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外壳与胶芯自动化组装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5780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外壳与胶芯自动化组装设备,其包括有机架以及于机架上依次设置的供料装置、插接组配装置、电性测试装置和出料装置。藉此,通过将供料装置、插接组配装置、电性测试装置和出料装置有序结合,形成连接器供料、组配、检测及出料一体化,实现连接器外壳及胶芯快速和精确地自动装配,从而代替人工手动组装,提高连接器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木,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组装连接器外壳和胶芯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电连接器一般由胶芯及外壳组装而成,所以电连接器的组装即将胶芯和外壳根据两者之间的确定关系进行组装,主要的组装エ序步骤包括:先将胶芯安装于外壳中,再将外壳两侧固定脚及外壳顶板向后弯折以防止胶芯由外壳中脱出,目前,电连接器胶芯及外壳组装エ序一般采用人工或半自动机台完成,其エ序相对繁多复杂,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人力资源消耗量大、作业人员劳动强度大、相对安全隐患机率高以及电连接器不良率高等缺陷。因此,针对以上缺陷,应对电连接器的胶芯及外壳组装设备进行改良,以进ー步提高电连接器的组装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減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降低电连接器的不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外壳与胶芯自动化组装设备,实现连接器外壳及胶芯快速和精确地自动装配,从而代替人工手动组装,提高连接器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外壳与胶芯自动化组装设备,包括有机架以及于机架上依次设置的供料装置、插接组配装置、电性测试装置和出料装置,其中: 该供料装置包括外壳输送机构和胶芯输送机构,该外壳输送机构包括振动盘、外壳传输带以及外壳推移组件,该外壳传输带一端与振动盘的出料ロ相连,该外壳推移组件包括有推外壳气缸、外壳抵推件和外壳滑动座,该外壳滑动座上设置有供外壳移动的外壳滑道,于该外壳滑道一侧壁上设置有供外壳进入的外壳入ロ,该外壳入ロ与外壳传输带相连,该外壳抵推件前端置于外壳滑道中,外壳抵推件后端与推外壳气缸轴端连接,并于外壳抵推件上对应外壳入口设置有用于容纳外壳的凹位,于外壳滑道另ー侧壁上设置有供外壳移出外壳滑道的缺ロ,该缺ロ与上述插接组配装置相连;该胶芯输送机构具有一胶芯传输带,该胶芯传输带另一端也与插接组配装置相连; 推外壳机构胶芯传输带该插接组配装置包括外壳移动机构、导流机构和推胶芯机构,其中该外壳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部和竖向移动部,该横向移动部包括滑动基座和安装于滑动基座上的横向推力气缸及滑动块,该滑动基座上设置有横向导轨,滑动块可滑动式安装于该横向导轨上,该横向推力气缸固装于滑动基座上,横向推力气缸轴端与滑动块连接;该竖向移动部包括滑动板、竖向推力气缸和竖向移动板,该滑动板内壁固定于上述滑动块上,于滑动板外壁上设置有竖向导轨,竖向移动板内壁可上下滑动式安装于该竖向导轨上,竖向推力气缸固装于滑动板顶部,竖向推力气缸轴端与竖向移动板连接,并于竖向移动板外壁上朝下并排设置有用于转移外壳的复数个叉接臂;该导流机构具有一供连接器通过的导流槽,于该导流槽上设置有复数个穿行缺口和一穿行通道,其中,该穿行缺口与上述叉接臂相对应;该推胶芯机构包括预推组件和挤压组件,该预推组件包括预推气缸、胶芯滑动座和胶芯抵推件,该胶芯滑动座上设置有供胶芯移动的胶芯滑道,于该胶芯滑道外侧壁上对应上述胶芯传输带设置有一供胶芯移入的胶芯入口 ;该胶芯抵推件置于胶芯滑道中,该胶芯抵推件前端设置有一用于卡住胶芯的凹槽,胶芯抵推件后端与上述预推气缸轴端连接;该挤压组件与上述预推组件并排设置,并正对上述叉接臂,其包括用于弯折外壳两侧固定脚的侧压模块、用于弯折外壳顶板的顶压模块和用于对已经检测合格的连接器做进一步压紧的压紧模块,该侧压模块、顶压模块和压紧模块位于上述导流机构同侧; 该电性测试装置与上述外壳移动机构同侧,其包括测试气缸、测试滑动座、测试导块和测试连接器,该测试气缸安装于测试滑动座上,于测试滑动座上设置有测试导轨,上述测试导块安装于该测试导轨上,并测试导块后端与测试气缸轴端相连接,上述测试连接器固装于测试导块前端; 该出料装置包括出料传输带和驱动出料传输带运转的传动机构,该出料传输带与上述导流机构中的导流槽相连。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将供料装置、插接组配装置、电性测试装置和出料装置有序结合,形成连接器供料、组配、检测及出料一体化,实现连接器外壳及胶芯快速和精确地自动装配,从而代替人工手动组装,提高连接器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之组装立体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之分解立体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之插接组配装置立体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之插接组配装置另一视角立体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之外壳移动机构立体示意 图6为本专利技术之外壳移动机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 图7为本专利技术之外壳移动机构分解立体示意 图8为本专利技术之推胶芯机构及电性测试装置立体示意 图9为本专利技术之推胶芯机构及电性测试装置另一视角立体示意 图10为本专利技术之出料装置立体示意 图11为本专利技术之预推组件立体示意 图12为本专利技术之预推组件分解立体示意 图13为本专利技术之外壳推移组件立体示意 图14为本专利技术之外壳推移组件分解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20、供料装置21、外壳输送机构211、振动盘212、外壳传输带213、外壳推移组件2131、推外壳气缸2132、外壳抵推件2133、外壳滑动座2134、外壳滑道2135、外壳入口2136、凹位2137、缺ロ30、插接组配装置31、外壳移动机构311、横向移动部3111、滑动基座3112、横向推力气缸3113、滑动块3114、横向导轨312、竖向移动部3121、滑动板3122、竖向推力气缸3123、竖向移动板3124、竖向导轨3125、叉接臂3126、主体部3127、叉臂32、导流机构321、第一导流板3211、台阶3212、固定模块3213、第一固定块3214、第二固定块3215、遮蔽空间3216、通孔3217、卡块322、第二导流板3221、穿行缺ロ3222、穿行通道323、导流槽33、推胶芯机构331、预推组件3311、预推气缸3312、胶芯滑动座3313、胶芯抵推件3314、胶芯滑道3315、胶芯入口3316、凹槽3317、限位块3318、限位板3319、限位槽332、挤压组件3321、侧压模块3322、侧压轨道板3323、侧压气缸3324、侧压部3325、侧压导块3326、侧压头3327、侧压导槽3328、第一侧压头3329、弧形压合脚3330、第二侧压头3331、方形压合脚3340、顶压模块3341、顶压轨道板3342、顶压导槽3343、顶压气缸3344、顶压部3345、顶压导块3346、顶压头3347、第一顶压头3348、楔形压块3349、第二顶压头3350、弧形压块3360、压紧模块3361、压紧滑动座3362、压紧气缸3363、压紧部3364、压紧导块 3365、压紧头40、电性测试装置 41、测试气缸42、测试滑动座 421、测试导轨43、测试导块 44、测试连接器50、出料装置 51、出料传输带52、传动机构。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14所示,一种连接器外壳与胶芯自动化组装设备,包括有机架10以及于机架10上依次设置的供料装置20、插接组配装置30、电性测试装置40和出料装置50,其中: 该供料装置20包括外壳输送机构21和胶芯输送机构22,该外壳输送机构21包括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外壳与胶芯自动化组装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以及于机架上依次设置的供料装置、插接组配装置、电性测试装置和出料装置,其中:该供料装置包括外壳输送机构和胶芯输送机构,该外壳输送机构包括振动盘、外壳传输带以及外壳推移组件,该外壳传输带一端与振动盘的出料口相连,该外壳推移组件包括有推外壳气缸、外壳抵推件和外壳滑动座,该外壳滑动座上设置有供外壳移动的外壳滑道,于该外壳滑道一侧壁上设置有供外壳进入的外壳入口,该外壳入口与外壳传输带相连,该外壳抵推件前端置于外壳滑道中,外壳抵推件后端与推外壳气缸轴端连接,并于外壳抵推件上对应外壳入口设置有用于容纳外壳的凹位,于外壳滑道另一侧壁上设置有供外壳移出外壳滑道的缺口,该缺口与上述插接组配装置相连;该胶芯输送机构具有一胶芯传输带,该胶芯传输带另一端也与插接组配装置相连;该插接组配装置包括外壳移动机构、导流机构和推胶芯机构,其中该外壳移动机构包括横向移动部和竖向移动部,该横向移动部包括滑动基座和安装于滑动基座上的横向推力气缸及滑动块,该滑动基座上设置有横向导轨,滑动块可滑动式安装于该横向导轨上,该横向推力气缸固装于滑动基座上,横向推力气缸轴端与滑动块连接;该竖向移动部包括滑动板、竖向推力气缸和竖向移动板,该滑动板内壁固定于上述滑动块上,于滑动板外壁上设置有竖向导轨,竖向移动板内壁可上下滑动式安装于该竖向导轨上,竖向推力气缸固装于滑动板顶部,竖向推力气缸轴端与竖向移动板连接,并于竖向移动板外壁上朝下并排设置有用于转移外壳的复数个叉接臂;该导流机构具有一供连接器通过的导流槽,于该导流槽上设置有复数个穿行缺口和一穿行通道,其中,该穿行缺口与上述叉接臂相对应;该推胶芯机构包括预推组件和挤压组件,该预推组件包括预推气缸、胶芯滑动座和胶芯抵推件,该胶芯滑动座上设置有供胶芯移动的胶芯滑道,于该胶芯滑道外侧壁上对应上述胶芯传输带设置有一供胶芯移入的胶芯入口;该胶芯抵推件置于胶芯滑道中,该胶芯抵推件前端设置有一用于卡住胶芯的凹槽,胶芯抵推件后端与上述预推气缸轴端连接;该挤压组件与上述预推组件并排设置,并正对上述叉接臂,其包括用于弯折外壳两侧固定脚的侧压模块、用于弯折外壳顶板的顶压模块和用于对已经检测合格的连接器做进一步压紧的压紧模块,该侧压模块、顶压模块和压紧模块位于上述导流机构同侧;该电性测试装置与上述外壳移动机构同侧,其包括测试气缸、测试滑动座、测试导块和测试连接器,该测试气缸安装于测试滑动座上,于测试滑动座上设置有测试导轨,上述测试导块安装于该测试导轨上,并测试导块后端与测试气缸轴端相连接,上述测试连接器固装于测试导块前端;该出料装置包括出料传输带和驱动出料传输带运转的传动机构,该出料传输带与上述导流机构中的导流槽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阳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昶德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