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子怡专利>正文

一种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29786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包括孵育杯、设置在孵育杯中的支架以及通气装置,支架上设有呈辐射状设置的多个安放架,所述安放架上安放有组织杯,所述通气装置设有进气管以及与进气管导通的多个围绕进气管呈辐射状设置的出气管,多个出气管与多个安放架一一对应地放置且出气管位于安放架下方,出气管上与安放架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孵育杯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孵育杯内部空腔的下部导通的液体进液循环机构,所述液体进液循环机构设有与外界导通的进液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能够持续地通氧,提高氧浓度,避免细胞受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学分析
,特别涉及一种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
技术介绍
微观生物电生理学技术是对接近生理状态的细胞采用膜片钳、共聚焦显微镜等技术观察各种离子电流、电压的变化。膜片钳即采用微电极钳制细胞电压或电流,进行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离子通道、神经电传导、化学递质传导等研究。共聚焦显微镜则可用于对活细胞内的钙、钠、氯、氢等特定成分进行动态监测,制作这些成分的动态变化曲线。研究的对象包括所有可兴奋性细胞,如大脑、脊髓、周围神经、心肌、生殖细胞等。所使用的细胞可来自动物的组织块、急性分离的原代细胞或者稳定培养传代的细胞株。为了更好地模拟在体的生理状态,提高实验稳定性,避免细胞变性、凋亡等因素影响实验结果,通常需要在持续通氧的缓冲液中培养上述组织块或细胞,延长组织块及细胞活性。相对于其他体细胞,神经细胞缺血、缺氧6分钟以上即进入不可逆转的凋亡程序,更需要提供稳定的培养条件和环境。尤其是成年动物的脑片、脊髓片及急性分离的神经元,耐受缺氧的能力更低,在离体处理的过程中实验人员稍有疏忽即导致所有神经元死亡,无法顺利进行研究。而且,器械、水流、气包对组织块或原代细胞的碰撞均可能对细胞造成损害,使其无法达到稳定的生理水平。因此,有必要选用可持续通氧的孵育槽进行组织块及细胞的培养。目前试验时常用的孵育槽有三种。第一种是最常用的,即直接使用50ml的小烧杯作为孵育槽,盛满模仿组织液的缓冲溶液,如人工脑脊液,持续通入氧混合气。第二种为Gibb脑片孵育槽,由英国伦敦大学Alasadair J Gibb博士设计,其结构为:把35mm Petri培养皿及其盖子去掉底部,把纱网卡在余下的两个圆环之间,用注射器外壳去掉头尾两端余下的塑料管,用塑料管把卡着纱网的圆环卡在IOOml烧杯的中部。在塑料管中插入2-3_内径的小管,杯内盛满缓冲的孵育液后,经小管持续通入氧混合气。该孵育槽的优点是氧混合气的气泡在塑料管内由下而上推动缓冲液流动,在管外由上而下缓慢流动,脑片被流动的液体贴附在纱网上,不容易飘起。第三种孵育槽由美国耶鲁大学的James R Moyer博士设计:把24孔培养皿的底部去除,打磨周边,避免锐利的边缘损伤组织;每培养孔的四壁均打孔;以利于培养液循环流动;整个24孔板对半切开,置入培养槽,底部使用尼龙丝袜承托,持续通氧。现有技术的孵育槽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由于氧气的溶解率低,持续通入的氧混合气的气泡多直接上升后离开水面,难以维持整个体系的溶液呈有效氧饱和状态,较少向下扩散至组织片或细胞,实验证明急性分离的成年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在以上孵育槽中难以长时间维持正常生理状态;2、第一、第二种孵育槽的小烧杯或单个圆环卡内置入的多个组织片容易聚集,在液体流动、容器被搬动过程中易于因移位而无法区分;3、第三种孵育槽,液体由上向下流动,使组织片承受向下的重力和流体压力以及向上的浮力和培养皿承托,所受压力较大,易于导致细胞受损。由此可见,如何提供一种孵育装置,能够持续通氧,提高氧浓度,同时能够避免细胞受损,这是本领域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能够持续地通氧,提高氧浓度,避免细胞受损。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包括孵育杯、设置在孵育杯中的支架以及通气装置,支架上设有呈辐射状设置的多个安放架,所述安放架上安放有组织杯,所述通气装置设有进气管以及与进气管导通的多个围绕进气管呈辐射状设置的出气管,多个出气管与多个安放架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出气管位于安放架下方,出气管上与安放架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若干出气乳;所述孵育杯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孵育杯内部空腔的下部导通的液体进液循环机构,所述液体进液循环机构设有与外界导通的进液口。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中心柄以及围绕中心柄呈辐射状设置的多个连接柄,多个安放架分别设置于不同的连接柄的端部。优选地,所述中心柄设有一通孔,所述进气管穿过通孔。优选地,连接柄包括长连接柄以及短连接柄,长连接柄与短连接柄交替设置。优选地,位于长连接柄上的安放架其靠近孵育杯内壁的一侧设有连接凸起,所述孵育杯的内壁上相应地设有与之配合的连接卡位。优选地,所述孵育杯的内壁设有用于固定进气管的固定件。优选地,所述孵育杯的上部开口处设有一杯盖,所述杯盖上设有通气孔隙。优选地,所述安放架为环形架。优选地,所述液体进液循环机构为设置在孵育杯外侧壁上的中空杯耳,所述中空杯耳包括中空的垂直臂、中空的上斜臂、中空的下斜臂,所述垂直臂的上端设有开口,作为进液端,所述上斜臂一端与孵育杯的外侧的上部连接并与孵育杯内部空腔导通,另一端向下倾斜与垂直臂的外壁连接并与垂直臂内部空腔导通,所述下斜臂一端与孵育杯的外侧的下部连接并与孵育杯内部空腔导通,另一端向上倾斜与垂直臂的外壁连接并与垂直臂内部空腔导通。优选地,所述组织杯的杯底为筛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由于包括孵育杯、设置在孵育杯中的支架以及通气装置,支架上设有呈辐射状设置的多个安放架,所述安放架上安放有组织杯,这种分开不同的组织杯孵育组织片或细胞的方式,能够避免多个组织片聚集或在液体流动、容器被搬动的过程中移位;由于通气装置设有进气管以及与进气管导通的多个围绕进气管呈辐射状设置的出气管,多个出气管与多个安放架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出气管位于安放架下方,出气管上与安放架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若干出气乳,这种结构的通气装置能有效地提供富氧的环境,使整个体系的溶液呈有效氧饱和状态,由出气管散出的氧气充分向上扩散至对应的安放架上的组织杯中的组织片或细胞,以长时间维持其正常生理状态;由于孵育杯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孵育杯内部空腔的下部导通的液体进液循环机构,所述液体进液循环机构设有与外界导通的进液口,这使得孵育杯液流由下往上,组织片和细胞只承受自身向下的重力,无向下的流体压力,此外还有向上的浮力和培养皿承托,减少组织片和细胞受损,同时能够维持缓慢液流循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不包含组织杯);图2为图1中支架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通气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通气装置的A向剖视图;图5为组织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f图5,本实施例中的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包括孵育杯1、设置在孵育杯I中的支架2以及通气装置3、设置在孵育杯侧壁上的、作为液体进液循环机构的中空杯耳4。孵育杯I呈圆柱体形,孵育杯内壁中上部的位置处沿内壁的周向设有6个卡位(图中未示出),用于安放组织杯的支架2。孵育杯内壁上还设有两个固定件,该固定件为半弧形凸起(图中未示出),用于固定通气装置的进气管,两个半弧形凸起位于孵育杯内壁上不同的高度处。孵育杯内壁上靠近上部开口的位置处还设有凹槽(图中未示出),用于容纳杯盖la。孵育杯外壁标记为每隔200ml设一横行刻度,其中IOOOml的刻度较长,卡位对应的外壁分别标记第1、2、3、4、5、6号,以便区分组织块的编码。本实施例中,孵育杯的容积为2000ml,高度15cm,内径分别是10cm,壁厚2mm。6个卡位位于孵育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孵育杯、设置在孵育杯中的支架以及通气装置,支架上设有呈辐射状设置的多个安放架,所述安放架上安放有组织杯,所述通气装置设有进气管以及与进气管导通的多个围绕进气管呈辐射状设置的出气管,多个出气管与多个安放架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出气管位于安放架下方,出气管上与安放架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孵育杯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孵育杯内部空腔的下部导通的液体进液循环机构,所述液体进液循环机构设有与外界导通的进液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孵育杯、设置在孵育杯中的支架以及通气装置,支架上设有呈辐射状设置的多个安放架,所述安放架上安放有组织杯,所述通气装置设有进气管以及与进气管导通的多个围绕进气管呈辐射状设置的出气管,多个出气管与多个安放架一一对应地设置且出气管位于安放架下方,出气管上与安放架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若干出气孔;所述孵育杯的外侧壁上设有与孵育杯内部空腔的下部导通的液体进液循环机构,所述液体进液循环机构设有与外界导通的进液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中心柄以及围绕中心柄呈辐射状设置的多个连接柄,多个安放架分别设置于不同的连接柄的端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柄设有一通孔,所述进气管穿过通孔。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柄包括长连接柄以及短连接柄,长连接柄与短连接柄交替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持续通氧的细胞及组织孵育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长连接柄上的安放架其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怡罗彬周列民戴启麟陈树达蔡晓冬方子妍陈义书
申请(专利权)人:陈子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