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负极、电池极组和超级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1273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负极、电池极组和超级蓄电池。该电池负极包含负极构件和碳膜,上述碳膜包覆在负极构件的外面。电池极组包括多个正极和多个负极和隔膜,该正极和负极交替设置,该隔膜贴设于相邻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负极含有上述电池负极。超级蓄电池包括多个上述电池极组。该电池负极解决了现有的碳膜容易脱落的问题,避免了初期性能检测异常和循环衰减,并且更容易操作和推广,从而使超级蓄电池具有大电流性能,循环寿命大大延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技术属于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超级蓄电池负极的表面处理技术、超级蓄电池极组的组成结构和超级蓄电池。
技术介绍
人类进入21世纪后,面临环境与资源两大挑战,其中交通运输的石化燃料和尾气排放给环境造成不可低估的坏影响。向电动车时代靠拢、发展“绿色交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而作为动力的电源是电动车辆的核心。目前作为动力的化学电源(锂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等),其中相对而言,铅酸蓄电池由于技术成熟、价格较低而被广泛用来作为电动车的动力,其性能水平能否提高是决定铅酸蓄电池生命力的关键。超级蓄电池是基于铅酸蓄电池而衍生出的一类重要的新型蓄电池,可以提高蓄电池的功率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超级蓄电池可以变更组合,适应各种用途,除了电动车的动力电源之外,还可适合固定型电池,UPS,边远地区的光伏系统等。超级蓄电池是由双性极板组装而成,即电容电池,是由蓄电池与超级电容器复合在一个电池内,不再另外并联超级电容器。电池内的超级电容器能在电池充/放电时对电池起着保护性的缓冲作用。这一复合体系能够适应电动车辆在加速与制动时快速提供能量与快速吸收能量。为了获得巨大的电容量,超级电容器尽可能缩短电极间距离和增大电极表面积,将蓄电池的正极作超级电池与超级电容的一个电极,再将蓄电池的负极作成双性电极,这种双性负极在原有极板基础上表面电渗析一薄碳层,从而兼具电容性和电池性,但是工艺配方需要重新制定,并且通过电渗析附上去的碳膜容易从负极上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生产方便的电池负极。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该电池负极的电池极组。本技术实施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该电池极组的超级蓄电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池负极,包含负极构件和碳膜,所述碳膜包覆在所述负极构件的表面。优选地,上述碳膜厚度为0.2 0.3mm ;优选地,上述碳膜为石墨或活性炭的任一种。优选地,上述负极构件呈板状、条状或柱状。以及,一种电池极组,包括多个正极和多个负极和隔膜,该正极、负极交替设置,该隔膜贴设于相邻的正极和负极之间;其中,该负极含有上述电池负极。以及,一种超级蓄电池,包括上述电池极组。上述电池负极采用碳膜包覆结构,使得该电池负极结构牢固,导电性能优异,解决了现有的电渗析法或刷涂法形成碳层容易脱落的问题,避免了初期性能检测异常和循环衰减的现象。上述电池极组由于含有上述电池负极,因此,该电池极组结构牢固,导电性能优巳上述电池超级蓄电池由于包含上述电池极组,因此该超级蓄电池具有大电流性能,循环寿命远远超出普通超级蓄电池。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池负极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池极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生产方便的电池负极1,其结构参见图1。该电池负极包含负极构件11和碳膜12,该碳膜12包覆在负极构件11的表面。具体地,上述碳膜12为石墨或活性炭的任一种,优选为石墨;其厚度为0.2 0.3mm,优选为0.23mm。负极构件11呈板状、条状、柱状中的任意一种,优选为板状。该电池负极,采用碳膜包覆结构,使得该电池负极结构牢固,导电性能优异。有效解决了现有通过电渗析的或刷涂法形成碳层附在负极板上容易脱落的问题,避免了初期性能检测异常和循环衰减的现象;并且,上述负极构件11和碳膜12已有成熟的生产工艺和相应的生产设备齐全,无需额外增加成本,比起修改负极板的配方更容易操作和推广。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池极组,其结构参见图2,该电池极组包括多个正极2和多个负极和隔膜22,该正极2、负极交替设置,该隔膜22贴设于相邻的正极2和负极之间;其中,该负极含有上述图1所述的电池负极I。为了节约篇幅,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如图2所示。该电池极组包括7片正极2,8片负极,隔膜22贴设于相邻的正极2和负极之间,其中,在电池极组中间位置的两负极为如图1所示的电池负极I。当然,该正极2和负极3的数量,以及负极中包含的上述电池负极I的数量和排列位置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而定,均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在开新电池壳之前,根据装配压力,来调整隔板厚度,使其不至于压力太大。上述碳膜以及负极板都已有成熟的生产工艺、相应的生产设备齐全,无需额外增加成本。由于该电池极组含有上述电池负极1,因此,该电池极组结构牢固,导电性能优异。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超级蓄电池,其包括电池壳体和置于电池壳体内的电池极组和电解液。其中,该电池极组上述电池极组。由于上述电池极组结构牢固,导电性能优异,因此,该超级蓄电池具有大电流性能,循环寿命远远超出普通超级蓄电池。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包含负极构件和碳膜,所述碳膜包覆在所述负极构件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包含负极构件和碳膜,所述碳膜包覆在所述负极构件的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膜的厚度为0.2 0.3mm。3.如权利要求广2所述的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碳膜为石墨或活性炭的任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构件呈板状、条状或柱状。5.一种电池极组,包括多个正极和多个负极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农衣守忠洪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雄韬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