椅由弧形支脚车架,平躺机构,托脚机构,行驶机构、控制机构组成;其中,?所述平躺机构,设有坐垫架,靠板,直线电机;所述坐垫架上端与所述靠板连接,其下端与所述托脚机构相连,所述直线电机与所述靠板相连;?所述行驶机构,由万向小轮和驱动后轮、驱动电机组成,分别安装与所述车架的前、后框架下,所诉驱动后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直线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用于控制轮椅行驶以及控制所述轮椅进行坐姿状态和平躺状态的转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其特征在于,该电动轮椅由弧形支脚车架,平躺机构,托脚机构,行驶机构、控制机构组成;其中, 所述平躺机构,设有坐垫架,靠板,直线电机;所述坐垫架上端与所述靠板连接,其下端与所述托脚机构相连,所述直线电机与所述靠板相连; 所述行驶机构,由万向小轮和驱动后轮、驱动电机组成,分别安装与所述车架的前、后框架下,所诉驱动后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 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直线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用于控制轮椅行驶以及控制所述轮椅进行坐姿状态和平躺状态的转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护理床功能的电动轮椅,还具有这样的特征: 其中,所述坐垫架下方还具有卡槽,用于安放集便器,用户通过握住所述集便器的把手,直接从所述轮椅侧面取出所述集便器。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洪流陈爽胡鑫易金花顾余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