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空气消能的电梯轿厢安全降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4254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19: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消能的电梯轿厢安全降落装置,包括电梯井、设置在电梯井上的电机、位于电机上的拖曳索,拖曳索一端连接索厢连接支架,另一端连接配重,索厢连接支架设有轿厢自由下落运动变换机构,轿厢自由下落运动变换机构与空气消能机构连接,索厢连接支架下方设有电梯轿厢,索厢连接支架与轿厢之间设有轿厢拖曳索脱离机构,索厢连接支架设有凸起,电梯轿厢设有与凸起配合的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储索滚筒式轿厢自由下落运动变换机构,将电梯轿厢自由下落运动转化为气缸体内活塞往复压缩空气的运动,实现重力势能向空气内能的转化,并释放消耗,进而电梯轿厢安全降落,确保轿厢内乘员的生命安全,并且操作简单、方便、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救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空气消能的电梯轿厢安全降落装置
技术介绍
随高层建筑物的数量和高度增长,其安全问题已成全球性热点,尤其是遭遇火灾、地震等突发灾难时,内部人员的逃生问题。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物的必备运输工具,电梯(尤指垂直升降式电梯)的逃生技术是高层建筑物安全问题的瓶颈和突破口之所在。垂直升降式电梯通常是利用电机直接控制驱动轮,驱动电梯轿厢升降索而达到升降电梯的目的。高层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受电梯安全性制约和传统观念束缚,担心电梯电机断电,使轿厢在电梯井内卡死,无法自主逃生,人们主动放弃高效、快捷的电梯逃生,选择疏散楼梯逃生,受有毒烟雾和火焰影响,逃生效率十分有限,且易造成拥挤踩踏事件,最终错过火灾初期的“黄金逃生时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此,人们研究出多种逃生器材或方法,大致可分为个体逃生和群体逃生两类: 1、个体逃生,即利用安全绳索、箱体等小型设备将遇险人员从高层建筑物火灾现场缓降到地面的方法,适合于个别或小部分人员逃生。以曹守合等专利技术“家用高楼救生装置”(专利号:ZL200820226809.6)为例,要求长期准备特定的逃生器材,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空气消能的电梯轿厢安全降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井(1)、设置在电梯井(1)上的电机(2)、位于电机(2)上的拖曳索(3),所述拖曳索(3)一端连接索厢连接支架(5),另一端连接配重(4),所述索厢连接支架(5)设有轿厢自由下落运动变换机构(6),所述轿厢自由下落运动变换机构(6)与空气消能机构(8)连接,索厢连接支架(5)下方设有电梯轿厢(9),索厢连接支架(5)与电梯轿厢(9)之间设有轿厢拖曳索脱离机构(7),所述索厢连接支架(5)设有凸起(51),电梯轿厢(9)设有与凸起(51)配合的凹槽(9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桂中李滨城周宏根李磊王淑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