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卷烟叶丝干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41311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烟叶丝干燥方法,该方法包括预冻和干燥两个步骤,所述预冻是将叶丝置于低温环境中,使其表面温度到达-10~-20℃并保持5~10分钟,所述干燥是将预冻后的叶丝在40~70℃下干燥至含水率为12.5~12.8%。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干燥温度远低于100℃,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叶丝香气,减少加工后叶丝水分和温度的波动,显著增加干燥后的填充能力,减少叶丝香气量香气质的损失,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省去了解析干燥阶段,避免了结合水的大量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卷烟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卷烟叶丝的干燥方法。
技术介绍
干燥是卷烟叶丝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要去除烟草物料中的水分,提高填充性和耐加工性,同时改善烟草物料的吸味,减少刺激性和杂气。现有的叶丝的干燥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气流干燥,通过高温气流与叶丝间的对流传热,实现干燥的目的;一是滚筒干燥,通过滚筒同壁与叶丝的传导达到加工要求。无论是气流干燥还是滚筒干燥,都存在着以下缺点:一是工艺处理温度较高,一般必须大于130°C,才能使来料含水率18°/Γ25%的叶丝水分达到12.5%左右,以满足后序加工要求,但一般来讲,当工艺处理温度高于100°C时,干燥后的叶丝香气质会明显下降,香气量也会显著减少;二是气流干燥和滚筒干燥,都无法同时解决减少含水率、温度波动与提高叶丝填充能力间的矛盾,例如,气流干燥采用130°C以上的工艺处理,虽然可以显著提高叶丝的填充能力,但处理后叶丝含水率和温度的波动较大,均匀性较差;滚筒干燥主要通过140°C以上的筒壁温度来干燥,虽然可以减少出口含水率和温度的波动,但无法达到较好的填充能力;三是干燥终点不容易控制,由于工艺处理温度较高,处理时间较短(通常为1(Γ20分钟),干燥终点的控制较难控制,常会出现干燥过度或不足的情况,影响后续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提高处理后叶丝的均匀性和温度的稳定性,又能在降低卷烟焦油量、烟气烟碱量等有害成分的基础上减少香气量和香气质的损失,同时易于控制干燥终点的卷烟生产过程中的叶丝干燥方法。上述目的是通过 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方法包括预冻和干燥两个步骤,所述预冻是将叶丝置于低温环境中,使其表面温度到达-1(T-2(TC并保持5 10分钟,所述干燥是将预冻后的叶丝在40 70°C下干燥至含水率为12.5 12.8%。所述干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冷冻后的叶丝在5(T70°C条件下干燥5 10分钟;第二阶段是在温度45飞5°C条件下干燥至叶丝表面温度到达42 48°C ;第三阶段是在温度4(T50°C条件下干燥5 10分钟,使叶丝含水率达12.5 12.8%。本专利技术首先将烟丝进行预冻处理,目的是使烟丝可以在温度较低的状态下干燥,并且保留烟丝中大部分的成分,保留原有的风格和芳香;干燥过程中采用三步梯度降温模式,在保证水分升华所需要热量的同时,及时降温,维持热量的供需基本平衡,防止因升温过快导致物料溶解,从而解决了干燥后的产品易发生体积缩小、颜色加深等问题,采用第二阶段提前控温及第三阶段终点控水的方法控制干燥终点,物料表面温度达到设定值可保证叶丝内部的干燥程度,可在较低温度下除去结合水,而避免解析阶段叶丝温度过高引起产品色泽、形状等品质变化。整个干燥过程的工艺处理温度均远低于100°C,虽实际处理时间为3(Γ35分钟略高于现有工艺,但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叶丝香气,减少加工后叶丝水分和温度的波动,显著增加干燥后的填充能力,减少叶丝香气量香气质的损失。同时本专利技术又区别与传统的冷冻干燥,省去了解析干燥阶段,避免了结合水的大量流失。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叶丝600kg,将含水率平衡至22%后通过振槽送入冷冻设备进行预冻,预冻区温度控制·在_30°C,使叶丝表面温度达_20°C后保持5分钟,含水率18%。将预冻后叶丝通过物料皮带送入加热干燥设备,第一阶段,将冷冻后的叶丝在60°C条件下干燥10分钟;第二阶段,在温度50°C条件下干燥至叶丝表面温度到达45°C ;第三阶段,在温度40°C条件下干燥7分钟,此时叶丝的含水率为12.5%。取出叶丝准备进入下步工序。将实施例1处理后的叶丝分别与现有技术中的气流干燥、滚筒干燥进行对比,含水率如附表I,温度如附表2,叶丝填充值如附表3。实施例2将叶丝在_25°C条件下,使叶丝表面温度达_15°C后保持10分钟。将预冻后叶丝通过物料皮带送入加热干燥设备,第一阶段,将冷冻后的叶丝在50°C条件下干燥10分钟;第二阶段,在温度45°C条件下干燥至叶丝表面温度到达42°C ;第三阶段,在温度40°C条件下干燥10分钟,此时叶丝的含水率为12.8%。取出叶丝准备进入下步工序。实施例3将叶丝在低温条件下,使叶丝表面温度达-10°C后保持10分钟。将预冻后叶丝通过物料皮带送入加热干燥设备,第一阶段,将冷冻后的叶丝在70°C条件下干燥5分钟;第二阶段,在温度55°C条件下干燥至叶丝表面温度到达48°C ;第三阶段,在温度50°C条件下干燥5分钟,此时叶丝的含水率为12.5%。取出叶丝准备进入下步工序。将实施例1、2、3与现有技术进行感官质量评析对比,结果见附表4。从表1、2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对叶丝进行干燥出了后叶丝含水率、温度标准偏差均明显小于现有技术,且温度波动更集中在工艺要求范围内。从表3、表4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技术处理后的叶丝与现有技术出了后的叶丝在香气质、香气量、杂气、刺激及舒适程度等指标方面均好于现有技术,表面本专利技术技术可以明显改善叶丝的吸味品质。附表I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干燥后叶丝含水率检测结果对比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预冻和干燥两个步骤,所述预冻是将叶丝置于低温环境中,使其表面温度到达-1(T-2(TC并保持5 10分钟,所述干燥是将预冻后的叶丝在4(T70°C下干燥至含水率为12.5 12.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烟叶丝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将冷冻后的叶丝在5(T70°C条件下干燥5 10分钟;第二阶段是在温度45飞5°C条件下干燥至叶丝表面温度到达42 48°C;第三阶段是在温度4(T50°C条件下干燥5 10分钟,使叶丝含水率达12.5 12.8%。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该方法包括预冻和干燥两个步骤,所述预冻是将叶丝置于低温环境中,使其表面温度到达-10~-20℃并保持5~10分钟,所述干燥是将预冻后的叶丝在40~70℃下干燥至含水率为12.5~12.8%。本专利技术的干燥温度远低于100℃,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叶丝香气,减少加工后叶丝水分和温度的波动,显著增加干燥后的填充能力,减少叶丝香气量香气质的损失,同时本专利技术省去了解析干燥阶段,避免了结合水的大量流失。文档编号A24B3/18GK103120359SQ20131006097公开日2013年5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杨俊鹏, 周红审, 陈国平, 程华, 覃艳东 申请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卷烟叶丝干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预冻和干燥两个步骤,所述预冻是将叶丝置于低温环境中,使其表面温度到达?10~?20℃并保持5~10分钟,所述干燥是将预冻后的叶丝在40~70℃下干燥至含水率为12.5~12.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鹏周红审陈国平程华覃艳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