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34580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包括高压气源、驱动段、膜片、被驱动段、测试段、金属丝、模型球和高速数据采集系统;驱动段的一端与被驱动段的一端用膜片连接组成激波管,高压气源与驱动段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的一端与被驱动段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内模型球中的加速度计传感器引线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试段是透明的有机玻璃管,可进行光学测量,测试段有双排孔,每排孔的同一径向截面均匀分布的36个小孔,能精确控制模型球数量、排布、间距,形成实验所需的不同模型球阵,利用加速度计传感器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实现对激波加载颗粒群动态力的直接测量,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一种好的实验装置和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激波与固体颗粒群的相互作用普遍存在于超声速气固两相流中,涉及医疗卫生、清洁能源、材料表面处理、安全防控和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具体应用例如粉末无针注射器、含尘燃气超声速分离、脉冲式粉末灭火器、超音速冷喷涂、固体燃料助推器喷嘴等。开展激波诱导的气固两相流研究,其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是揭示激波与固体颗粒群的相互作用机理,掌握激波加载颗粒群的动态力,而实验研究则是解决该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这就依赖为此专门设计的实验装置。前人利用激波管风洞产生激波,其一是基于光学方法,即利用高速摄影技术获得激波及波后气流驱动下的颗粒群运动图像,获得速度、加速度数据,从而确定颗粒群受力,其主要缺陷是气相参数不能精确控制与测量;其二是针对单球或者若干球模型,开展有效阻力的直接测量,其主要缺陷是不能合理考虑颗粒群的空间排布或者临近颗粒的激波与尾迹涡结构干涉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激波加载双排模型球阵动态力直接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气源(1)、驱动段(2)、膜片(3)、被驱动段(4)、测试段(5)、金属丝(6)、模型球(7)和高速数据采集系统(8);驱动段(2)的一端与被驱动段(4)的一端用膜片(3)连接组成激波管,高压气源(1)与驱动段(2)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5)的一端与被驱动段(4)的另一端相连,测试段(5)内模拟球(7)中的加速度计传感器(12)引线与高速数据采集系统(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利特黄保乾陈婉君施红辉亓洪训张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