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拆卸组合式麦克风,所述拆卸组合式麦克风包括相互独立的麦克风单元、头上单元、手持单元,所述麦克风单元可以与所述头上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头上用模式,还可以放置到所述手持单元的容腔中,与所述手持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手持用模式,满足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用户对麦克风使用方式的要求,节约资源和空间,方便收纳和整理,制作简单;进一步的,述拆卸组合式麦克风还包括支架台,所述麦克风单元与手持单元组合后进一步与支架台组合,形成桌面用模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麦克风
,尤其涉及一种拆卸组合式麦克风。
技术介绍
传统麦克风的使用方式基本有三种:手持、头戴、桌上型,以满足人们在不同使用环境下选择不同的麦克风。例如,一个在家中使用多媒体电视、电脑等设备的用户,当他应用多媒体电视唱歌时,需要使用手持麦克风,而当他玩网络互动游戏时,由于游戏需要手、脚、嘴等同时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手持麦克风就不再适合,需要头戴麦克风或者桌上型麦克风。由此可见,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用不同的麦克风,使得用户需要购置多种类型的麦克风以备用,很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以及收纳整理的麻烦。因此,需要一种拆卸组合式麦克风,以避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卸组合式麦克风,能够组合出包括手持、头上等多种使用方式的麦克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拆卸组合式麦克风,包括:相互独立的麦克风单兀、头上单兀、手持单兀;所述麦克风单兀包括麦克风头和安装头;所述头上单兀包括弯曲部以及连接所述弯曲部并用于配合所述安装头的固定部,所述头上单元与所述麦克风单元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头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而组合在一起;所述手持单元包括带有容腔和透声部的外壳,所述麦克风单元通过将麦克风头对准所述透声部以放置到所述容腔中固定,进而使得所述麦克风单元与所述手持单元组合在一起。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头与所述固定部的配合方式为卡合方式或者螺纹配合的方式。进一步的,所述弯曲部为耳挂式结构或者头带式结构。进一步的,所述麦克风单元还包括连接麦克风头和安装头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多功能按键以及电池盒。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单元包括前壳和配合前壳形成容腔的后壳,所述透声部设置在前壳的前端,所述后壳上设有用于配合所述麦克风单元的安装头的固定件。进一步的,所述麦克风头包括话筒以及连接话筒的麦克杆,所述麦克杆位于所述主体内并在外力作用下从所述主体内滑进滑出。进一步的,所述前壳的后端设有第一凹口,所述后壳的前端设有对齐所述第一凹口的第二凹口 ;当所述前壳和后壳配合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组合成一个孔,暴露出所述多功能按键。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单元的透声部中设有拾音器,所述容腔靠近拾音器的位置处设有第二触点,所述麦克风单元的麦克风头上设有配合所述手持单元的第二触点的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电接触,使得所述拾音器开启。进一步的,所述的拆卸组合式麦克风,还包括独立的支架台,所述支架台包括底座和固定于底座上的支架,所述支架顶端设有用于夹持所述手持单元的外壳的夹持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一种拆卸组合式麦克风及其制作方法,所述拆卸组合式麦克风包括相互独立的麦克风单元、头上单元、手持单元,所述麦克风单元可以与所述头上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头上用模式,还可以放置到所述手持单元的容腔中,与所述手持单元组合在一起,形成手持用模式,满足在不同使用环境下用户对麦克风使用方式的要求,节约资源和空间,方便收纳和整理,制作简单;进一步的,述拆卸组合式麦克风还包括支架台,所述麦克风单元与手持单元组合后进一步与支架台组合,形成桌面用模式。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麦克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头上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手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4A和图4B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拆卸组合式麦克风的头上用模式的组装示意图;图5A至图5C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拆卸组合式麦克风的手持用模式的组装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拆卸组合式麦克风的桌面用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公开一种拆卸组合式麦克风,包括相互独立的麦克风单元、头上单元、手持单元;所述麦克风单元包括麦克风头和安装头;所述头上单元包括弯曲部以及连接所述弯曲部并用于配合所述安装头的固定部,所述头上单元与所述麦克风单元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头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而组合在一起;所述手持单元包括带有容腔和透声部的外壳,所述麦克风单元通过将麦克风头对准所述透声部以放置到所述容腔中固定,进而使得所述麦克风单元与所述手持单元组合在一起。即麦克风单元可以与头上单元组合成头上用模式,也可以与手持单元组合成手持用模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然而,本技术可以用不同的形式实现,不应认为只是局限在所述的实施例。图1A和图1B分别是本实施例的麦克风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头上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手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A和1B、图2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拆卸组合式麦克风,包括:相互独立的麦克风单元1、头上单元2、手持单元3。其中,麦克风单元I相当于一个转换单元,可以与头上单元2组合成头上用模式,也可以与手持单元3组合成手持用模式。请参考图1A和1B,本实施例中,所述麦克风单元I包括麦克风头11、安装头12以及连接麦克风头11和安装头12的主体10,所述主体10上设有多功能按键101以及电池盒13。多功能按键101可以实现电源开关、录音、音量控制等功能。优选的,所述麦克风头11为伸缩结构,包括话筒以及连接话筒的麦克杆(未图示),所述麦克杆位于所述主体10内并在外力作用下从所述主体内滑进滑出,以使得在头上用模式中麦克风单元11的麦克风头可以靠近使用者的口部,提高收声效果。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头上单元2包括弯曲部20以及连接所述弯曲部20并用于配合所述麦克风单元的安装头12的固定部21,所述头上单元2与所述麦克风单元I通过所述固定部21与所述安装头12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而组合在一起,形成头上用模式。其中,所述麦克风单元I的安装头12与所述头上单元2的固定部21的配合方式可以为卡合方式,也可以是螺纹配合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方式。卡合方式例如是卡块与卡槽配合的方式,螺纹配合方式例如是是螺钉与螺母配合或内外螺纹配合方式;;所述弯曲部20可以是为耳挂式结构(类似于常见的助听器、蓝牙耳机等的耳挂结构),也可以是头带式结构(类似于头戴耳机的头带结构),而且弯曲部20可以仅有一端连接固定部21,也可以两端均连接固定部21,弯曲部20与固定部21可以是一体成型方式连接,也可以是通过螺纹、卡扣、插合等方式连接。图2中示出的头上单元2为头戴式结构,弯曲部20为头带式结构,两端各通过插脚插入插孔中的过盈配合方式连接一个固定部21 ;固定部21包括卡槽211,以配合图1A示出的麦克风单元I的安装头12上设置的卡块121。因此,本技术所述的头上用模式根据所述头上单元的弯曲部结构的不同包括两种子模式:耳挂用模式和头戴用模式。请参图3、图5A、5B,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单元3包括带有容腔和透声部32的外壳,所述麦克风单元I通过将麦克风头11对准所述透声部32以放置到所述容腔中固定,进而使得所述麦克风单元I与所述手持单元3组合在一起,形成手持用模式。本实施例的手持单兀3的外壳包括前壳30和配合前壳30的后壳31,所述透声部32设置在前壳30的前端,可以与前壳30 —体成型,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后壳31上设有用于配合所述麦克风单元I的安装头的固定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拆卸组合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麦克风单元、头上单元、手持单元;所述麦克风单元包括麦克风头和安装头;所述头上单元包括弯曲部以及连接所述弯曲部并用于配合所述安装头的固定部,所述头上单元与所述麦克风单元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头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而组合在一起;所述手持单元包括带有容腔和透声部的外壳,所述麦克风单元通过将麦克风头对准所述透声部以放置到所述容腔中固定,进而使得所述麦克风单元与所述手持单元组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拆卸组合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独立的麦克风单元、头上单元、手持单元;所述麦克风单元包括麦克风头和安装头;所述头上单元包括弯曲部以及连接所述弯曲部并用于配合所述安装头的固定部,所述头上单元与所述麦克风单元通过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头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而组合在一起;所述手持单元包括带有容腔和透声部的外壳,所述麦克风单元通过将麦克风头对准所述透声部以放置到所述容腔中固定,进而使得所述麦克风单元与所述手持单元组合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组合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头与所述固定部的配合方式为卡合方式或者螺纹配合的方式。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组合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为耳挂式结构或者头带式结构。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拆卸组合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单元还包括连接麦克风头和安装头的主体,所述主体上设有多功能按键以及电池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拆卸组合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单元的外壳包括前壳和配合前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施展,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