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以雷丸(Omphalia?lapidescens?Schroet)提取物为有效成分的微生物源抗病毒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将雷丸菌核粉碎,经一定的加工过程,制备成雷丸抗病毒可溶性液剂、水剂及微乳剂,可用于烟草、辣椒、番茄、西葫芦、马铃薯等作物上防治烟草花叶病毒病(Tobacco?mosaic?virus,TMV)、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mosaic?virus,CMV)及马铃薯病毒病(Potato?Virus?X,PVX;Potato?Virus?Y,PVY)等多种植物病毒病。制剂中含有雷丸提取物10%~30%,其余为助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抗植物病毒剂不仅抗病毒效果好,而且对环境、人、畜、害虫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该抗植物病毒剂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宜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涉及雷丸抗植物病毒病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植物病毒是一种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侵染活性的细胞内寄生病原物,据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的第八次报告,目前全世界发现的植物病毒种类达1122个。植物病毒所引起的植物病害素有“植物癌症”之称,其对农作物的危害程度仅次于真菌病原物,几乎每种农作物都受到2 3种病毒的危害。全世界每年由植物病毒造成的损失约4百亿美元,仅烟草花叶病毒(Tobac co mosaic virus, TMV)造成的危害就超过I亿美元。由于植物病毒对植物细胞具有绝对寄生性,病毒复制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场所完全由寄主植物提供,导致病毒和寄主的代谢融为一体;加之植物缺乏完整的免疫系统,病毒一旦侵染植物,就可在植物细胞内无限期存活,直至寄主死亡。因此,抑制植物病毒病的药物很难只选择性地攻击病毒而不伤害寄主细胞,导致目前筛选高效、专一、安全的抗病毒制剂研究面临极大的困难。目前除了采取传统的抗病毒育种、弱毒株系交叉保护、改进栽培技术、杀虫剂控制传毒介体和转基因等方法外,科研人员还研究出了一些植物病毒病害的化学防治方法。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一小部分抗植物病毒剂得到实际应用,这些制剂大多以预防为主,且药效多不理想。由于人们对医药或兽药中抗病毒剂研究较早,一些抗植物病毒剂(如农用病毒唑)就是从抗人或动物病毒剂中发展而来。因此,深入探讨抗植物病毒天然物质,有利于抗植物病毒剂的研究、开发及应用。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为真菌门白蘑科真菌雷丸的干燥菌核,又称竹苓、竹林子、竹玲芝、木莲子。雷丸是《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驱虫药物,在我国西北、西南、华南等地均有分布,主要以河南、甘肃、陕西、安徽等省产量较多,天然雷丸菌核常生于竹根附近,而且至今雷丸药源仍以野生为主。关于雷丸在中医和兽药上的应用目前只有零星报道。中医认为,雷丸苦寒有小毒,有杀虫消积之功。有报道称,将雷丸制成肠溶胶囊剂型,在临床中应用其治疗小儿蛔虫病,有效率达到95% (中云华,王旭,李克雷.雷丸肠溶胶囊在治疗小儿蛔虫病中的应用.医学文选.2001,20⑵:205-206.),雷丸蛋白酶有抗肿瘤作用(ΥΑ0 Y H, MA HF.The extraction of protease of Omphalia lapideacens schroet andl80cases ofits effect on the inhibition of mouse sarcoma.Journal of Ning xia MedicalCollege,1979,1:50-52.),雷丸粗提多糖具有降血糖作用(ZHANG G Q,HUANG Y D,ΒΙΑΝY,et a.1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the fungi Cordyceps militaris,Cordycepssinensis, Tricholoma mongoIicum, and Omphalia lapidescens in streptozotocin-1nduced diabetic rats.Applied Microbiology&Biotechnology,2006,72 (6):1152-1156.),同时,在兽药上,雷丸对驱杀鸡绦虫具有较好的效果(刘进新.中药雷丸不同剂量驱杀鸡绦虫效果观察.贵州畜牧兽医.1996,20(2):25-26.)。而雷丸在抗植物病毒作用方面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在农业上的应用也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以雷丸(Omphalia lapidescens Schroet)为原料,提供一种抗植物病毒效果高、无公害、价格低廉的微生物源抗植物病毒剂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雷丸抗植物病毒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雷丸抗植物病毒剂是以雷丸提取物为主成分并加入助剂加工而成,制剂形态是可溶性液剂、水剂及微乳剂;其中:所述的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 雷丸提取物:10 % 30%,有机溶剂:30% 60%,表面活性剂:5% 30%,防冻剂:4% 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的可溶性液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雷丸提取物:10% 30%,有机溶剂:30% 60%,表面活性剂:5% 3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所述的水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雷丸提取物:10 % 30%,有机溶剂:30% 60%,表面活性剂:5% 30%,防冻剂:4% 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上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环己酮、油酸甲酯、乙醇,甲醇,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乳化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多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斯潘系列、吐温、农用阴离子-磷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烷基苯磺酸盐类、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丙烯醚类、蓖麻油与环氧乙烷的加成物、芳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防冻剂为乙二醇或丙三醇。上述雷丸抗植物病毒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乳剂的制备方法是:A、将雷丸菌核用植物组织粉碎机粉碎至I 5mm的粗粉碎物。B、将步骤A所得的粗粉碎物用常规的溶剂法浸提,浸提溶剂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提取温度为50 80°C,提取时间为6 12小时,浸提物经真空浓缩至相当于Ikg干粉/kg浓缩液。C、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按照配方量与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防冻剂按比例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温度为35-60°C,搅拌速度800 10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30分钟)搅拌均匀后即得雷丸抗植物病毒微乳剂。所述的可溶性液剂的制备方法是:A、将雷丸菌核用粉碎机粉碎至I 5mm的粗粉碎物。B、将步骤A所得的粗粉碎物用常规的溶剂法浸提,浸提溶剂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提取温度为50 80°C,提取时间为6 12小时,浸提物经真空浓缩至相当于Ikg干粉/kg浓缩液。C、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按照配方量与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按比例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温度为35-60°C,搅拌速度800 1000转/分钟,时间为30分钟)搅拌均匀后即得雷丸抗植物病毒可溶性液剂。所述的水剂的制备方法是:A、将雷丸菌核用粉碎机粉碎至I 5mm的粗粉碎物。B、将步骤A所得的粗粉碎物用常规的溶剂法浸提,浸提溶剂为乙醇、乙酸乙酯、氯仿、石油醚、水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提取温度为50 80°C,提取时间为6 12小时,浸提物经真空浓缩至相当于Ikg干粉/kg浓缩液。C、将步骤B所得的浓缩液,按照配方量与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防冻剂和水按比例于混配釜中(混配釜温度为35°C 60°C,搅拌速度800 1000转/分钟,搅拌时间为30分钟)搅拌均匀后即得雷丸抗植物病毒水剂。本专利技术所制成的雷丸抗植物病毒剂具有以下优点:1.抗植物病毒活性显著,可用于烟草、辣椒、番茄、西葫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雷丸抗植物病毒剂,其特征在于,制得的该雷丸抗植物病毒剂是以雷丸提取物为主成分并加入助剂加工而成,制剂形态是可溶性液剂、水剂及微乳剂;其中:所述的微乳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雷丸提取物:10%~30%,有机溶剂:30%~60%,表面活性剂:5%~30%,防冻剂:4%~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的可溶性液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雷丸提取物:10%~30%,有机溶剂:30%~60%,表面活性剂:5%~30%,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所述的水剂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配制:雷丸提取物:10%~30%,有机溶剂:30%~60%,表面活性剂:5%~30%,防冻剂:4%~10%,余量为水,原料的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志卿,戎谞,韩立荣,闫合,冯俊涛,张兴,
申请(专利权)人:杨凌农科大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