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青虾养殖方法,具体说是一种杂交并配合鱼苗一起养殖的无公害青虾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虾池要求、虾池处理、杂交配种、虾苗放养、投饲管理、水质管理、密度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空闲的生产资源,规范养殖技术,通过将太湖青年虾与本地虾杂交配种后,得到优质苗种进行培育养殖,并且到青虾第二代繁殖时,放养鱼苗,一方面刚好当做鱼苗的饲料,另一方面吃掉那些小虾苗,保留空间,减少氧气消耗,保证青虾规格齐、产量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青虾养殖方法,具体说是一种杂交并配合鱼苗一起养殖的。
技术介绍
淡水青虫下,学名日本沼虫下(Macrobrachium nipponense),属甲壳类、十足目、游泳亚目、真虾派、长臂科、沼虾属,淡水虾中数量较多的一种,我国淡水养殖业中传统经济虾种之一。由于目前养殖青虾病害多,成本高、污染大,养殖青虾积极性不高,导致大量池塘半荒芜或空闲;再者人工养殖中,青虾规格小,饲料系数大,导致青虾近亲繁殖的恶性循环,养殖技术不规范等问题得不到解决。另外因为7-8月份养下去的虾苗到9月份又要开始大量繁殖第二代虾苗了,它们与已经生长一段时间的青虾抢饲料吃,还要占据池内空间、吸收氧气,使之前长势不错的青虾失去良好的生长环境,对饲养管理等都带来了一定难度,到头来出塘的青虾个头参差不齐,商品虾很差,产量很低,效益自然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过本地虾与太湖青年虾杂交后的优良品种,培育一段时间后配合鱼苗一起养殖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虾池要求:育苗池面积3-5亩为宜,水深1.0-1.2m,池底平坦,清除淤泥不大于10公分;(2)虾池处理:包括虾池消毒、虾池水质培育;(3)杂交配种:用来自优质种群的雌虾和本地雄虾进行杂交;(4)虾苗放养: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每亩放养虾苗6-8万尾;(5)投饲管理;(6)水质管理:水色以淡粽色或黄绿色,透明度为30-40cm,夏秋高温季保持最高水位,每8-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4 ;(7)密度控制:9月份每亩青虾池塘可放养鱼苗3000尾。作为优选,步骤2中,青虾池内可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或漂粉精,注入20_30cm清水,进行消毒和改良底质,24h后排掉。作为优选,池内消毒后,再进过滤水30-40cm,并施放水产养殖专用生物肥和含有芽孢杆菌的有益生物肥料制剂,用于培育水质。作为优选,步骤3中,采用太湖青年雌虾与本地雄虾2: I进行杂交。作为优选,步骤5中,在前期10-15天内,投喂组合饲料,用水拌匀后在池四周泼洒,每亩投喂1mg左右;虾长至2cm以后,便可投喂颗粒饲料。作为优选,所述的组合饲料为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按7: 3比例调成的;投喂量以虾能在2-3小时吃完为准,日投喂率为青虾体重的3-5%,分二次投喂,上午8-9时,下午4-5时,投喂量上午占1/3,下午2/3,投于四周浅水处,根据青虾昼伏夜出习性,在生长旺盛季,晚上10点后加I次。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上述改进措施进行,其有益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空闲的生产资源,无需增加专业设备,无养殖污染,工业化管理人员,养殖技术标准规范,施放生物制剂控制水质,减少药物的使用,使青虾达到无公害健康要求,提升了产品质量价值。另外,杂交配种后的优质虾苗可以发挥杂种优势,在提高生长速度、抗病抗逆能力和延缓性成熟等方面,比传统的本地虾亲本培育出得虾苗有明显的改善。待虾苗培育两个月左右后,开始繁殖第二代,池里放养鱼苗,正好将刚孵化出来的青虾苗当着饲料吃,而第一代也已经生长到够大的个体,到出塘上市,商品虾规格齐、产量高30%以上,而且鱼苗100多斤,经济效益大大提高。通过2年的养殖亩产大规格青虾150kg,同比传统养殖青虾产量提高60 %,单价提高40 %,经济效益提高120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验在德清县吴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内进行。实施例1 一种,包括以下步骤:(I)虾池要求:育苗池面积3亩为宜,水深1.0m,池底平坦,清除淤泥不大于10公分;(2)虾池处理:青虾池内用生石灰,注入20cm清水,进行消毒和改良底质,24h后排掉,池内消毒后,再进过滤水30cm,并施放水产养殖专用生物肥和含有芽孢杆菌的有益生物肥料制剂,用于培育水质;(3)杂交配种:采用太湖青年雌虾与本地雄虾2: I进行杂交(雌虾和本地雄虾采用常规设备进行捕捞、筛选);(4)虾苗放养: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每亩放养虾苗6万尾;(5)投饲管理:在前期第11天,投喂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按7: 3比例调成的组合饲料,用水拌匀后在池四周泼洒,每亩投喂Img左右;虾长至2cm以后,便可投喂颗粒饲料,投喂量以虾能在2小时吃完为准,日投喂率为青虾体重的3%,分二次投喂,上午8时,下午4时,投喂量上午占1/3,下午2/3,投于四周浅水处,根据青虾昼伏夜出习性,在生长旺盛季,晚上10点后加I次;(6)水质管理:水色以淡粽色或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为30-40cm,夏秋高温季保持最高水位,每8-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4 ;(7)密度控制:9月份每亩青虾池塘可放养鱼苗3000尾。实施例2条件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一种,包括以下步骤,育苗池面积5亩为宜,水深1.2m,池底平坦,清除淤泥不大于10公分;青虾池内用漂白粉,注入30cm清水,进行消毒,24h后排掉,消毒后,再进过滤水40cm,并施放水产养殖专用生物肥和含有芽孢杆菌的有益生物肥料制剂,用于培育水质;在太湖青年雌虾与本地雄虾2: I进行杂交后,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每亩放养虾苗6万尾;在前期第14天,投喂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按7: 3比例调成的组合饲料,用水拌匀后在池四周泼洒,每亩投喂Img左右;奸长至2cm以后,便可投喂颗粒饲料,投喂量以虾能在3小时吃完为准,日投喂率为青虾体重的5%,分二次投喂,上午9时,下午5时,投喂量上午占1/3,下午2/3,投于四周浅水处,根据青虾昼伏夜出习性,在生长旺盛季,晚上10点后加I次。实施例3条件基本与实施例1相同。一种,包括以下步骤,育苗池面积4亩为宜,水深1.lm,池底平坦,清除淤泥不大于10公分;青虾池内用漂粉精,注入25cm清水,进行消毒,24h后排掉,消毒后,再进过滤水35cm,并施放水产养殖专用生物肥和含有芽孢杆菌的有益生物肥料制剂,用于培育水质;在太湖青年雌虾与本地雄虾2: I进行杂交后,在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每亩放养虾苗6万尾;在前期第13天,投喂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按7: 3比例调成的组合饲料,用水拌匀后在池四周泼洒,每亩投喂Img左右;虾长至2cm以后,便可投喂颗粒饲料,投喂量以虾能在2.5小时吃完为准,日投喂率为青虾体重的4%,分二次投喂,上午8点半,下午4点半,投喂量上午占1/3,下午2/3,投于四周浅水处,根据青虾昼伏夜出习性,在生长旺盛季,晚上10点后加I次。以上列举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虾池要求:育苗池面积3-5亩为宜,水深1.0-1.2m,池底平坦,清除淤泥不大于10公分; (2)虾池处理:包括虾池消毒、虾池水质培育; (3)杂交配种:用来自优质种群的雌虾和本地雄虾进行杂交; (4)虾苗放养: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每亩放养虾苗6-8万尾; (5)投饲管理; (6)水质管理:水色以淡粽色或黄绿色,透明度为30-40cm,夏秋高温季保持最高水位,每8-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4 ; (7)密度控制:9月份每亩青虾池塘可放养鱼苗3000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青虾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公害青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虾池要求:育苗池面积3?5亩为宜,水深1.0?1.2m,池底平坦,清除淤泥不大于10公分;(2)虾池处理:包括虾池消毒、虾池水质培育;(3)杂交配种:用来自优质种群的雌虾和本地雄虾进行杂交;(4)虾苗放养: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每亩放养虾苗6?8万尾;(5)投饲管理;(6)水质管理:水色以淡粽色或黄绿色,透明度为30?40cm,夏秋高温季保持最高水位,每8?10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1/4;(7)密度控制:9月份每亩青虾池塘可放养鱼苗3000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归毛头,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县吴越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