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振起偏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149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偏振起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晶体支架、一洛匈棱镜、一布儒斯角补偿片,所述的洛匈棱镜、布儒斯角补偿片沿入射光依次固定于晶体支架上,所述洛匈棱镜由通光面平行的第一晶体棱镜片和第二晶体棱镜片通过胶合或者光胶构成,所述的第一晶体棱镜片和第二晶体棱镜片光轴互相垂直,所述的第一晶体棱镜片端面、第二晶体棱镜片与入射光成布儒斯特角,所述的布儒斯角补偿片光轴方向与第一晶体棱镜片的光轴方向相同。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偏振起偏器具有透过率高,镀膜简单,适用波长及温度范围宽、且可以降低成本,改善入射光损耗较大,透过率低的不足之处。等诸多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偏振起偏器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偏光技术及激光应用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偏光器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偏光分束镜就是一种重要偏光器件。洛匈棱镜是最常见的一种起偏分束元件,一般由双折射晶体冰洲石制作的,并因其偏振度高、透过率高以及机械稳定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光学系统。冰洲石由于天然资源限制,需要开发新材料替代。在400nm 2000nm波长范围内,YV04晶体是一种具有高偏振比、高透过率的双折射晶体,被应用于制作晶体偏振器件;但是其熔点高,不易生长出高品质晶体。利用a -BBO用于制作洛匈棱镜,其透光波长范围为:190nm 3500nm,可以在紫外波长范围被广泛应用;但是a-BBO由于存在固态相变,使其在生长过程中容易断裂。一般晶体起偏器要在很大波长范围内应用,需要在晶体表面镀增透膜,由于通常双折射晶体在常用波长范围:190nm 800nm的折射率变化较大,镀增透膜实现起来就比较困难。另外,利用常规的洛匈棱镜来获得偏振光时,由于光的折射特性,出射偏振光在光路上与入射光存在一定的平移。以上为利用洛匈棱镜获得的偏振光的起偏器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镀膜工艺简单、且可以降低成本的偏振起偏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偏振起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晶体支架、一洛匈棱镜、一布儒斯角补偿片,所述的洛匈棱镜、布儒斯角补偿片沿入射光依次固定于晶体支架上,所述洛匈棱镜由通光面平行的第一晶体棱镜片和第二晶体棱镜片通过胶合或者光胶构成,所述的第一晶体棱镜片和第二晶体棱镜片光轴互相垂直,所述的第一晶体棱镜片端面、第二晶体棱镜片与入射光成布儒斯特角,所述的布儒斯角补偿片光轴方向与第一晶体棱镜片的光轴方向相同。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晶体棱镜片、第二晶体棱镜片为双折射晶体棱镜片,所述的布儒斯角补偿片为双折射晶体补偿片。进一步,所述的双折射晶体棱镜片、双折射晶体补偿片为负单轴双折射晶体Ca3 (BO3)2,其紫外截止波长为180nm,容易得到大尺寸高质量的晶体,在紫外区域使用优势明显。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偏振起偏器,通过设计端面结构角,使得入射光近似以布鲁斯特角入射,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入射端面镀膜难度,增大起偏器的透过率;布儒斯角补偿片采用布鲁斯特角入射,这样可以在不影响透过率的情况下,补偿光束平移。另外,所用晶体材料CBO在深紫外波段有着很高的透过率,这样起偏器可以弥补紫外波段覆盖使用的不足。与传统棱镜型晶体起偏器相比,本技术结构的起偏器,具有透过率高,镀膜简单,适用波长及温度范围宽、且可以降低成本,改善入射光损耗较大,透过率低的不足之处。等诸多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偏振起偏器实施例1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偏振起偏器实施例2示意图;其中:11.第一晶体棱镜片、12.第二晶体棱镜片、13.布儒斯角补偿片、14.晶体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不,一种偏振起偏器,包括一晶体支架14、一洛匈棱镜、一布儒斯角补偿片13,洛匈棱镜、布儒斯角补偿片13沿入射光依次固定于晶体支架14上,洛匈棱镜由通光面平行的第一晶体棱镜片11和第二晶体棱镜片12通过胶合或者光胶构成,第一晶体棱镜片11和第二晶体棱镜片12光轴互相垂直,其中第一晶体棱镜片11光轴垂直于纸面、第二晶体棱镜片11光轴平行于纸面,第一晶体棱镜片11端面、第二晶体棱镜片12与入射光成布儒斯特角,布儒斯角补偿片13光轴方向与第一晶体棱镜片11的光轴方向相同,也垂直于纸面。进一步,所述的第一晶体棱镜片11、第二晶体棱镜片12为双折射晶体棱镜片,所述的布儒斯角补偿片13为双折射晶体补偿片。进一步,所述的双折射晶体棱镜片、双折射晶体补偿片为负单轴双折射晶体Ca3 (BO3)2,其紫外截止波长为180nm,容易得到大尺寸高质量的晶体,在紫外区域使用优势明显。实施例2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晶体棱镜片11光轴平行于纸面、第二晶体棱镜片11光轴垂直于纸面,布儒斯角补偿片13光轴方向与第一晶体棱镜片11的光轴方向相同,也平行于纸面。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两块第一晶体棱镜片和第二晶体棱镜片以布儒斯角为端面构成洛匈棱镜,当入射光以布鲁斯特角入射到洛匈棱镜端面,O光部分透射,e光可以完全透过晶体,由于O光和e光在第一晶体棱镜片中的折射率不同,则以不同的折射角分开,在第二棱镜片中O光和e光进一步分开,并在后续加另一片平行布儒斯角补偿片,补偿e光的水平位移,让O光偏折到底部,最终得到高效光比的e光,从而构成晶体型偏振起偏器,O、e光的折射率分别为%、I,入射布儒斯角的选择应满足以下条件:I) e光能够绝大部分或者完全透射,即有在左端面入射角满足:0 j = acrtan (n0/n), n为光轴空气中的折射率;2)应当保证棱镜在整个使用波长范围内e光有很高的透过率。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振起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晶体支架、一洛匈棱镜、一布儒斯角补偿片,所述的洛匈棱镜、布儒斯角补偿片沿入射光依次固定于晶体支架上,所述洛匈棱镜由通光面平行的第一晶体棱镜片和第二晶体棱镜片通过胶合或者光胶构成,所述的第一晶体棱镜片和第二晶体棱镜片光轴互相垂直,所述的第一晶体棱镜片端面、第二晶体棱镜片与入射光成布儒斯特角,所述的布儒斯角补偿片光轴方向与第一晶体棱镜片的光轴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振起偏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晶体支架、一洛匈棱镜、一布儒斯角补偿片,所述的洛匈棱镜、布儒斯角补偿片沿入射光依次固定于晶体支架上,所述洛匈棱镜由通光面平行的第一晶体棱镜片和第二晶体棱镜片通过胶合或者光胶构成,所述的第一晶体棱镜片和第二晶体棱镜片光轴互相垂直,所述的第一晶体棱镜片端面、第二晶体棱镜片与入射光成布儒斯特角,所述的布儒斯角补偿片光轴方向与第一晶体棱镜片的光轴方向相同。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砺卢秀爱张扬陈燕平林江铭任策陈卫民缪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高意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