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混沌和计算全息的光学加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36038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2:03
一种基于混沌和计算全息的光学加密方法。该方法成功地利用混沌序列构成随机相位列阵对物光波进行调制编码,并采用修正离轴参考光的博奇编码法,基于计算全息实现了光学加密和解密。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解密时,该方法只要获得正确的混沌序列初始值,即可得到随机相位列阵,并结合正确的系统结构参数,从而可以重建清晰的原始图像。与传统的随机相位加密相比,混沌序列初始值作为密钥,从而不再有相位列阵存储和传送的困难,大大压缩了密钥的数据量,同时计算全息技术加密信息的数字化更有利于信息的保存和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混沌和计算全息的光学加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混沌和计算全息的光学加密方法。
技术介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硬件、软件的发展以Internet的产生将人们带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数据加密、防伪和安全认证等信息安全问题也随着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计算机和电子信息加密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由于光学成像系统的特殊性,光波是一种多维的信息载体,具有振幅、相位、空间频率、偏振等多种编码属性,光学加密技术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另外,光学和光电信息加密与防伪技术凭借其并行性、高速度和低成本而显得倍受人们的青睐。在已提出的光学加密原理和技术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由PhilippeRefregier和BahramJavidi于1995年提出的双随机相位加密技术方案,而且后来也有许多改进方法的报道。但是利用传统的随机相位等编码方法,产生的加密数据往往是复数,采用传统记录全息图的方式进行记录及存储,很难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而且密钥数据量非常大。同时如果最后不作数字化处理或转换,则信息必须用光学方法重现,所以也很难实现互联网上的实时传输和异地显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混沌和计算全息的光学加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混沌和计算全息的光学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构造步骤,利用混沌序列构造随机相位列阵(RPM)密钥;?计算步骤,计算全息图光强分布;?编码步骤,采用计算全息博奇编码法生成加密密文信息;?解密步骤,解密明文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混沌和计算全息的光学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构造步骤,利用混沌序列构造随机相位列阵(RPM)密钥,所述的混沌序列是利用logistic混沌映射生成的,其中,logistic混沌映射的定义:xn+1=μxn(1-xn)式中,μ为系统参数,且μ∈[0,4],xn∈(0,1),选定密钥参数值(x10,μ1)和(x20,μ2)由混沌映射生成两个混沌序列,然后分别构造二维、大小等同于待加密明文信息的两个矩阵M1和M2;计算步骤,计算全息图光强分布,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计算变换平面(x1,y1)的波前分布:由密钥参数(RPM1,z1,λ)计算出输入平面(x,y)到变换平面(x1,y1)前的菲涅耳衍射(FrT)的复振幅分布f(x1,y1):其中,f(x,y)为待加密明文信息,RPM1为由所述构造步骤构造而成的紧贴输入平面(x,y)的第一个随机相位列阵,z1为RPM1到变换平面(x1,y1)的距离,λ为系统波长;步骤二.计算输出面(x2,y2)的波前分布:由密钥参数(RPM2,z2,λ)计算出变换平面(x1,y1)到输出平面(x2,y2)前的菲涅耳衍射(FrT)的复振幅分布f(x2,y2):其中,RPM2为由所述构造步骤构造而成的置于变换平面(x1,y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伟民刘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