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以及组合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5849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8 0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椅,其具有轮椅联杆部(120),该轮椅联杆部(120)具备:支承第一底板(131)的第一联杆(121)、支承第二底板(133)的第二联杆(123)、支承第三底板(134)的第三联杆(124)、支承第四底板(135)的第四联杆(125)、支承第五底板(132)的第一基台部(110)、以及第一驱动联杆(127),第一驱动联杆具有第一滚轮(127a)与第二滚轮(127b),在第二联杆以及第三联杆设置导轨部(123a、124a),第一滚轮在第二联杆的导轨部内滑动,第二滚轮在第三联杆的导轨部内滑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组合而成为床的一部分的轮椅以及组合床
技术介绍
在对睡着的高龄者或病人(以下,统称为“被护理者”)进行护理时,把将被护理者从轮椅向床移乘的作业称为移乘作业。该移乘作业对护理者而言成为较大的负担。为了减轻该负担,存在能够将床的一部分(轮椅部)分离的组合床。作为组合床的一部分的轮椅部在作为床使用时其底板需要成为水平。作为为了实现该目的的轮椅部,期望脚侧的角度与背的角度连动而变化的可躺式的轮椅。可躺式的轮椅例如被专利文献I公开。图8以及图9示出了专利文献I的轮椅6。该轮椅6通过放倒背部7a,从而使由连动联杆8连结的底部7b、小腿部7c、脚踏部7d全部处于相同的水平面,而成为平坦姿势。图9为平坦姿势的轮椅6的侧视图。像这样利用连动联杆8,护理者能够将轮椅6的姿势从椅子姿势变更成平坦姿势。可以考虑将这样的可躺式的轮椅6作为轮椅部应用而形成组合床。【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5245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组合床的情况下,在组合后为了使其作为床而发挥功能,在轮椅的姿势变更用联杆的铅直下方需要配置升降联杆等床的构成要素。因此,在像专利文献I的轮椅6那样存在向连动联杆8与小腿部7c等的铅直下方伸出的突出物时,会导致难以作为组合床而发挥功能。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这样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易与床组合的轮椅以及组合床。【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轮椅的特征在于,具备:轮椅底板部,其以连结第一底板、第五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以及第四底板的方式构成;第一联杆,其支承所述第一底板;第二联杆,其支承所述第二底板;第三联杆,其支承所述第三底板;第四联杆,其支承所述第四底板;第一基台部,其支承所述第五底板;第一驱动联杆,其使所述第二联杆以及所述第三联杆以连动的方式运动;第一连结联杆,其连结所述第一联杆与所述第一驱动联杆,且与所述第一联杆的运动连动地使所述第一驱动联杆运动,所述第一驱动联杆使配置在其一端的第一滚轮相对于所述第二联杆能够滑动,且使配置在其另一端的第二滚轮相对于所述第三联杆能够滑动。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的方式所涉及的组合床的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轮椅与床部组合而构成,所述床部具有以连结第七底板、第八底板、第九底板、第十底板的方式构成的床底板部,所述床部具有组合时位于所述第三联杆的下方且使所述第九底板升降的升降部。【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各方式,能够提供一种容易与床组合的轮椅以及组合床。【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平坦姿势的侧视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椅子姿势的侧视图。图2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驱动联杆的立体图。图3A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联杆机构的平坦姿势时的局部立体图。图3B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联杆机构的平坦姿势时的局部侧视图。图3C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联杆机构的椅子姿势时的局部侧视图。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组合床的立体图。图5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组合床的组合状态的侧视图。图6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组合床的组合状态的立体图。图7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组合床的抬膝姿势以及抬背姿势的立体图。图8为专利文献I的轮椅的椅子姿势的侧视图。图9为专利文献I的轮椅的平坦姿势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有相同的附图标记,也存在省略说明的情况。另外,为了便于理解附图,以各自的构成要素为主体示意地进行表示。图1A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轮椅的平坦姿势的侧视图。图1B为轮椅的椅子姿势的侧视图。此处,椅子姿势是指,如图1B所示大腿部分向上方倾斜而构成脚踏部分的椅子状的姿势。如图1A?图1B所不,轮椅100包括轮椅底板部130 (参照图4)、轮椅联杆部120 (参照图4)、第一基台部110。轮椅底板部130具体而言包括从轮椅100的后端朝向前端分别配置的第一底板131、第五底板132、第二底板133、第三底板134、第四底板135。此处,轮椅底板部130为作为轮椅的整体的底板的第六底板的一个例子。轮椅联杆部120为作为轮椅的整体的联杆的第五联杆的一个例子。第一基台部110为支承轮椅底板部130的轮椅基台部的一个例子。第一底板131为作为轮椅的背侧的底板的轮椅背底板的一个例子。第五底板132为作为轮椅的腰侧的底板的轮椅腰底板的一个例子。第二底板133为作为轮椅的大腿侧的底板的轮椅大腿底板的一个例子。第三底板134为作为轮椅的小腿侧的底板的轮椅小腿底板的一个例子。第四底板135为作为轮椅的脚侧的底板的轮椅脚底板的一个例子。另外,在轮椅100中,相对于轮椅底板部130,以偏向轮椅100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图4中为左侧)的方式配置轮椅联杆部120。在未配置有轮椅联杆部120的一侧,轮椅底板部130在床部200与轮椅100进行组合时从下方侧被床联杆部220支承。床联杆部220为作为床部200的整体的联杆的第六联杆的一个例子。轮椅联杆部120具体而言包括从轮椅100的后端朝向前端分别配置的第一联杆121、第二联杆123、第三联杆124、第四联杆125。第一联杆121为作为轮椅的背侧的联杆的轮椅背联杆121的一个例子。第二联杆123为作为轮椅的大腿侧的联杆的轮椅大腿联杆的一个例子。第三联杆124为作为轮椅的小腿侧的联杆的轮椅小腿联杆的一个例子。第四联杆125为作为轮椅的脚侧的联杆的轮椅脚联杆的一个例子。第一联杆121由具有第二构件121b和以从该第二构件121b的中央倾斜延伸的方式固定的第一构件121a的大致T字状的构件构成。第一构件121a的端部(后端)旋转自如地连结于第一底板131的背面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第二构件121b的一端(上端)旋转自如地连结于第三框架111的后端。第二构件121b的另一端(下端)旋转自如地连结于下述的线性致动器113的驱动杆113a的前端(后端)。第一连结联杆126的后端旋转自如地连结于第二构件121b的中间部。第三框架111为作为轮椅的框架的轮椅框架的一个例子。第一连结联杆126为连结轮椅的多个联杆的轮椅连结联杆的一个例子。另外,就第二联杆123而言,如下文所述,其后端旋转自如地连结于第三框架111的前端,其前端旋转自如地连结于第三联杆124的后端。就第三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椅,具备:轮椅底板部,其以连结第一底板、第五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以及第四底板的方式构成;第一联杆,其支承所述第一底板;第二联杆,其支承所述第二底板;第三联杆,其支承所述第三底板;第四联杆,其支承所述第四底板;第一基台部,其支承所述第五底板;第一驱动联杆,其使所述第二联杆以及所述第三联杆以连动的方式运动;第一连结联杆,其连结所述第一联杆与所述第一驱动联杆,且与所述第一联杆的运动连动地使所述第一驱动联杆运动,所述第一驱动联杆使配置在其一端的第一滚轮相对于所述第二联杆能够滑动,且使配置在其另一端的第二滚轮相对于所述第三联杆能够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塚田将平久米洋平河上日出生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