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圈深滚道的简易校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3002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5:41
一种外圈深滚道的简易校对装置,包括测台(1)和测头(2),被测外圈的设计滚道形状已确定,测台由底座和支撑体构成,所述支撑体配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并形成倒L状,在所述支撑体上端联接测头,测头分为联接段和校对段,其中所述校对段的水平中心线与所述底座的上平面保持平行,其中所述联接段用于联接所述支撑体,所述校对段的水平中心线距所述底座的上平面之间距等于被测外圈宽度的1/2,所述校对段与被测外圈的设计滚道形状相匹配,当被测外圈更换型号时,测头的所述校对段也要及时更换,以便与更换型号被测外圈的设计滚道形状相匹配,所述间距也要作出对应调整,具有制作简单,安装容易,方便校对,降低校对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轴承检测
,尤其是一种外圈深滚道的简易校对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轴承的生产加工中,外圈的滚道加工是不可缺少的一道工序,在滚道加工后常常要使用专用仪器测量来校对所加工滚道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对于滚道较深的外圈,专用仪器常常伸不到滚道的底部,校对起来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外圈深滚道的简易校对装置,该简易校对装置制作简单,只要更换测头就能快速校对不同深度的外圈滚道,同批量校对时间得到缩短,提高了校对效率。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圈深滚道的简易校对装置,包括测台和测头,被测外圈的设计滚道形状已确定,测台由底座和支撑体构成,所述支撑体配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并形成倒L状,在所述支撑体上端联接测头,测头分为联接段和校对段,其中所述校对段的水平中心线与所述底座的上平面保持平行,其中所述联接段用于联接所述支撑体,所述校对段的水平中心线距所述底座的上平面之间距等于被测外圈宽度的1/2。上述所述校对段与被测外圈的设计滚道形状相匹配。由于采用如上所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产生如下效果:1、本技术的简易校对装置制作简单,安装容易,方便了检查员的校对工作。2、只要更换测头就能快速校对不同深度的外圈滚道,使同批量校对时间得到缩短,提高了校对效率,降低了校对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简图。图1中:1-测台;2 -测头。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一种外圈深滚道的简易校对装置,该简易校对装置主要用于校对被测外圈深滚道是否符合其设计滚道形状,被测外圈的所述设计滚道形状已确定。结合图1,本技术包括测台I和测头2,测台I由底座和支撑体构成,所述支撑体配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并形成倒L状,在所述支撑体上端联接测头2,测头2分为联接段和校对段,其中所述校对段的水平中心线与所述底座的上平面保持平行,其中所述联接段用于联接所述支撑体,所述校对段的水平中心线距所述底座的上平面之间距等于被测外圈宽度的1/2,所述校对段与被测外圈的设计滚道形状相匹配,当被测外圈更换型号时,测头的所述校对段也要及时更换,以便与更换型号被测外圈的设计滚道形状相匹配,所述间距也要作出对应调整。将被测外圈套在所述支撑体之中并置于所述底座上,测头的联接段是被测外圈的设计滚道外形,将被测外圈的深滚道推向测头的联接段,如果所述联接段完全与被测外圈的深滚道重合并达到规定的深度,说明被测外圈的深滚道符合该外圈的设计滚道,反之说明被测外圈的深滚道不符合该外圈的设计滚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圈深滚道的简易校对装置,包括测台(1)和测头(2),被测外圈的设计滚道形状已确定,其特征是:测台(1)由底座和支撑体构成,所述支撑体配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并形成倒L状,在所述支撑体上端联接测头(2),测头(2)分为联接段和校对段,其中所述校对段的水平中心线与所述底座的上平面保持平行,其中所述联接段用于联接所述支撑体,所述校对段的水平中心线距所述底座的上平面之间距等于被测外圈宽度的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圈深滚道的简易校对装置,包括测台(I)和测头(2),被测外圈的设计滚道形状已确定,其特征是:测台(I)由底座和支撑体构成,所述支撑体配置在所述底座的一端并形成倒L状,在所述支撑体上端联接测头(2),测头(2)分为联接段和校对段,其中所述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娟娟王蔚霞曾莉左菲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