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建新专利>正文

可独立前后驱动短时四轮独立轴输出分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4031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1:23
一种可独立前后驱动短时四轮独立轴输出分动器,其特点是;拨挡手柄杆3,拨叉导杆22、拨叉23都是一个;前后驱动输出轴各自独立,齿轮8和齿轮20常时啮合,齿轮20装配在前驱输出轴18上,齿轮9和齿轮21常时啮合,齿轮21装配在后驱输出轴19上,拨挡齿轮7装配在输入主轴6花键上;当将其7拨到仅与齿轮8啮合时,仅输出前驱驱动力,当将其7拨到与齿轮8和齿轮9同时啮合时,输出前后四轮驱动力,当将其7拨到仅与齿轮9啮合时,仅输出后驱驱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分动功能可使驾驶员根据道路路况,选择更适合的作业驱动力,提高了机动车的整体性能和适用性,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操作方便、噪音小、传动效率高、造价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动力分动装置,具体是一种能将机动车发动机发出的动力经变速器变速后再经本分动装置分动,能够将动力分动独立传输给机动车前后传动轴,也能同时将动力同时传输给机动车前后传动轴,从而可控制机动车能够在独立前轮驱动、前后四轮驱动及独立后轮驱动的三种模式情况下行驶的分动装置。
技术介绍
机动车顾名思义是在机械动力驱动下行驶的各种车辆,机械动力的获取可通过燃油、燃汽在发动机内部燃烧及电能驱动电动机运动而获得,所以不管在什么道路上行驶的车辆都归为机动车。目前机动车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已深入各个领域,机动车的普级是现代文明的标记。虽然机动车的发展已有上百年历史,但其常规驱动方式却没有多大的改变,仍然还是:Ca)仅后轮驱动,(b)仅前轮驱动,(c)后轮驱动+前后四轮驱动,Cd)前轮驱动+前后四轮驱动。机动车以不同驱动方式的应用场合:1.后轮驱动方式主要应用于货车上,利用货车载货重,后轮对道路路面摩擦力大而驱动有力;2.前轮驱动方式主要应用于发动机前置的小型车,小型车车箱位置空间小,载货轻,常规情况下其前置发动机重量都比货物重,所以前轮对道路路面摩擦力都比后轮大,故小型车大多采用前轮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独立前后驱动短时四轮独立轴输出分动器,?其包括分动器箱体1、箱体上盖2、拨挡手柄杆3、拨挡手柄杆座4、拨挡手柄杆盖5、输入主轴6、拨挡滑动齿轮7、前驱过度齿轮8、后驱过度齿轮9、中间过度轴10、中间过度轴定位套11和12、过度齿轮定位侧挡圈13和14、过度齿轮用的滚针轴承15和16、过度齿轮定位中间挡圈17、前驱输出轴18、后驱输出轴19、前驱齿轮20、后驱齿轮21、拨叉导杆22、拨叉23、封口轴承端盖24、开孔轴承端盖25、轴承26、橡胶油封27,?其特征在于:?拨挡过程中所使用的拨挡手柄杆3,?拨叉导杆24、拨叉25都是一个,?就能满足拨挡功能;?设有拨叉槽的拨挡滑动齿轮7装配在输入...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可独立前后驱动短时四轮独立轴输出分动器,其包括分动器箱体1、箱体上盖2、拨挡手柄杆3、拨挡手柄杆座4、拨挡手柄杆盖5、输入主轴6、拨挡滑动齿轮7、前驱过度齿轮8、后驱过度齿轮9、中间过度轴10、中间过度轴定位套11和12、过度齿轮定位侧挡圈13和14、过度齿轮用的滚针轴承15和16、过度齿轮定位中间挡圈17、前驱输出轴18、后驱输出轴19、前驱齿轮20、后驱齿轮21、拨叉导杆22、拨叉23、封ロ轴承端盖24、开孔轴承端盖25、轴承26、橡胶油封27,其特征在干:拨挡过程中所使用的拨挡手柄杆3,拨叉导杆24、拨叉25都是ー个,就能满足拨挡功能;设有拨叉槽的拨挡滑动齿轮7装配在输入主轴6花键上可滑动;前驱过度齿轮8和后驱过度齿轮9通过滚针轴承15和16及侧挡圈13、14、和中间挡圈17分离安装定位在中间过度轴10上,前驱过度齿轮8和前驱齿轮20常时啮合,前驱齿轮20装配在前驱输出轴18上,后驱过度齿轮9和后驱齿轮21常时啮合,后驱齿轮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曾建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