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103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6: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一层菲林,所述菲林的上表面镀有第一电极图案层,所述菲林的下表面镀有第二电极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图案层之上的光学胶;位于所述光学胶之上的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容式触摸屏采用的菲林将电极图案分别镀在该菲林的上下两表面,能够达到多点的触控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突出了菲林结构更轻更薄的优势,另一方面减少了加工制程,无需上层菲林和下层菲林的贴合和焗气泡等工艺,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触摸屏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
技术介绍
目前,触摸屏技术得到蓬勃发展。其中,一种技术是电容式触摸屏技术。现有电容式触摸屏中的菲林结构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单层菲林结构,采用单层菲林结构时,图案一般较单一,其多采用三角形插齿结构,可支持的触摸点为单点,使得触摸屏的功能受到限制。为了克服单层菲林结构的图案单一的问题,另外一种是采用双层菲林结构(如图1所示),该触摸屏的结构从顶层到底层依次为:盖板101、第一光学胶102、第一电极图案层103、上层菲林104、第二光学胶105、第二电极图案层106、下层菲林107。在上层菲林104的上表面电镀上第一电极图案层103,作为触摸屏的接受电极,在下层菲林107的上表面电镀上第二电极图案层106,作为触摸屏的驱动电极,在上层菲林104和下层菲林107之间由第二光学胶105粘结贴合在一起。这种结构需要上层菲林和下层菲林的贴合和煽气泡工艺,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式触摸屏,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种电容式触摸屏,包括:一层菲林,所述菲林的上表面镀有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所述菲林的下表面镀有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之上的光学胶;位于所述光学胶之上的盖板;其中,所述光学胶用于将所述盖板和所述菲林的上表面贴合在一起。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为ITO电极图案层。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为接受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为驱动电极层。优选地,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为驱动电极层,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为屏蔽层。优选地,所述光学胶为光学透明胶带或液态光学胶。优选地,所述菲林的材料为PET。本技术采用一种具有菲林新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即具有单层双面导电菲林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替换现有的具有双层菲林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及具有单层菲林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这种具有菲林新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采用的菲林将电极图案分别镀在该菲林的上下两表面。本技术一方面突出了菲林结构更轻更薄的优势,另一方面减少了加工制程,无需上层菲林和下层菲林的贴合和煽气泡等工艺,一定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中具有双层菲林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具有单层双面菲林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屏,在实现触摸屏功能的基础上,将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和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分别镀在单层菲林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这样减少了加工制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的新型触摸屏结构,从顶层至底层,依次包括:盖板201、光学胶202、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203、菲林204、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205,其中,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203和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205分别镀在该菲林20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203和该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205由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制成,例如可以为ITO材料。该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203和该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205均可以为功能层,例如,该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203为接受电极层,该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205为驱动电极层,此时,本技术中具有该单层双面菲林结构的触摸屏相当于现有技术中具有双层菲林结构的触摸屏。但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触摸屏减少了 一层光学胶和一层菲林。这样使得触摸屏具有更轻更薄的优点,而且减少了不同层之间的交界面,提高了透光率,并且节省了上层菲林和下层菲林的贴合和煽气泡工艺,减少了加工制程,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也可以将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203制作为驱动电极层,将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205制作为屏蔽层。且该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203上的图案为三角形图案,此时,本技术中具有该单层双面菲林结构的触摸屏只能实现单点触摸,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具有单层菲林结构的触摸屏。本技术中采用的光学胶可以为光学透明胶带,也可以为液态光学胶。采用菲林的材料可以为PET材料。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层菲林,所述菲林的上表面镀有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所述菲林的下表面镀有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之上的光学胶;位于所述光学胶之上的盖板;其中,所述光学胶用于将所述盖板和所述菲林的上表面贴合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层菲林,所述菲林的上表面镀有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所述菲林的下表面镀有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 位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之上的光学胶; 位于所述光学胶之上的盖板; 其中,所述光学胶用于将所述盖板和所述菲林的上表面贴合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电极图案层和所述第二透明电极图案层为ITO电极图案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杰李仕烈何会楼肖枫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汕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