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碳纳米管的碳纤维湿法缠绕用树脂混合物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4305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2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含碳纳米管的T300和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湿法缠绕用环氧树脂混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环氧树脂混合物在室温下具有低粘度、长适用期,在中高温时能快速发生固化反应。树脂固化物展示出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高弹性模量、高韧性,与碳纤维的界面结合优良。本发明专利技术效果:树脂在50℃的初始粘度为350~650mPa·s,在50℃放置8小时的粘度≤800mPa·s,室温下适用期大于7天,树脂浇注体固化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200℃、断裂延伸率超过3%、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超过4.0GPa,湿法缠绕制备的T300和T700碳纤维复合材料NOL环的拉伸强度分别大于1300MPa和2400MPa,NOL环剪切强度分别大于70MPa和80?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碳纳米管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湿法缠绕用环氧树脂混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组分1:氨基化多壁碳纳米管;组分2:在室温下为液体的单官能度环氧化合物;组分3:路易斯酸固化促进剂;组分4:二氨基二苯砜;组分5:室温下为液体,且粘度小于500mPa.s的脂肪族二官能度环氧树脂;组分6:室温下为液体的多官能度脂环族环氧树脂;组分7:室温下为液体的多官能度芳香族环氧树脂;条件I:组分1的用量占全部环氧树脂总重量的0.5?3wt%;条件II:组分1与组分2预处理时的质量比约为1/8?1/2;条件III:组分3与组分4预处理时的质量比约为1/20?1/10;条件IV:对于混合物中的全部环氧树脂,组分5的混合量是10?20wt%;条件V:对于混合物中的全部环氧树脂,组分6的混合量是60?80wt%;条件VI:对于混合物中的全部环氧树脂,组分7的混合量是8?25wt%;条件VII:组分4胺基上面的活泼氢相对于全部环氧树脂的环氧基团摩尔比是0.8~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隋刚杨小平张清杰李晓超于运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