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雨伞,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滴防湿雨伞。
技术介绍
下雨天雨伞作为常用的避雨工具得以广泛使用,但是在使用雨伞的过程中由于雨伞周围都有雨水滴下来,导致行走过程中无论伞向哪个方向倾斜都易被雨水淋湿,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给一种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防滴防湿雨伞。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在雨伞伞面的边缘装一挡水条,挡水条底部固定在伞面上,挡水条的上部与伞面形成一条导水凹槽,导水凹槽底部有两个渗水口,分别位于两相邻的伞骨架处,与两个渗水口相对应伞柄的另一侧有一凸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挡水条能够防止雨水从各个方向滴落,采用导水凹槽能弓丨导雨水从渗水口流出,控制雨水滴落方向,这就有效了解决雨水滴湿现象;同时伞柄上的凸点设计使人能快速找到渗水口,操作简单,盲人也能方便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防滴防湿雨伞结构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滴防湿雨伞的结构示意图。1、伞面 2、伞骨架3、挡水条4、渗水口 a 5、导水凹槽6、渗水口 b 7、伞柄8、凸点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防滴防湿雨伞是在雨伞伞面I的边缘装一挡水条3,挡水条3底部固定在伞面I上,挡水条3的上部与伞面I形成一条导水凹槽5,导水凹槽5底部有渗水口 a4和渗水口 b6,分别位于两相邻的伞骨架2处,与两个渗水口对应的伞柄7的另一侧有一凸点8。使用时,将凸点8置于大拇指处,渗水口就可以处在人体的前方,这样就可以知道雨水滴落的位置,防止被滴湿。
【技术保护点】
防滴防湿雨伞,其特征在于:它是在雨伞伞面(1)的边缘装一挡水条(3),挡水条(3)底部固定在伞面(1)上,挡水条(3)的上部与伞面(1)形成一条导水凹槽(5),导水凹槽(5)底部有两个渗水口(4)和(6),分别位于两相邻的伞骨架(2)处,与两个渗水口相对应伞柄(7)的另一侧有一凸点(8)。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滴防湿雨伞,其特征在于:它是在雨伞伞面(I)的边缘装一挡水条(3),挡水条(3)底部固定在伞面(I)上,挡水条(3)的上部与伞面(I)形...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