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持架自动滚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008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持架自动滚压机,包括横向进给机构、支撑座、滚轮、电机、料盘、上料机构、下料机构、对正汽缸、拨叉、上料道、下料道、机架、传动轴、送料机构、退料机构和滚轴,支撑座与横向进给机构固定连接,滚轮与支撑座装连,料盘经支撑板与机架固定连接,电机与料盘传动连接,料盘上具有多个周向均布的容纳孔;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安装架、上料汽缸和上料套,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安装板、下料汽缸和下料套,送料机构包括送料安装板、送料汽缸和送料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造成安全事故,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滚压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滚针轴承用保持架自动滚压机
技术介绍
目前行业上M型保持架滚压成形工艺,是在普通车床上进行的,操作工一只手将工件套入随主轴一同旋转的滚轴上,另一只手旋转小刀架手柄,将安装在刀架上的滚压轮推向工件,当滚压轮、工件、滚轴在水平方向同时接触时,滚压轮开始边旋转边进给,当滚压到规定的窗孔锁量(此锁量是靠小刀架手柄进给刻度控制的)后,操作工一只手反向旋转小刀架手柄、滚压轮退回,另一只手从旋转的滚轴上卸下滚压后的工件,然后再套入待滚压的工件,进入下一个循环,这种滚压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下:操作工在旋转的滚轴上进行频繁的上、下料操作,如果操作工不熟练、或情绪不稳定,容易产生疲劳,并造成安全事故;靠人工控制进给速度和进给行程,工件的塑性变形速度和塑性变形量不一致,最终导致窗孔的内锁量超差,出现漏针或卡针现象;普通车床的功率为7.5KW,无功损失太大,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造成安全事故,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的保持架自动滚压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持架自动滚压机,a、包括横向进给机构、支撑座、滚轮、电机、料盘、上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持架自动滚压机,其特征在于:a、包括横向进给机构(1)、支撑座(2)、滚轮(3)、电机(4)、料盘(5)、上料机构(6)、下料机构(7)、对正汽缸(8)、拨叉(9)、上料道(10)、下料道(11)、机架(12)、传动轴(13)、送料机构(14)、退料机构(15)和滚轴(16),支撑座(2)与横向进给机构(1)固定连接,滚轮(3)与支撑座(2)装连,料盘(5)经支撑板(17)与机架(12)固定连接,电机(4)与料盘(5)传动连接,料盘(5)上具有多个周向均布的容纳孔(5‑1);b、上料机构(6)包括上料安装架(6‑1)、上料汽缸(6‑2)和上料套(6‑3),上料汽缸(6‑2)经上料安装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持架自动滚压机,其特征在于: a、包括横向进给机构(I)、支撑座(2)、滚轮(3)、电机(4)、料盘(5)、上料机构(6)、下料机构(7)、对正汽缸(8)、拨叉(9)、上料道(10)、下料道(11)、机架(12)、传动轴(13)、送料机构(14)、退料机构(15)和滚轴(16),支撑座(2)与横向进给机构(I)固定连接,滚轮(3)与支撑座(2)装连,料盘(5)经支撑板(17)与机架(12)固定连接,电机(4)与料盘(5)传动连接,料盘(5)上具有多个周向均布的容纳孔(5-1); b、上料机构(6)包括上料安装架(6-1)、上料汽缸(6-2)和上料套(6-3),上料汽缸(6-2 )经上料安装架(6-1)装在机架(12 )上,上料套(6-3 )与上料汽缸(6-2 )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上料道(10)与机架(12)固定连接,且出口靠近上料套(6-3)处;上料道(10)的出口与上料机构(6)均位于料盘(5)的同侧; C、下料机构(7)包括下料安装板(7-1)、下料汽缸(7-2)和下料套(7-3),下料汽缸(7-2 )经下料安装板(7-1)装在机架(12 )上,下料套(7-3 )与下料汽缸(7-2 )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下料道(11)与机架(12)固定连接,且入口靠近料盘(5)处,下料道(11)的入口与下料机构(7 )位于料盘(5 )的两侧; d、送料机构(14)包括送料安装板(14-1)、送料汽缸(14-2)和送料套(1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东风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