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硼氮共掺杂石墨碳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面临的是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和能源研究者都在不断的寻求更加清洁的绿色能源。绿色能源是现代能源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前,各种车辆能源结构的合理调配已经成为世界交通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化学物理电源作为动力电源的环保电动车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技术热潮。自从纳米碳管发现以来,研发新型的碳材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主要是碳材料是重要的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但是由于纯碳组分的碳材料存在众多的限制和不足,对其进行其它元素的掺杂就成了最有效的途径,其中又以硼、氮原子取带掺杂改性最为引人注目。目前,只有硼氮共掺杂的碳纳米管的制备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然后,对于硼氮共掺杂的石墨化碳材料的合成方面报道较少,其中以化学气相沉积方法为主。但是这个方法制备的产品形貌不均一、产量低、产品中硼氮含量也不可控。综上所述,现有硼氮共掺杂石墨碳存在制备工艺复杂、反应条件苛刻、产品的微观形貌不可控、硼和氮 ...
【技术保护点】
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合成硼氮共掺杂石墨化纳米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合成硼氮共掺杂石墨化纳米碳的方法是由下述步骤完成的:一、用超声法、酸处理法或碱处理法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离子交换树脂;二、将经过预处理后的离子交换树脂加入到溶剂中,再在温度为25~80℃、搅拌速度为100~300r/min条件下加入含有硼元素的化合物以及石墨化的催化剂,然后搅拌6~30h,得到前驱体;三、在温度为200~500℃、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步骤二的前驱体预碳化1~6h,得到预碳化的前驱体;四、以2~15℃/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升至550~1400℃,再在550~1400 ...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合成硼氮共掺杂石墨化纳米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合成硼氮共掺杂石墨化纳米碳的方法是由下述步骤完成的: 一、用超声法、酸处理法或碱处理法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离子交换树脂; 二、将经过预处理后的离子交换树脂加入到溶剂中,再在温度为25 80°C、搅拌速度为100 300r/min条件下加入含有硼元素的化合物以及石墨化的催化剂,然后搅拌6 30h,得到前驱体; 三、在温度为200 500°C、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步骤二的前驱体预碳化I 6h,得到预碳化的前驱体; 四、以2 15°C /min的升温速度由室温升至550 1400°C,再在550 1400°C条件下热处理预碳化的前驱体20 3000min,得到热处理后的前驱体;其中热处理气氛为氮气、氩气、氦气和氨气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按任意比混合的混合物,流量为40 600mL/min ; 五、用低温酸处理或者是加热回流法处理步骤四中热处理后的前驱体,再用蒸馏水洗涤至洗液的PH = 7,然后干燥得到硼氮共掺杂石墨碳,即完成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合成硼氮共掺杂石墨化纳米碳的方法;其中步骤二中离子交换树脂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 (5 20),离子交换树脂与石墨化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 (0.2 3),含有硼元素的化合物与石墨化的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 (I 10),其中溶剂为水和乙醇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合成硼氮共掺杂石墨化纳米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离子交换树脂为阴阳离子交换树脂、大孔离子交换树脂、螯合离子交换树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合成硼氮共掺杂石墨化纳米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阴阳离子交换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宏刚,王蕾,于鹏,尹杰,赵璐,赵冬冬,周卫,田春贵,田国徽,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