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稳定陶瓷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6781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高效稳定陶瓷碗,包括陶瓷碗体、陶瓷碗底、陶瓷碗口,所述陶瓷碗底采用锥形结构,本结构陶瓷碗底采用锥形结构,陶瓷碗口边缘向外设有凸起,陶瓷碗体呈圆弧形结构,结构简单,饮食和拿放时都比较方便,而且放置比较稳定,避免不小心将碗摔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具体涉及高效稳定陶瓷碗
技术介绍
陶瓷碗,作为人们日常必需的饮食器皿,碗的起源目前不可考,不过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泥质陶制的碗,其形状与当今无多大区别,即口大底小,碗口宽而碗底窄,下有碗足,高度一般为口沿直径的二分之一,多为圆形,不断变化的只是质料,工艺水平和装饰手段,一般用途是盛装食物,在现有的制造的陶瓷碗,其碗足一般采用圈足,圆柱形结构设置,这种结构的缺点是碗底圈足结构比较小,不易拿放,碗口也采用平口结构,不便于饮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高效稳定陶瓷碗,结构简单,饮食和拿放时都比较方便,而且放置比较稳定,避免不小心将碗摔破。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高效稳定陶瓷碗,包括陶瓷碗体、陶瓷碗底、陶瓷碗口,所述陶瓷碗底采用锥形结构。作为优选,所述陶瓷碗口边缘向外设有凸起,本结构在陶瓷碗口边缘向外设有凸起,方便人们饮食,特别针对盲人等残疾人们,避免有时他们侧着身吃饭喝汤时漏嘴,另外,碗口直径增大不仅增大了碗内容量,而且陶瓷碗拿放时不易滑落在地上。作为优选,所述陶瓷碗体呈圆弧形结构,本结构陶瓷碗体呈圆弧形结构,不仅增大了碗内的容量,而且看起来比较饱满、美观,另外,圆弧形结构可以减少同种碗叠放时的空隙,特别餐饮店、酒店等地方,避免许多碗叠放时摇晃甚至摔破。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高效稳定陶瓷碗,本结构陶瓷碗底采用锥形结构,陶瓷碗口边缘向外设有凸起,陶瓷碗体呈圆弧形结构,结构简单,饮食和拿放时都比较方便,而且放置比较稳定,避免不小心将碗摔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高效稳定陶瓷碗,包括陶瓷碗体1、陶瓷碗底2、陶瓷碗口 3,所述陶瓷碗底2采用锥形结构。所述陶瓷碗口 3边缘向外设有凸起4。所述陶瓷碗体I呈圆弧形结构。实际使用时,陶瓷碗底2采用锥形结构,本技术的陶瓷碗底2也可采用柱形、三角形、圆形等结构,为了使陶瓷碗底能够平稳放置以及便于拿放,优选的,陶瓷碗底2采用锥形结构,陶瓷碗口 3边缘向外设有凸起4,本技术的陶瓷碗口 3也可采用内凹结构、平口结构,但为了方便人们饮食,特别针对盲人等残疾人们,避免有时他们侧着身吃饭喝汤时漏嘴,优选的,陶瓷碗口 3边缘向外设有凸起4,另外,碗口直径增大不仅增大了碗内容量,而且陶瓷碗拿放时不易滑落在地上,陶瓷碗体I呈圆弧形结构,本技术的陶瓷碗体I也可采用平的或内凹形结构,但是为了增大碗内的容量,而且看起来比较饱满、美观,洗涮时比较方便,优选方案是,陶瓷碗体I呈圆弧形结构,另外,圆弧形结构可以减少同种碗叠放时的空隙,特别餐饮店、酒店等地方,避免许多碗叠放时摇晃甚至摔破,本结构陶瓷碗底采用锥形结构,陶瓷碗口边缘向外设有凸起,陶瓷碗体呈圆弧形结构,结构简单,饮食和拿放时都比较方便,而且放置比较稳定,避免不小心将碗摔破。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高效稳定陶瓷碗,包括陶瓷碗体(1)、陶瓷碗底(2)、陶瓷碗口(3),其特征是:所述陶瓷碗底(2)采用锥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稳定陶瓷碗,包括陶瓷碗体(I)、陶瓷碗底(2)、陶瓷碗口(3),其特征是:所述陶瓷碗底(2)采用锥形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平郑一利余晶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楠宋瓷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