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77848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8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输入轴、输出轴、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所述第一轴上的空套齿轮与输入轴上的滑移齿轮啮合,所述第三轴上的齿轮与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轴上的空套齿轮分别与第一轴上的齿轮、第三轴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轴对应处连接有转向拨叉组件,所述输入轴一侧连接有倒挡组件。该手扶拖拉机变速箱设计精巧,采用中剖分箱体,省掉了轴承盖等零件,节省了材料的使用,提高了传动精度;换挡、变速、中央及最终传动均设计在同一箱体内,结构紧凑;换挡设计紧凑新颖,内外齿啮合相结合,操作灵活轻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变速箱领域,特别是涉及ー种手扶拖拉机变速箱
技术介绍
目前,农机市场上的微型手扶拖拉机变速箱普遍存在体积大、重量重、结构比较复杂、作业时转向困难等问题,会使作业效率下降,且手扶拖拉机很容易损坏,甚至造成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结构紧凑简单、操作轻便、灵活性好、无脱档、乱档的手扶拖拉机变速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输入轴、输出轴、第一轴、第二轴、第三轴,所述第一轴上的空套齿轮与输入轴上的滑移齿轮啮合,所述第三轴上的齿轮与输出轴上的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轴上的空套齿轮分别与第一轴上的齿轮、第三轴上的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轴对应处连接有转向拨叉组件,所述输入轴ー侧连接有倒挡组件。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转向拨叉组件包括转向拨叉焊合件、转向齿轮、弹簧座及弹簧,所述转向齿轮固定在第一轴上,所述转向拨叉焊合件与转向齿轮连接,所述弹簧座固定在第一轴两端,弹簧座内的弹簧与转向齿轮配合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倒挡组件包括倒挡拨叉轴及倒档轴,所述倒挡拨叉轴上的倒挡拨叉与倒档轴上的滑移齿轮连接,所述倒档轴上的滑移齿轮与输入轴上的空套齿轮啮合。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倒挡拨叉与倒挡拨叉轴之间设置有弹簧及钢珠,所述弹簧与钢珠配合设置。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箱体包括左箱体和右箱体,所述左箱体和右箱体对称连接。在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与箱体之间设置有防护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手扶拖拉机变速箱设计精巧,采用中剖分箱体,省掉了轴承盖等零件,节省了材料的使用,提高了传动精度;换挡、变速、中央及最終传动均设计在同一箱体内,结构紧凑;换挡设计紧凑新颖,内外齿啮合相结合,操作灵活轻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手扶拖拉机变速箱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输出轴,2、防护套,3、驱动齿轮,4、左箱体,5、右箱体,6、第三轴,7、齿轮,8、第二轴,9、空套齿轮,10、第一轴,11、空套齿轮,12、转向齿轮,13、弹簧座,14、弹簧,15、空套齿轮,16、转向拨叉焊合件,17、输入轴,18、滑移齿轮,19、倒档轴,20、齿轮,21、倒挡拨叉,22、弹簧,23、钢珠,24、倒挡拨叉轴,25、空套齿轮,26、滑移齿轮,27、宦人興两口名> O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I,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一种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输入轴17、输出轴I、第一轴10、第二轴8、第三轴6,所述第一轴10上的空套齿轮15与输入轴17上的滑移齿轮18啮合,所述第三轴6上的齿轮7与输出轴I上的驱动齿轮3啮合,所述第二轴8上的空套齿轮9分别与第一轴10上的齿轮20、第三轴6上的齿轮7啮合,所述第一轴10对应处连接有转向拨叉组件,所述输入轴17 —侧连接有倒挡组件。所述转向拨叉组件包括转向拨叉焊合件16、转向齿轮12、弹簧座13及弹簧14,所述转向齿轮12固定在第一轴10上,所述转向拨叉焊合件16与转向齿轮12连接,所述弹簧座13固定在第一轴10两端,弹簧座13内的弹簧14与转向齿轮12配合连接,通过拨动左右两个转向拨叉焊合件16即可轻松实现转向功能。所述倒挡组件包括倒挡拨叉轴24及倒档轴19,所述倒挡拨叉轴24上的倒挡拨叉21与倒档轴19上的滑移齿轮25连接,所述倒档轴19上的滑移齿轮25与输入轴17上的空套齿轮26啮合,所述倒挡拨叉21与倒挡拨叉轴24之间设置有弹簧22及钢珠23,所述弹簧22与钢珠23配合设置。所述箱体包括左箱体4和右箱体5,所述左箱体4和右箱体5对称连接,左箱体4、右箱体5之间通过若干螺钉紧固,安装拆卸方便。所述输出轴I与箱体之间设置有防护套2,防护套2内设置有密封圈,密封效果较好,提高了输出轴I的性能。使用时,制动离合器27,动力由输入轴17输入,当输入轴17上的滑移齿轮18与第一轴10的上的空套齿轮15结合时,实现低速挡,当第一轴10上的齿轮27与第二轴8上的空套齿轮9结合时,实现中速挡,当第二轴8上的空套齿轮9与第三轴6上的齿轮7结合时,实现高速挡,第三轴6上的齿轮7与输出轴I上的驱动齿轮3结合,从而输出动力。倒车时,输入轴17通过滑移齿轮26将动力传递给倒档轴19,倒档轴19上的空套齿轮25将动力传递给倒挡拨叉轴24上的倒挡拨叉21,从而实现倒车。该手扶拖拉机变速箱是为小型、多功能手扶拖拉机配套开发的产品。该款手扶拖拉机面向泰国、緬甸等东南亚市场,整机结构紧凑,外型美观,该机型一机多用,具有很好的性价比优势。该手扶拖拉机变速箱设计精巧,采用中剖分箱体,换挡、变速、中央及最终传动均设计在同一箱体,结构紧凑,有(3+1)档,操作轻便,性能可靠。该变速箱总成的中剖分箱体采用加工中心等高精度设备保证精度,主要零件齿轮和齿轮传动轴,采用成熟的加工工艺,并通过严格的装配和测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东南亚农机市场手拖产品正处在升级换代过程之中,轻便、可靠、多功能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泰国农机企业纷纷加快了产品开发更新的步伐,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该手扶拖拉机变速箱的各项性能优异(I)变速器传动比低速档I档为44:1,中速档2档为23:1,高速档3档为8:1,倒车档为56:1 ; (2)变速换挡系统固定滑动定位型,换档性能灵活、到位、无脱档、乱档;(3)噪声彡86dB ;(4)匹配柴油机转速2400/分功率,7-12马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手扶拖拉机变速箱设计精巧,采用中剖分箱体,省掉了轴承盖等零件,节省了材料的使用,提高了传动精度;换挡、变速、中央及最終传动均设计在同一箱体内,结构紧凑;换挡设计紧凑新颖,内外齿啮合相结合,操作灵活轻便,具有推广使用价值。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 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输入轴(17)、输出轴(I)、第一轴(10)、第二轴(8)、第三轴(6),所述第一轴(10)上的空套齿轮与(15)输入轴(17)上的滑移齿轮(18)啮合,所述第三轴(6)上的齿轮(7)与输出轴(I)上的驱动齿轮(3 )啮合,所述第二轴(8 )上的空套齿轮(9 )分别与第一轴(10 )上的齿轮(20 )、第三轴(6 )上的齿轮(7)啮合,所述第一轴(10)对应处连接有转向拨叉组件,所述输入轴(17) —侧连接有倒挡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拨叉组件包括转向拨叉焊合件(16)、转向齿轮(12)、弹簧座(13)及弹簧(14),所述转向齿轮(12)固定在第一轴(10)上,所述转向拨叉焊合件(16)与转向齿轮(12)连接,所述弹簧座(13)固定在第一轴(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输入轴(17)、输出轴(1)、第一轴(10)、第二轴(8)、第三轴(6),所述第一轴(10)上的空套齿轮与(15)输入轴(17)上的滑移齿轮(18)啮合,所述第三轴(6)上的齿轮(7)与输出轴(1)上的驱动齿轮(3)啮合,所述第二轴(8)上的空套齿轮(9)分别与第一轴(10)上的齿轮(20)、第三轴(6)上的齿轮(7)啮合,所述第一轴(10)对应处连接有转向拨叉组件,所述输入轴(17)一侧连接有倒挡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亦春高文伟周军李迪王国庆华及人朱玉查培成邹志琴丁文辉顾建芬周志光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飞天齿轮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