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进一步是一种密封机械装置,尤其是一种非注胶式高压泄漏点的带压堵漏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注胶式带压堵漏工艺:制作注胶胎具,将胎具安装在泄漏部位,然后向胎具内注入堵漏胶,使堵漏胶充满胎具腔室,达到消除泄漏的目的。如图1所示,阀体I的上部设置有阀盖2,阀体I内设置介质通道6,介质通道6中部与开关腔5连通,开关腔5上部连通竖直的阀杆孔,阀杆孔通向阀盖2,阀杆孔内置阀杆3,阀塞7置于开关腔5内;介质通道6的开通与否,为阀杆3下部的阀塞7所控制;阀盖2内设置有阀杆密封槽,阀杆密封槽内置密封圈4,用于密封阀杆3与阀杆孔间的缝隙。当密封圈损坏时,从密封阀杆3与阀杆孔间的缝隙处,工作介质(油料)会渗漏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设置了堵漏胎具。其结构如图2、图3所示,堵漏胎具包括圆桶状的胎体8,内形成胎腔10,胎腔10连通管道12,管道12直接焊接于胎体8上,管道12上设置有管阀9 (此处充当注胶阀的作用);在胎体8顶部设置阀杆穿孔11,用于穿过阀杆3。安装时,如图4、5所示,将堵漏胎具下沿置于阀体上,堵漏胎具的胎腔10罩住了阀盖2 (为确保不渗漏,常常需 ...
【技术保护点】
非注胶式高压泄漏点带压堵漏装置,包括堵漏胎具和固紧装置,堵漏胎具包括圆桶状的胎体,内形成胎腔,胎腔连通管道,管道直接焊接于胎体上,管道上设置有管阀;胎体罩于阀体的阀盖上,并被固紧装置所紧固;在胎体顶部设置阀杆穿孔,用于穿过阀杆;其特征在于:在胎体底沿壁上设置环状凹槽A,环状凹槽A内置有O形橡胶密封圈A;在阀杆穿孔周围设置环状凹槽B,环状凹槽B内置有O形橡胶密封圈B。
【技术特征摘要】
1.非注胶式高压泄漏点带压堵漏装置,包括堵漏胎具和固紧装置,堵漏胎具包括圆桶状的胎体,内形成胎腔,胎腔连通管道,管道直接焊接于胎体上,管道上设置有管阀;胎体罩于阀体的阀盖上,并被固紧装置所紧固;在胎体顶部设置阀杆穿孔,用于穿过阀杆;其特征在于:在胎体底沿壁上设置环状凹槽A,环状凹槽A内置有O形橡胶密封圈A ;在阀杆穿孔周围设置环状凹槽B,环状凹槽B内置有O形橡胶密封圈B。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注胶式高压泄漏点带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凹槽A截面为矩形,其开口向底沿;环状凹槽B截面为矩形,其开口向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注胶式高压泄漏点带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凹槽A的内、外直径分别与O形橡胶密封圈A的内、外直径相等,环状凹槽A的深度比O形橡胶密封圈A的截面直径小0.4 — 0.6 mm ;环状凹槽B的外直径比选用的O形橡胶密封圈B的外直径小0.09 — 0.11 mm;环状凹槽B的高度比O形橡胶密封圈B的截面直径小0.14-0.16 mm ;选用的O形橡胶密封圈B的内直径比阀杆直径小0.2 — 0.3 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注胶式高压泄漏点带压堵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凹槽A的内、外直径分别与O形橡胶密封圈A的内、外直径相等,环状凹槽A的深度比O形橡胶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建涛,刘营泽,王纪宏,冯志强,王红军,程红星,吕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